时间:2022-03-26 12:24: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入党宣誓仪式程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对共同信仰的培育树立作用
对一支部队而言,信仰是极为关键的,它可以说是部队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这支部队秉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原则。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源出于宗教之中的仪式天生就具有信仰培育的作用。对我军而言,仪式培育的信仰就是当前我军正在大力提倡的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孝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观体系。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虽然比照宗教的发展阶段来理解仪式,但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系并不属于宗教,它立足现实,剔除了宗教中的迷信和唯心主义成分,真正实现了仪式中信仰对象由神到人的回归。
二、对战友之情的连接强化作用
仪式还具有加深官兵间感情的作用。具体说来,这种作用是以共同信仰的建立为基础的。若是没有共同信仰的凝聚,部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官兵之间也许会产生各种情感,但那种情感不是军队核心价值统摄下的同志之情,因此对于履行部队使命并无直接的积极作用。在一个成功仪式中,参加仪式的成员是部分牺牲了自己的独立性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将自己融入一种神圣崇高的体验之中。正是在这种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体验中,仪式中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他人也如自己一样,是这同一个大我的一部分,我就是另一个他人,他人就是另一个我。此时,对他人的情感也就是对自己的情感,我与战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组成了一个彼此不分的情感统一体。
三、对军人身份的自我认同作用
军旅仪式,尤其是某些过渡性的军旅仪式能够起到让战士转变角色定位,认同自己的军人身份的作用,对此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入伍宣誓。入伍宣誓是军人对职责和使命的承诺和保证,更是对自己军人身份的自我宣告和确认。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战士们着装整齐,面对军旗,听完激昂的军歌,齐声复诵军人誓词,神圣、光荣、责任等体验在心中升腾。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开始明白,自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而是一名担负使命与责任人民子弟兵。具有类似功能的还有入党仪式和授衔仪式,它们与入伍宣誓的区别的只是参与人员的角色不同。另外,告别军旗仪式也是一种过渡性仪式,不过它却与入伍仪式的方向正好相反,前者是宣告我已经成从普通群众转变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后者则意味着我的军旅生涯已经结束。但千万不要以为,告别军旗仪式在宣告军人职业生涯结束的同时,也要从心理上斩断退伍者对于军队的情感纽带。恰恰相反,通过告别军旗仪式,军人对军队的感情不会减弱,反而会得到加强。那个时刻往往会成为一个刻骨铭心的伤心时刻。眼中噙满泪水的老兵们集体向军旗告别,这必将成为它永远抹除不了的人生记忆。从此以后,他们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对与部队的眷恋与认同。
四、对阵亡将士的审美拯救作用
部队作战和执行危急任务过程中,伤亡在所难免,在危害造成之后,如何将伤亡带来的负面情绪降到最低,不至于引起相关人员情绪不稳,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军队中为遇难人员进行的丧葬和祭祀仪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丧葬和祭祀仪式主要是依靠一种“审美拯救”作用来实现它的稳定军心、安抚家属的目的。丧葬仪式通过音乐、舞蹈、悼词等一系列艺术形式,在仪式的参加者的内心构建出一个神圣领域,将苦难升华,使死亡获得崇高的意义,从而将战友和家属的悲痛情绪转化为一种神圣感和意义感,甚至产生一种向死而生、视死如归的决绝信念,这对于消解部队负面情绪,提高士气具有重大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类似年会、表彰会这样的仪式还有很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入党宣誓、婚礼、公司庆典……这些仪式大多数对我们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有的会让我们刻骨铭心。而这,正是仪式的价值所在。
对于“仪式”的误解
所谓仪式,是指特定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仪式通常比较正式,有着既定的程序和流程,有的仪式还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服饰、装饰等等。宗教活动可能是当今仪式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活动,每次进入教堂这样的地方,庄严、肃穆的感觉都会油然而生。开学典礼、婚礼这样的仪式则能带给我们另外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而这可以称为仪式感,是我们在参加特定仪式过程中内心所产生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伴随着敬畏、尊敬、认可等心理感受。从古至今,仪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提起企业管理中的仪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各种类型的动员会、年会,铺天盖地的横幅、招展的彩旗,隆重的场面、铺张的陈设,其实,这些都是对仪式和仪式感的误解。就企业实践来看,对仪式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形式主义。有些企业经营者不愿意搞仪式,觉得纯属形式主义,费时费力,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一些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他们认为90后员工不喜欢受束缚,更不会喜欢各种繁文缛节的仪式。然而,互联网餐饮“三剑客”品牌之一的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却认为:“有人说90后是去仪式化,反流程的群体,我不这么看,他们被认可、被关注的需求更加突出,更需要仪式和流程化的东西。” 张天一本身就是一位90后,我们相信,他的观点至少代表了一部分90后人群,值得管理者思考。
铺张浪费。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总是把年会这样的活动简单化,员工一起聚个餐,然后现场发个红包,年年如此,员工们往往会觉得太没创意,只能望着“别人家的年会”表示羡慕嫉妒恨。经营者之所以不愿意把年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原因之一恐怕是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其实,举行仪式,不一定需要高额的成本,只要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比如年终聚会现场增加些参与性强的热门游戏,或者是员工自编一些简单的小节目,甚至是搞一些经典或热门影片现场配音,等等。
“口号党”。常常看到一些理发店、饭店组织员工每天早晨在店门前充满激情地喊口号,跳街舞。看起来确实是一种仪式,但更是对仪式感的一种片面化理解,他们只是照搬了一些仪式中的局部环节而已。仪式感并不排斥口号,但口号并非仪式感的全部。在一些专卖店里,员工每成交一笔较大的业务,现场的广播都会播报一下这位员工的工号和一句恭喜的话,然后,所有员工都会同时说一句“加油”,虽然这只是一句简单至极的口号,但因为配上了语音播报业绩,其效果和理发店门口喊口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用仪式提升管理成效
其实,如果我们把仪式用对了,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成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君不见,每年春节后的首个开工日,腾讯员工都会排队领取小马哥的利是红包。腾讯员工年收入数十万,却依然对金额只有一二百元的利是红包如此重视。据说,每年领红包的队伍在腾讯大厦的楼下绕了很多圈,有的员工凌晨就开始排队,甚至还有人带着笔记本电脑边排队边工作。
那么,到底哪些仪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呢?
新员工入职仪式。笔者认为,新员工入职是最值得仪式化的一项管理活动,尤其是对于从校园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对初入职场的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很可能会奠定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行为习惯,甚至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将入职这件看似平常的事以特别的仪式呈现在新员工面前,他们或许会铭记终身,即便某一天从企业离开,他们还有可能因为入职仪式的感动而对企业保持长久的感情。某互联网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当天,将电梯间门口直至公司的前台铺上红地毯,新员工进入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层及他所在部门的员工全部在两旁列队欢迎,新员工们往往受宠若惊,对这样的入职仪式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当天增加个总经理一对一宴请的话,相信任何一位新员工都要被融化了,都会死心塌地为企业服务。
重大纪念日活动。正如人们往往会以隆重的方式庆祝结婚纪念日一样,企业的重大纪念日也值得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式来庆贺。重大纪念日不仅仅是诸如开业仪式、周年庆典这类常规纪念日,更可以包括经营实现重要目标、产品更新迭代、员工入司几周年等等。比如中国电信等企业,会向工作满20年、30年的老员工发放奖牌,表彰他们为企业所作的贡献。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有点“国企化”,但确实也是鼓励优秀员工长期服务的一种方式。腾讯其实也有类似做法,会向入职满十周年的员工赠送限量版的尊贵“钻企鹅”作为贺礼。
员工表彰活动。很多企业会定期开展各类优秀员工评选与表彰活动,如某电视媒体每年都会在主持人、记者、技术、经营等岗位序列评选出十佳员工,最终结果由全员投票产生;一些房产中介公司也会评选年度、季度甚至月度销售冠军、重大进步奖等等,并且通过专门召开表彰会的形式,将此事广而告之,有的甚至还会让获奖者身披绶带、胸佩红花上台领奖。这样的仪式,成本低廉,但却能大大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同时也向广大员工彰显了企业对于业绩优秀者的认可,无形中会对其他员工形成示范效应,从而产生广泛的激励效果。在此过程中,还有部分企业广泛开展网络投票,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宣传优势,扩大评选表彰活动的影响力,不仅仅对员工产生影响,而且向社会传递了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了良好的雇主形象。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不管是在革命、建设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和成才途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给团组织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始终保持基层团组织的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我镇团委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团组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我镇基层团组织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木林镇共有26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35岁以下青年6811人,其中包括居住、从业在农村的有4141人;团员青年1524人,其中包括在校学生团员1208人,各村的团员共计162人;已建团支部43家,其中村级支部26家,学校支部6家,非公企业支部6家,其他行业支部共计5家;43家的团支部书记均为兼职,平均年龄37.8岁。
二、存在问题
通过汇总分析,透视出当前木林镇的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团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1、村级团组织萎缩。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备多半是按照实际需要来考虑的,不再单独把团干部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和后备力量。村干部队伍精减后,空壳团支部增多。
2、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常年不开会、无活动,团支部书记无人当,团干部无人干。
3、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存在着制度“上墙不上心”的现象。有些基层团组织,虽然也有各种制度,但不够规范,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力度不够,缺乏创造性,疲于应付,遇到问题不是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而是看人办事,决策随意。
(二)学校团组织建设还需加强
学校一直是共青团最坚固的阵地,但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存在两个问题:1、学校团委创新意识不够强,开展各项活动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核心引导和管理作用发挥不够,与当前社会形势对学校团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2、学校团组织关系转接力度不够,不少学生毕业后,团员档案无法转接到相应的村团支部,出现了团员源头流失的现象。
(三)入团、退团程序不严格
有时为了应付凑数,指名哪个适龄青年为团员,既不填表,不考核,也不发团员证,更不在团旗下宣誓,使得团员不重视团,别人不重视团员。团员超龄退团时也不举行仪式,悄无声息,让团员感到没人管,受冷落。随便进出团组织的大门,造成了团的威信不高,声誉不好。
(四)推优入党工作缺失严重
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实党的新生力量的需要,也是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推优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使命,是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然而一直没有建立相对完善和规范的推优入党机制,工作程序也不够规范,推优入党工作缺失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五)工作目标不明确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青年需求也在变化,团干部没有真正了解新时期团员青年的“需求空白”,没有把服务青年当作是岗位职责,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工作手段单一。部分团干部只把团的工作当作了一份职务、一份任务,而没有真正把团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六)青年“信仰危机”
不是青年没有了信仰,青年不求信仰,而是青年不知道去信仰什么,个体化分散。这个时候谁去组织青年,谁去引领青年,谁就能够抓住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
三、解决对策
在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工作要找回昔日的辉煌,必须要在宏观背景中找准位置,弄清楚基层团组织“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等基本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新审视基层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格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的性质、地位没有变,其职能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得到加强,如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能较过去得到拓展。基层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不仅要体现共青团组织的本质要求,而且要符合处于管理学上的最低层的地位要求。所以,基层团组织的基本职能是:思想教育、劳动创造、服务青年。为了肩负起这三项职能,基层团组织应该形成“品”字型工作格局,即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日常工作和创造自己的特色三项工作。基层组织建设是完成三项职能的基础,基础组织建设抓不好,一切都会落空。基层团组织必须每年投入足够的精力来抓,做到对青年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开展日常工作是对基层团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共青团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只有创造自己的特色,基层团组织在全局中才有自己的地位,也是共青团全面活跃的要求。当然,对基层来说,一年有选择地做一两件有特色的工作就可以了。
(二)密切与青年的关系
1、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1)巩固传统的组织基础。农村团组织要健全团员名册,掌握青年的基本情况,配好支委,同时实行强镇带村战略。学校团组织保持现状的同时,要搞好毕业生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防止在此环节上团员流失。
(2)积极介入新兴领域。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和社区团建工作。根据实际,还要开展行业建团、社团建团、外出青年建团工作。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网上虚拟社区这一新兴领域,建立网上宣传阵地,构筑网上信息平台。
(3)以变应变。根据青年流动变化的实际,密切跟踪,随时调整,达到动态平衡,不出现新的空白点。
总之,通过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团的组织就要延伸到那里;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在开展活动。
2、畅通团组织与青年沟通的渠道。如建立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网站,以把准青年的脉搏,倾听青年的心声。还要开展青年中社情民意的调查,如举办青年论坛。
(三)构建保障支持体系
1、承担社会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相应转变,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青年事务剥离出来,团组织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承担几项固定的青年事务的职能,发挥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团组织可以成为青年信息中心、青年事务服务中心、青年权益维护中心等。
2、强化党建带团建机制。一带思想作风建设,二带组织建设。把团建工作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中,抓好团建为党建服务。
3、团组织的高层应积极制订各种政策,使基层团工作得到政策保障,并积极争取用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4、团组织的高层应推动理论研究,使基层得到理论武装。
(四)找准工作项目
共青团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活跃,以服务求发展。结合当前形势,基层团组织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以下工作项目。
1、服务农村行动。如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开展扶贫协作等。
2、青年创业行动。如实施青年创业培训计划、培养青年兴业领头人、鼓励扶持不同青年群体到农村创业等。
3、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如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对接等。
(五)讲究工作方法
1、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共青团的优势主要是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品牌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大家认识比较到位,品牌优势认识尚不到位。要树立经营共青团品牌的观念。共青团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敢于牺牲、敢于奋斗,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是共青团不可估量的巨大无形资产。共青团要珍惜这个品牌,维护这个品牌,对这个品牌进行经营,以凝聚和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壮大团的事业。
2、延伸工作手臂。基层团组织要善于借力,横向上与其他部门单位联合,纵向上向上级“借东风”,向下级交任务。特别是在开展工作时,要实行项目负责制或工程化操作机制,由社团或下级组织和人员办理,以解决自身人员不足问题。
3、工作机制社会化。在设计工作项目时,就要精心策划,使其成为品牌。再利用这个品牌争取党政支持,牵动社会广泛关注,吸引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使团工作参与社会大循环,从而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在操作时,要实现“三赢”目标:青年满意,团组织受益,捐资方有回报。
(六)狠抓团干部队伍建设
1、配齐配强基层团干部。有条件的尽量配备专职团干部,兼职配备的,工作不可过多过重。
2、加强基层团干部的培训教育。团干部自身要重视学习,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上级团委要承担培训任务,作为常项工作去抓,制订培训规划,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团干部的素质。
3、切实抓好团干部作风建设。基层团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要做到“深、实、精、新”。“深”就是深入青年,反对作风飘浮;“实”就是要讲实效,反对形式主义;“精”就是要做成精品,反对粗糙马虎,漫不经心;“新”就是要形成新作风,尊重客观规律,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民主,体现新青年的新风尚。
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校德育、安全、教学工作为轴心,认真细致的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校青年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团的学习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竭诚为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服务,推进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活跃团的各项工作,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力争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积极配合学校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团委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习、教学、管理、建设等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多种文艺、娱乐、体育活动,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倡导健康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进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全面提高我校团员、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青年团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教师的师德修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活跃校园文化,争创先进团委。
三、工作要点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配备好团支部的领导班子,使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
2、团员注册,完善组织结构。在档案材料管理上,完善团员登记注册工作,确保团员人人有档案。进一步壮大团组织的队伍,完善注册、收缴团费等工作,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心。
3、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团委能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以服从于学校的管理、服务于年级、班级的管理为原则,正确协调处理团委活动与各部门管理的关系,使之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4、深入持久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安全、纪律、学风教育活动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年校团委工作计划以活动为载体,陶冶团员青年的情操,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团的生命在于活动,今年校团委将以"三·五"、"清明"、"五·一"、"五·四"、"端午""七·一"、 "七·七"、"十·一"、"校园文化艺术节"、"12·9"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型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纪实、有总结,同时每次活动做到认真设计和实施,加强对各支部活动情况的考查力度,突出活动的实效性。
四、工作措施
1、配合政教处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增强他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实力。
2、贯彻落实团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使团组织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实效化。
3、进一步做好校园广播站工作,重新选拔播音员,建立健全新的校园广播站组织,进一步设立完善的班级稿件上报制度,拓展广播内容的资源渠道。今年,团委将与部分老师配合一起利用好校园广播这一宣传手段,及时报道校园新闻、时事政治、介绍学校的好人好事、先进人物事迹、办好课外学习栏目。同时也将加强板报及橱窗的建设,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确定主题,进行宣传布置,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与各班主任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
5、工作部署力求到位,及时检查和总结。
五、团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开展文明礼貌月、学雷锋活动。
2、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3、开展志愿者活动
4、开展敬老爱好活动。
5、安全主题教育
6、女生节活动
7、召开学生干部会议
四月
1、开展"中华民族,我为你自豪"革命教育活动。
2、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出一期以"卫生与生活"为主题的板报。
五月:
1 、搞好"五四"表彰活动;发展一批新团员,举行入团宣誓仪式;
2、结合母亲节和父亲节,开展"感恩双亲"主题教育活动;
六月:
1、开展卫生健康主题教育活动;
2、美化绿色教室评比活动。
3、6月18日--世界环境日,举行一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七月:
1、庆祝党的生日,开展推优入党活动
2、暑假实践活动安排
九月:
1、开展迎新工作;
2、新团支部的组建及团籍整理及注册。
3、开展志愿者活动(庆祝教师节):以礼感恩
十月:
1、开展国庆庆祝活动;
2、发展新团员。
十一月:
1、元旦庆祝活动的筹备;
2、团员评议及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评选活动。
十二月:
1、开展志愿者活动;
2、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表彰活动。
六、注意事项
全县共青团工作紧紧围绕“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为宗旨。突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提高农村青年文明、增强农村团组织建设这三大工作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立足青春创业,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1、加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按照各级团组织建立青年中心的要求,围绕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积极打造农村青年中心这一平台,规范完善了已建立苗家曲村等各种类别、各种模式的农村青年中心21处,新建2处。一是在苏村镇仕子口村探索建立的农村青年中心,设有青年稀奇特养殖培训部、育龄妇女服务部、外出务工青年服务部,主要是顺应该村团组织设置要求而延伸出来的社团组织,以便更好地吸收40岁以下超了团龄的农村青年,开创了带动周围青年共同致富的新模式和农村青年团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二是在辛集镇张家沟村成立了张家沟村农村青年中心,此处青年中心是以众诚鸭业为依托,通过公司+协会+青年农户的方式把青年联系起来,为青年会员提供鸭苗饲料供应、技术服务、成鸭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带领青年致富奔小康。同时在全县推行试点经验,整体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将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纳入中心会员制的运作范畴,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利益驱动,以便更好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2、建设青年科技示范基地。为更好地辐射带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团县委不断深化青春创业行动。一是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导师30名进行了重新核实登记,进一步规范了青春创业基地16处。二是对“基地+合作社+青年农户”的形式进行了探索,团县委积极引导青年致富带头人王发年依托蒲汪镇众诚鸭业养殖基地成立鸭业合作社,吸纳社员入股,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现已吸纳青年入社200余户。不断增加了基地的资金,也更加紧密地联系了青年。三是进一步积极搞好青春创业园区建设。我们在大庄镇徐家沟村依托青春创业带头人许明成创办的四个基地而成立了青春创业园区。积极开展青春进园区活动,鸭业加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和昊成制衣厂分别吸纳青年900余人就业,同时依靠鸭业协会辐射带动280户养殖户带头致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的职能作用,经常组织农村青年到青年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中参观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更好地辐射带动青年致富,积极为农村青年的创业致富提供平台。
3、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剩余劳动力对外输出是实施青年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团县委注重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外联系,加大对外输出力度。一是实行“争建”活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与县劳动局、财政局、科技局等进行沟通和协调,联合制定下发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积极协调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举办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服务月”供需见面洽谈会,先后在马牧池、依汶等地举办13次,利用农村逢大集时机,到集上进行宣传,得到广大农村青年的认可和好评,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二是与劳动局联合建立了“青年外出劳工服务中心”。该中心充分发挥团组织网络优势,将全县广大有外出意向的农村青年信息输入微机,统一管理;同时,又与发达地区有用工意向的企业和单位建立起网络联系,一旦有需求,优先从该中心调出符合条件的青年外出务工青年名单,真正体现竭诚服务青年的宗旨,给予青年一份可靠的信息资料和适宜的工作岗位。三是团县委在青岛港务局长期建立青年外出就业服务基地,协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在此基础上,今年成立了驻青岛港团工委,通过建立团组织,进一步健全用工资源信息库和人力资源信息库,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沟通,实现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的共享。四是大力实施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兴办各类二、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农村青年致富培训。团县委把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和培训,改变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青年的内在素质做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关键所在,注重整合培训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训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全面提升农村青年的内在素质,全县各级先后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团县委首先与职业教育学校联系,利用职业教育学校闲置的教室和教学资源,建立起全县的农村青年培训中心。以此为龙头,要求乡镇和村级要依托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各级农村青年中心、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农村青年培训中心,同时选拔了一批拥有基地和技术的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30名,全县农、林、牧、科技等多层界的高级技师和技术人员30名,组成60人左右的教师培训队伍。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常规办班培训、基地实际操作培训、结对带动培训、合作组织互动交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注重加强对农村青年就业观念、创业观念和就业技术培训,全县各级先后举办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结对73个,外出参观学习4期。在培训的内容上,注重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创业就业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科技性。通过培训使大部分青年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变了就业观念,熟练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和科技致富技术,全面提升了农村青年素质,加快了四型青年农民队伍建设。为使培训经常化,规定每年举办县级培训班4期。各乡镇团委每年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不少于6次,村级培训班每月不少于1次。并列入对乡镇团组织进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程序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培训走上了规范化和正常化的轨道。
(二)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提升乡风文明
1、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农村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青年头脑,着重加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目前共组织“八荣八耻”巡回演讲团到农村巡回演讲共42期,各地农村团组织也纷纷组织庄户剧团编演了生动的节目演出,共举办26次,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2、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县委始终把“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当做主题,积极宣传发动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月1日,团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后集中开展“争做志愿者,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的通知》,并于3月3日下午在西山脚下举行了沂南县“争做志愿者,建设新农村”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青年志愿者进行了入团宣誓,组织了县医院、供电公司等8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砖埠镇洙阳村青年中心、孙祖、双堠等地为当地村民进行了义诊、法律咨询、科技宣传、技术服务等。同时,在3·5期间集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沂南行”主题活动,并与农村青年志愿者进行互动。植树节期间,全县出动青年志愿者队伍126支1500余人进行义务植树活动,麦收季节,各乡镇、村共出动麦收志愿者服务部142支帮助麦收,治安服务队42支、消防服务队26支,共同维护农村安全。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转变、社会治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举办“五四”文艺晚会。每年团县委都举办了“站在新起点·放飞梦想”文艺晚会,晚会以讴歌时代,唱响创业之歌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取得的现实成果,也号召了广大农村青年运用辛勤的双手创业致富,营造了全县干事创业的氛围。
(三)深化共青团“凝聚力工程”,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
1、推进农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工作。在今年换届期间,继续加大调整力度,选出优秀团支部书记进两委,调整部分团支部书记名额达到配齐配强农村团支部书记的目的。目前,全县572个行政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的比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作用,班子坚强的达到86%。
2、创新农村团组织设置方式。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私营、个体经济的活跃,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不断增多,外出务工青年数量也日益加大,农村青年出现了分层,原有的团支部设置方式已不能有效的服务农村青年。团县委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协会为主兼顾地域设置的团总支,总支下设养殖团支部、外出务工团支部、种植团支部、留守青年团支部、育龄妇女团支部,机构的创新设置增强了服务青年的职能,将广大农村青年有效的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我们陆续探索了12处新的农村团组织,这些团组织的设置方式都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大农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我们对农村团支部书记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种、养、加等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深化农村推优工作。团县委严格《关于加强完善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协同考察推荐对象制度,建立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档案,严格推优标准,规范推优程序,今年农村优秀团员推优入党19名。
(四)做好共青团常规工作,推进城乡互动,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1、积极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县委与8余所高等学校联系,积极接收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共有大学、建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100余名学生来到马牧池、孙祖、岸堤等6个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到农村小学损赠学习用品、衣、物等,进行义务支教;深入农村进行法律、卫生、环保宣讲,播放科技片20余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吃农家饭、体验农村生活;走访红嫂,走进当地敬老院奉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农村群众和师生的一致好评,也有效的推动了城乡互动。
2、积极做好农村青少年维权工作。以乡镇派出所、法律事务所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为抓手,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共创建农村优秀维权岗3个;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在青少年加大了法制教育力度,各农村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也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向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举办法制报告会76余场,教育农村青年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和侵害,远离违法犯罪,做文明青少年。
(五)以团带队,推进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扎实开展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沂南县共有33个少先队,其中农村30个,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年初,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迅速掀起了全县少先队荣辱观教育活动。各农村少先队也通过征文比赛、“八荣八耻”图片展、“十美十丑”行为征集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团县委、县教育体育局在二小举行了全县庆“六一”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汇报演出。
2、以活动为载体,活跃农村少先队工作。每年县领导都分组到全县7处农村小学、1处县直小学、1处幼儿园走访,给他们带去了学习、生活等用品,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同时,在全县开展“魅力少先队”、“少先儿童书信”大赛等活动,全面活跃少先队工作氛围。继续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推进少先儿童素质体验教育,加强“手拉手”活动的开展,新增6对城乡“手拉手”,推动了城乡少年儿童的相互交流。
下一步打算
今后我们将按照团市委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结合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继续围绕“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这一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拓我县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继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农村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继续组织广大农村青年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加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进一步转变乡风,建设文明乡村。
2、继续推进乡镇中学团委、小学少先队理想信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组织青少年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继续大力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3、深化农村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新路子,建立农村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站,规范和完善农村青年志愿服务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的招募机制、物质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和评选表彰机制,大力推进城乡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人心。
(二)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创新性的开展共青团工作
1、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继续探索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心,规范已建立的青年中心,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寻求新的青年中心运用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建立特色创业基地,探索推广“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突显基地引导创业致富的作用,选树一批新的青年致富带头人;积极联合劳动局等有关部门规范管理“青年外出劳工服务中心”,加大对外联系,与外地一批有名企业建立互助关系,转移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
2、继续做好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收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实践服务队,做好属地服务工作;与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联系,联合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城乡互动。
关键词:学校教育;公共性;公共生活;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5-0126-06
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是学校公民教育的中心。公民精神是一种与公民公共生活相关联的品质,公民可以通过地方自治、投票选举等公共生活来养成与呈现公民精神。让学生具备公民精神,意味着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一品质,更要在学校生活中身体力行。要学生实践公民精神,首先需要有与公民精神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的阙如恰恰是公民精神养成中基本元素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确保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营造学校公共生活。
纵观已有的学校公民教育研究,关于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学校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
理解“公共性”是认识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基础。“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①从利益诉求来看,它体现为利益的共享;从价值取向来看,它体现为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平等;从公共权力运用来看,它体现为公共部门行动的合法性;从运行来看,它体现为公共事务的公开与公众的参与。
基于对公共性的基本认识,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内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它所表明的是,学校教育基于公正性,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教育信息的公开、公众的民主参与而向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关注的首要目标是公共利益即“在主体上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利益,在内容上是普遍而不是特殊的利益”②。作为公共事务,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首先体现为教育利益取向的公益性。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活动,其公益性已经为世界所公认”③。它
* 本文系杜时忠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学校制度生活研究”(NCET-10-0405)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育现代公民精神”(BEA11003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要求政府、学校及学校共同体中的每个公民都以社会公共福祉为指向。
第二,教育的平等性。平等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首要表现,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平等对待源于公民的主体平等、贡献平等、尊严平等、权利平等这些不证自明的事实。教育平等意味着尽管每个学生在事实上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应当无一例外地享有基本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并在形式上得到保证。
第三,教育的公正性。公正性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外化与实现,作为公共性的公益性、平等性等都是通过公正性得以落实的。公正“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换言之,公正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形式。”④ 学校教育公正性“关注的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如何贯彻应用‘公正’这一价值原则,从而使得教育机会、资源、条件、利益等分配能够符合某些‘应得’原则并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实现某种‘相称’关系”⑤。
第四,教育的公开性。公开性是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保障。阿伦特认为,公开性是公共性的基础。他说,公共性“首先是指,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表象”只有在公共场合呈现才可能具有公共性,他人的在场与见证(如所见、所听)是公共性的基础。⑥ 教育的公开性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公众公开教育信息,使其参与学校教育,从而对学校教育起到监督与激励作用。
综观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不仅意味着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公共使命,而且昭示着学校教育是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有效方式。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核心目标。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自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求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其核心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学校教育所担当的这一公共使命,为国家、政府关心教育事业提供了动力基础。尽管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未必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但是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绝对不可能完成公民培养这一公共使命。
第二,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生活为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提供了实践舞台。众所周知,“公民之所以是‘公’,是因为他关注公共生活的良善,在公民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性、理性和公民的风范。”⑦ 因此,公民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而是公共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人性;公民精神不是刻板教授的结果,而是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公共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与学校公共生活之间表现为一种同一关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特殊公共生活来获得自己的具体内容与规定的。没有公共性的学校公共生活只是虚假的公共生活;同样,没有体现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也只是抽象的公共性。因此,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在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过程中能够起到一种小型公民生活的模拟、运作、训练作用。在这种特殊的公共生活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的公民权利、体验民主理念、接受公正价值,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公民权利、践行着民主与公正观念。
第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具有道德感召功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表明的是一个属人世界的范畴,因此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每一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表现出多重价值目标,如公正、平等、自由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这些价值内涵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加以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动态地存在于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起着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影响。
总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既要求也培育了学生公民精神。从公民培养的角度看,强调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学校生活在整体上要与公民精神相一致。这正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应当具有的精神品格。
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损害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是否具有公共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面临危机,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自我封闭、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
第一,教育的私利性。学校教育兼具公益性与私益性,两者的动态平衡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私利性表征的是学校教育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失衡状态。从私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私益性的僭越、放大和绝对化”⑧。从公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公益性的遗忘与消解。在这个意义上,私利性的学校教育是借学校教育的“公共”之名来谋取私利的“伪公共”,严重破坏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私利性倾向的典型表现,是部分学校和教育主体把升学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整体取向。在教育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上能够理解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于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家长功利性的“教育投资”心态,每一个阶段的上学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的升学,因此大部分学校与教师把高升学率、高分数作为自己办学、从教的最终目的。同时为了配合此一私利性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甚至教育方法也被注入了私利性价值诉求。例如国家提倡德育为先,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智育则倍受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任教师可以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时间,既不需要向学校请示,也不需要向学生说明。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阶段,德育课一般由班主任执教,一个学期大部分班级只上两三次德育课,其余时间都是上班主任执教的课程。这样,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之公共价值目标追求的改变恰恰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丧失与淡化。
第二,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相对教育公正(公平)而言的,“就其实质而言是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使得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⑨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在:其一,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东部地区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水平等方面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例如,在经费投入上,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9年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最多的北京市(小学4722.87元,初中6352.23元)与投入最少的贵州省(小学439.49元,初中624.13元)分别相差10.75倍和10.18倍⑩,如此大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必然会造成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其二,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城乡教育差距体现在办学条件等各项指标上,其中经费投入与师资水平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7%,城市高于农村19.2个百分点。{11} 其三,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尽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但在教育实践中,或明或暗地“存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实验校与非实验校的区别”,“使原本不多的教育资源分布两极分化严重”{12},与教育公正的方向背道而驰。其四,学校内教育不公平。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如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优秀组、进步组与特殊组(班主任按成绩把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小组,优秀组由班干部、各科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特殊组由问题学生组成,进步组的学生则处于两者之间),优秀生与差等生等的区分,无不损害着教育公正。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及学校内班级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两极分化,由于以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只保证了部分学生的教育质量而丢掉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质量,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和享受同样的教育关怀的机会,破坏了教育公正所具有的“应得”与“实得”对等原则,从而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面临危机。
第三,教育的自我封闭。教育的自我封闭是相对教育的公开性而言的,它表明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公众的隔离状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既是教育自我封闭的体现,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及公众对当前教育信息公开程度普遍感到不满意。如,“69.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该公开的信息没有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52.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及时;51.10%的家长认为公开的渠道过于单一,无法便捷地获取信息。”{13}
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不仅仅意味着政府与学校应该向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而且还表明学校教育必须接纳家长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参与,而教育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由于阻碍公众的有效参与,违背教育公开性要求,不利于教育平等、公正的实现而远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第四,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由学校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交往活动所塑造和体现的,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失去具体内容与规定而面临危机。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不受重视,活动展开次数有限且形式单一。有学者通过对南通、镇江、扬州、淮安、金华、广州六个城市部分中学所作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一年参加的公共实践活动,包括校外考察或调查、校内学生选举或会议决策等平均不到两次,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竟然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没有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大多说教色彩严重,过于形式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14} 另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是异化的。学校公共生活包括学校全体成员自觉参与,旨在实现学校自治的各种交往活动。学校公共生活不仅为解决学校共同体的公共事务而存在,同时还为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与精神品格而存在。然而,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实然的学校公共生活背离了学校公共生活的本真。首先,从参与者来看,参与学校公共生活只是部分学生的专利。据笔者对一所学校的观察及访谈,该校爱校值周活动、升旗、黑板报策划、班会等各种学校公共活动都是由学生干部或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参与,其他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这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公共性是相悖的。公共生活之所以是公共的,是因为它不是“你”或“我”的生活,而是“我们”的共同生活;公共生活的依据也不是“你”或“我”的行为偏好,而是“我们”共同协商形成的共识。其次,从目的上看,学校公共生活表现出工具性。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本是中小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的试验场,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学校公共生活实践中,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不再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而是学校、教师管理与控制学生的工具。
在现实中,教育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构成共犯关系(教育不公平激化了教育的私利性追求,教育的私利性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阻碍教育公正、平等的实现,教育不公平纵容教育的封闭性;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导致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强化了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共同冲击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损害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
第一,侵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现实前提。自由与平等是公民身份实现的生命线,因为自由与平等不仅意味着公民平等的权利不受任何干预,而且还意味着排除奴役与支配关系。因此,一个具有公民精神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个体。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与平等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积极行动的关键。当前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所产生的根本危害就是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应具有的自由与平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不仅剥夺了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而且也经常损害学生的基本权利。没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学生的学校公共生活实践将会受阻,公民精神也将无法养成。此外,以升学、考试、分数为中心的私利性教育强调标准答案式的整齐划一性,内含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具有差异性的每一个个体都能用统一的标签加以囊括,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与自主,这些与公民精神所要求的主体精神、自由精神也是相悖的。在这个意义上,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从根基上侵蚀着学生公民精神的养成。尽管自由与平等不等于公民精神,但没有自由与平等绝对没有公民精神。
第二,瓦解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实践根基。公民精神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公共品质,它像人的体力一样,必须经由锻炼才会有所增进。因此让学生参与学校大大小小有关学生事务的公共活动才是培养学生公民精神的最佳途径。例如学生间的领导职务由他们自己通过民主竞选获得;服务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班级规则由他们经过民主的公开程序在辩论和妥协中达成共识。然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个人本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朝夕所想的无非是个人的利益和荣誉,极少会想到班级利益及和他人一起共同追求某些目标。结果,每个人只躲在自己私人化的领地中,没有人愿意履行公共职责,对学校公共生活也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以至于当学校与教师在学生公共事务中处处为他们作决定时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个人本位的学校教育对学校公共生活的放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和实践公民精神的最佳场所。
第三,破坏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环境,削弱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正如杜威所言,“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15}。因此,当我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正义感的未来公民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生活在平等、自由、公正的学校中。如果我们在课程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平等、公正的价值观,然而整个学校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却处处充满着不公平,那么这种有关平等、公正的教育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基于公民养成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策略
以上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学校教育公共性对于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需要超越以往公共性的实践误区,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比起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认识来说,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是更加艰难的事情。如何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质性地保障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努力。
第一,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一般而言,“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即受益或消费的人比较多的公共物品)、“不宜或不应由非政府力量供应的公共物品”、“非政府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且外部性大的公共物品”及“非政府力量没有能力提供和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都应由政府提供。{16}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性程度高的纯公共物品,其惠及人群比较广,影响也比较深远,其缺失或不足将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17}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诸如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对弱势群体的忽视等公共性问题都是政府失职的表现。因此,要保障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强化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责,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要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树立政府是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责任者的意识,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不力者实行问责制。其次,保证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化,这是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着眼点。其中,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关键。城乡教育不公平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核心问题,因此,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成为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点。“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其目的在于实现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双强共荣。”{18} 最后,坚持程序公正,建构公正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公正“提供的是一种程序公正,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虽然它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但可以避免结果的不公正”{19},因此是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
当然,我们强调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核心作用,并不表明政府是唯一的责任者。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需要整个社会的协调联动。
第二,鼓励家长、公众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参与学校事务不仅是家长、公众的权利,而且也是他们的一项基本义务。体现公正、平等,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是家长、公众、学校、政府等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家长、公众总是以消费者的心态参与学校教育,一方面导致家长、公众的私利价值取向决定学校教育,破坏教育的公益性,另一方面导致教育资源向具有购买力的家长和学生倾斜而失去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破坏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因此,实现家长、公众由学校教育的消费者向合作者、参与者转换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重要举措。这样,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公众在内的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与众多的异质性他者建立联系,使学校中的一切事务、一切实践、一切行动都具有公共性,从而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共同体谋福祉。
要保障家长、公众有效参与学校事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落实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在制度上确保家长、公众参与权的回归。日本学者结诚忠认为,家长的教育参与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知情权,即了解学校有效信息的权利;二是提案、发言权;三是共同决定权,即父母与教育行政当局、学校处于同权的地位上,保障其共同参与、决定的权利。{20} 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制度支持。其二,丰富参与内容。家长、公众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涉及管理、教学、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在家长、公众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一周家长校长团队制”。其做法是,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授课的机会,邀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家长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家长委员会推荐组成“一周家长校长”管理团体,负责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方面的事务。{21} 其三,灵活安排参与时间。当前大部分学校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既然参与学校事务是家长、公众的权利,那就应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的情况下允许家长、公众自由地造访学校,而不仅仅限于在开放日参与。
第三,营造学校公共生活。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维持不仅依赖于政府、社会,而且也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公民精神。学生的公民精神不仅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表现,而且也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本身教化的结果。由于公民是一个实践主体,学生的公民精神只能来源于学生的公共生活实践,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或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的营造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状态,要切实保障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经常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其一,建构完善的学校公共生活制度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与学校公共生活有关的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章程、班级制度、学生会章程、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学生校园值周制度、学校大会制度、听证会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明确规定了学生的相关权利,而且还对活动参与程序等各方面作出了有关规定与说明,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制度支持。当前有关学校公共生活的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学校公共生活不断萎缩与异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首先需要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其二,丰富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载体,创新学校公共生活的形式。一般而言,以班级为单位的公共生活包括晨会、班会、班干部选举、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制订、黑板报编写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公共生活有各种制度化的仪式(如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节日庆典等)、学校大会、公共文体活动、学生会干部选举、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总之,凡与学生有关的学校公共事务都可以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内容。
注释:
①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③ 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④ 袁祖社:《公共性的文化建制:中国公民社会公正实践的伦理价值诉求》,《文史哲》2010年第5期。
⑤⑨ 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312页。
⑥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1页。
⑦ 金生钅:《保卫教育的公共性》,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⑧ 阮成武:《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⑩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7日。
{11} 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2}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13} 朱科蓉:《教育信息公开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69页。
{14} 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德育》2007年第8期。
{15} 《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16} 曾国安:《试论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7} 潘红波:《我国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策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18}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19} 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20}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