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卫生院健康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2 12:2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卫生院健康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卫生院健康教育

第1篇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73-02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力开展,关系到提高当地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与生活技能和卫生防病知识水平,改变不良行为。国家从2009年9月份起,对我国农村居民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临泉县乡镇卫生院在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进展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但在新项目活动过程中同样会碰到新的问题,现将临泉县2011年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进度旬报表。按照“阜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级管理方案”规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每月1、11、21日旬报健康教育活动进度,上报内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2011年版)要求五项工作内容填报,分别是: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数量[书(册)、宣传单、画(张)];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数;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次数;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居民参与人数五项内容。通过邮箱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健康教育项目办公室,县健康教育项目办汇总后报县、市卫生局。

2 结果

2.1 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规范”要求每年不少于12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全县38个乡镇卫生院(含城关镇3个分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印制健康素养、传染病、慢病等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材料少于12种的乡镇卫生院16个;12~20种的14个;印制20种以上宣传材料的乡镇卫生院8个。

2.2 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数:县卫生局通过招标按 “规范”要求统一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2个宣传栏(4m2),村卫生室1个(2m2)。全县配备491个宣传栏。

2.3 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数量[书(册)、宣传单、画(张)]: 2011项目年全县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92277份;2009.09~2011.10月底近3个项目年累计发放484127份。旬报显示:2011项目年发放1万份以下的乡镇卫生院 31个;1~5万份乡镇 7个;5万份以上乡镇 0个。2009.09~2011.10月底近3个项目年累计发放1万份以下的乡镇 28个;1~5万份乡镇 7个;5万份以上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

报表统计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于乡镇卫生院。

2.4 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次数: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未完成“规范”要求数量(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宣传咨询不少于9次,村卫生室讲座全年不少于6次)。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村卫生室基本上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全县累计:2011项目年开展531次;2009年至2011年10月近3个项目年完成882次。

2.5 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居民参与人数:全县累计:2011项目年居民参与59614人次;2009年至2011年10月近3个项目年居民参与137095人次。

3 分析

3.1 乡镇卫生院领导重视不够,认为健康教育项目工作社会效益不能立竿见影,成绩不能立即显现,政绩不明显,不重视健康教育活动。

3.2 健康教育项目资金不能用于用于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材料开发制作等活动中,影响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性。

3.3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业务技能低下,对健康教育工作不熟悉,开展活动无从下手。

3.4 县级对乡镇尽管进行多次健康教育业务培训,调查中发现参加培训人员工作岗位不在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却没能参加培训。参训人员张冠李戴,不重视上级针对性业务培训。

第2篇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保健技能,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高尚的公共卫生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特总结如下:

一、完成了预定目标:

通过这一年的健康教育宣传,本镇大部分群众的卫生知识态度、行为都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面发展

1、本镇大部分人群,较系统地受到个人卫生,家庭卫生、饮食卫生、疾病预防、自我保健等健康知识教育。

2、本镇内受教育的人群,卫生知晓率达到了一定水平.

二、我院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项宣传教育由领导小组统一管理。

三、我们充分利用:针对本镇疾病谱,环境卫生等,根据不同季节,卫生日,开展,咨询,广播,板报宣传等,建立固定的宣传栏,板报等。

四、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宣传内容正确,不夸大,并根据群众需求,使内容通俗易懂,采用群众接受的形式进行,使之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尽义务,人人保健康。

五、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活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今年,我们深入11个村居委会和场镇临时安置点,进一步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指导群众对居家环境进行了彻底消毒,改用经过检测确认安全后的饮用水,教育群众在暴雨后的七天内尽可能不要去洪水淹没过的地方活动,不要拾捡遗留下的废弃物等,如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诊。今年,我们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宣传画100多张,使得卫生防疫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总之,这一年里我们做了许多健康教育工作,但仍有不足之处,来年里,我们一定总结经验,使我们的健康教育宣传做的更好。

 

                                                                                         

 

 

 

 

 大明卫生院      

2010年10月10日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54-0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自2009年9月开展至今已一年多,为了深入了解临泉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开展情况,2010年11月15日~12月25日期间,临泉县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40个基层卫生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健康教育督导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1.1调查对象:全县31个乡镇卫生院和城关镇下属2个分院、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40个基层卫生单位。

1.2 方法:按照《安徽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标准进行。调查2010年9月~2010年12月半个项目年上述40个卫生单位健康教育项目执行情况,。

1.3 调查内容:宣传栏设置;健康教育处方使用;卫生宣传主题日宣传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专兼职人员;必备宣传器材配备等。

2 调查结果

2.1 宣传栏设置:按照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4m2、村级(含社区卫生服务站)2m2要求,调查上述40个单位全部达到规定面积。宣传栏内容更换38个单位均达到半年4次要求;两个新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更换一次。

2.2健康教育处方:调查上述40个单位有38个单位印有14种及以上健康教育处方,其中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1种健康教育处方;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4种健康教育处方。

2.3 卫生宣传主题日宣传活动开展:40个卫生单位中,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开展5次宣传活动;三个社区服务中心开展2次宣传;三个服务站均未开展活动;33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只有9个单位开展了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其余24个乡镇卫生院均未开展宣传工作。(方案要求全年不少于6次)

2010年9~12月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开展统计

2.4 健康教育讲座:调查对象的 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个开展健康教育讲座6次;一个开展了4次;一个开展2次;一个未开展;三个服务站有两个未开展,一个开展2次。33个乡镇卫生院12个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三个开展2次。其余均未开展讲座活动。(方案要求全年开展12次)

010年9~12月份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统计

2.5 影像资料:县城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个服务站有6种以上健康教育DVD光盘外,其余37个卫生单位均未配备影像资料。

2.6健康教育人员配备:40个单位均配备了2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

3 讨论与分析

3.1 业务技能偏低:调查显示,临泉县基层卫生院虽配备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但业务水平总体偏低,大部分人员是长期从事防保工作,亦就是有预防接种人员一人多职,成了万能人员和万金油工作者。

3.2 职能未及时转变:乡镇卫生院个别主要负责人和卫生人员未能及时从以药(医)养医转变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思想陈旧,跟不上卫生改革的步伐,不少医务人员还是认为医院就是治病为主,没有把公共卫生服务放到重要位置。

3.3 不能用活项目资金:乡镇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宣传或健康教育讲座后,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挫伤了积极性。甚至一些院长不知道项目钱怎么花,没有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

第4篇

2016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辖区内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第5篇

一、在县卫生局,在县妇幼保健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并与村级签订了责任状,刷写了一些固定性标语。 l 二、在妇幼保健院的监督,指导和管理下,切实选好了村保健人员,每月组织召开了村级例会,有例会记录,利用例会并对村级保健院进行培训。坚持下乡15天下村督查,同孕产妇见面,有下乡等登记,有村保健员和孕产妇签名,抽查了20%的村,并由抽查小结。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装订了各种信息资料,及时上报县妇幼保健院。每个村配备了一名村保健员。按照上级精神,由村医担任保健员。下半年县妇幼保健院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我镇公卫办每月利用例会对其进行培训,保健员工资报酬由下拨款解决。

l 三、为了抓好“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我们严抓了两个系统管理,对村保健员实施了奖惩制度。全镇统一使用由省妇幼处统一发放的【孕产妇保健手册】,手册统一由于产妇保管,孕3个月由村保健员摸底,上报到公卫办进行建卡,早孕检查,孕妇持手册到医疗保健机构做产前检查,住院时交医院接生人员填写好分娩记录和产后母婴情况,然后回收公卫办。住院分娩补助费用是:平产补助700元,剖宫产补助1900元,住院分娩大大提高。上半年出生活产数536人,产妇总数530人,产妇建卡508人,系统管理507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7%。产妇住院分娩527人,非住院分娩3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4%。筛查高危人数138人,高危筛查率26%。孕产期艾滋病检测306人,梅毒检测306人,乙肝表面抗原检测406人。出生低体重有21人,死产1人。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4人。孕产妇产前检查不少于5次,对高危孕妇逐步进行了筛查和管理,及时建卡,发现高危因素在保健手册加盖红印,重点管理,并督促她们住院分娩,并及时转诊,高危转诊率达85%。加大叶酸普服的宣传,叶酸发放120人,叶酸投服人数401人,叶酸服用率75.7%。叶酸服用率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下半年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达到90%的要求。

l 四、7岁以下儿童6163人,保健覆盖4846人。5岁以下儿童3657人,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2921人,体重<中位数-2sd人数21人,中重度贫血人数41人。3岁以下儿童2359人,系统管理1873人,婴幼儿系统管理率达79.4%。使用【湖南省儿童保健手册】,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婴幼儿出生后7天以后进行了登记,按3:2:1方案进行体检,并筛选管理体弱儿,发现体弱儿62人,并填好体弱儿管理卡,加强指导合理治疗,每月体检一次。

l 五、每月开例会一次,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培训到位,每月有黑板报,季度宣传栏。

l 六、在全镇范围内取缔家庭接生,普及住院分娩,依法严厉打击了非法接生,实行平产住院分娩850元,剖宫产2200元,并向社会公布,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

第6篇

1 临床资料

某基层卫生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进行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90例孕产妇,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42岁,体重45-79公斤,

其中经产妇50例,初产妇40例。

2 方法

2.1 分期教育

2.1.1 孕期的健康教育

卫生院合理开设孕妇课堂,给孕妇普及各种孕期知识,诸如孕期的卫生营养、胎儿的自我监测、产前征兆、分娩的相关情况,使孕妇对妊娠期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有相应的了解,树立继续妊娠的信心,提高心理舒适度,并通过给孕妇普及新生儿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孕妇掌握哺乳婴儿的要领。基层卫生院门诊开展产科健康教育,需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对患有糖尿病的孕产妇需加强饮食上的指导与监护,对适合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开展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的理论讲解及动作示范演练教育。

2.1.2 分娩时的健康教育

分娩是一项复杂的生理过程,风险极高,孕产妇多认为分娩的过程非常痛苦,孕妇惧怕疼痛及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往往会造成产程延长、分娩风险加大等不良后果。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情感支持,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时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减轻宫缩所带来的痛苦,充分调动产妇的积极配合力度,使其顺利渡过分娩过程。新生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并恭喜产妇及家属。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通过早吸吮还可以有效的刺激宫缩较少产后出血。

2.1.3 产后的健康教育

产后及时给产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产后4小时内应尽快自解小便,保持外阴清洁,注意会阴伤口有无红肿、渗血、剧痛,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提醒产妇注意产褥期的卫生,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以利于恶露排除。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快速补充体力,分泌乳汁。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以防产妇的产后抑郁。给产妇及家属普及新生儿健康护理知识,指导其正确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及大小便,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黄疸的观察及新生儿抚触。

2.2 教育实施方法

2.2.1 口头教育

根据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文化素质、职业等实际情况采取群体和个别口头交流教育的方法,针对文化层次一般、认识能力一般的孕产妇及家属,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形象、简单,重点部分反复宣讲,不断增强其记忆,针对文化素养较高、求知欲较强的孕产妇及家属,可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补充新的教育内容。口头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生涩的医学术语,做到深入简出、通俗易懂,内容新颖且极具吸引力。

2.2.2 图象书面教育

基层卫生院可定期组织孕产期健康知识讲座、并给孕产妇及家属播放相关影像视频资料,并将计划生育、卫生保健、产检检查目的、产后保健、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编制成小册子,派发给孕产妇及家属,指导其进行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2.2.3 示范教育和个别指导

采用各种模型示范,如准备洋娃娃、乳房、骨盆等示范母乳喂养,婴儿沐浴,分娩过程等。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选择孕妇感兴趣的话题与其进行亲切交流,指导孕妇阅读育婴方面的书籍,强调家属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属配合并陪伴孕妇,提高其心理舒适度。

3 结果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产科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产妇对怀孕及分娩的健康认知水平,满足孕产妇和家属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渴求,对帮助产妇顺利渡过痛苦的分娩过程,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效果。有效将自然分娩率提到至72%,降低了新生儿的窒息率。健康教育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优势及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有深刻地认识,有效地将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至89.6%,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姿势,较少乳汁淤积及皲裂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强化了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增强了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满意度。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在2006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这说明,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负重要职责。

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定位不清,处于无限责任和有限能力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求辅导员必须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提高工作效果、效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明确辅导员的定位,要正确认识两对关系

首先需要理清楚两对关系:一是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增高、高校极端事件有所增加。这些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两者的根本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看,具有同一性。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交叉互补、互为前提、互相促进,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但两者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具体任务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理层面,重在育“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强调个性和谐、潜能开发、人格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学生思想层面,重在育“德”。

工作内容不同。思政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而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及变态心理等。

工作方法不同。思政工作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陶冶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而心理辅导则注重宣泄、暗示、自由联想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

运作机制不同。思政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而心理辅导虽然也会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模式让学生参照,但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辅导中教师一般没有对学生的否定权。

工作角色不同。思政工作中双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询问、商议、帮助、指导等,二者是参谋、顾问、朋友的关系。

因此,这就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说明,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教师),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工作也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

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最主要、最关键的差异是专业素质要求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高校政治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则往往融会贯穿于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之中,要求的是综合素质,一般只具备基础的心理学常识和基础的心理辅导技能。

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

可从以下六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优势和能力:了解、关爱、鉴识、辅导、咨询、治疗。

其中前三个环节是基础,和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在一起。辅导员要充分地了解并关爱学生,才能有效进行鉴识并开展辅导。对于处在健康心理状态的大学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知识的宣传和积极的引导,提高他们抵御挫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处理负性情绪的办法,教育青年大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处在异常心理状态的大学生,要教育他们学会求助,正确面对,辅导员也要进行初步辅导和判断,帮助他们或及时转介。

进入后三个环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心理异常的学生的问题严重程度一环比一环更重,也要求工作人员一环比一环更专业、更持久。从专业角度看,高校政治辅导员应该主要或只能负责辅导这个环节,或者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环节的责任人。当然,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参与咨询与治疗环节。一般意义上讲,辅导员只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责任,而专业的责任,则应由专业咨询师、专业机构来负责。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负责心理辅导这个环节,这表现在三个“契合”上:

契合辅导员的年龄条件。高校辅导员的年龄轻,在心理上更贴近大学生,更能理解大学生的想法,从而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以便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其年龄优势的另一体现在于高校辅导员具备更充沛的精力和年轻人的热情。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方法中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契合辅导员的角色地位。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特殊的制度性角色和特殊地位,使他们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契合辅导员的工作特性。高校通常以院、系为单位,每个辅导员管理一定数量的学生,并通常相处较长的时间,因此辅导员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及时地引导。对于某些较为复杂容易和反复的心理问题,辅导员能够进行连续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员在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高校辅导员通常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注意在工作中经验不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心理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尽可能丰富的阅历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等。作为高校辅导员个人也应处处留心,以尽快提升水平、开拓视野、提高能力。学校也要积极组织有经验的辅导员和有关专家对辅导员进行系列培训。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问题。辅导员应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两者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来抓,将其有效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最后,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数量过多,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减弱的问题。对此,高校方面应加强投入,按一定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延伸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高校陆续发生了多例学生极端心理问题事件。2005年,四川某高校一女生从6层的高楼飘然而坠,她在遗书中写道,家里本就贫困不堪,又遭遇变故,自己实在不能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唯有一死才会得到解脱。另一位已经顺利与用人单位签下合约的毕业生,也因为被同宿舍的室友怀疑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一气之下从4楼跳下……2005年4月23日16时,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大二的女孩,从9楼跳下自杀。她生前在校园的BBS上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这样写到: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如果人死的时候可以许一个一定会实现的愿望,我也许会许下让所有人更加快乐吧。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中国社会调查所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安全感缺失。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新的矛盾、新的思想、新的社会问题触及着每一个人的头脑,对外开放使得东西方各种文化涌现在我们面前,对新事物、新思想极为敏感的大学生必然会受到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们看到别人过着富裕安逸的生活,而自己一无所有,加上当前社会上奢侈糜化,攀比之风盛行,造成人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同时又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而他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找不到释放的途径,长期积累,极有可能引起心理的严重失衡。另外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学生的自我调适的时间太少,闲暇时间不能很好地调节,造成空虚无聊感,容易使学生失去明确的目标,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感,从而造成自杀的现象。

家庭经济压力。不少学生体谅家长的辛苦,在求学同时,四处打工赚钱,以求自立,但四处奔波的同时,往往以牺牲学习为代价,造成成绩的滑坡,引发更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形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种客观环境对大学生形成的压力有增无减。

情感挫折。大学生为情自杀、杀人的新闻不时出现,令人对天之骄子的心理素质深表忧虑。

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卫生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一、高职卫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学生个体能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称为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认知与情绪反应、积极的意志形态等方面。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正处于固定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未来步入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心理状态较好,能理性应对日常生活出现的变故。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隐患,例如,舍友之间因嫉妒或口角发生争执,出现投毒或自相残杀等悲剧;也有因家庭原因与亲人发生争执,出现谋杀亲人动机;也有因自身产生情感困惑,发生自残行为等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卫生院校学生家长让孩子继续接受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让学生无形之中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的成绩一旦与预期不符,就会产生叛逆心理。另外,信息时代让高职学生足不出户就可“尽知天下变化”,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被花花世界引诱着。为满足自身需求,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就可能会做出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卫生院校中有近10%的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高职卫生院校新生与一般大学生比较而言,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强迫症等方面。高职卫生院校学生学习成绩相对普通本科院校较差,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困惑。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推手。因此,高职卫生院校不能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极为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高职卫生院校学生个体情况较为复杂,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心智水平较低,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个人问题面前,容易出现思想混乱情况。人生观与价值观偏差则会导致学生身心出现问题,对日常学习与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高职卫生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通过积极引导与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社会属性,明白自己在未来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状况与人格品质,塑造一个相对完善的思维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卫生院校中可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获得心理治疗有助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会使学生的心理困扰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心理状况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其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子的大爱之心。高职卫生院校专业教育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谋生本领,但却忽略了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高职卫生院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院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职业技术特征,依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变化构建一套有特色和新意的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当前自媒体与多媒体网络渠道进行观察,耳听八方,从学生日常探讨与舆论中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健康状况。例如,可在“5.25心理健康日”中,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卫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心理状态达标的学生深化思想认知,使其积极加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也可使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尽早得到解脱,减轻负面因素的影响。

再次,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质量。要依据当前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正确的引导策略,不断完善高职卫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此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高效实现教育目的,帮助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状态,了解自我情绪调节的要点,也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的有效举措。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的种种作用,始终走人文关怀路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院校管理者、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家长、新生及好友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卫生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应融入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也是企业用人标准的重要衡量尺码。高职卫生院校应将技能培训与心理健康培养相结合,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小云.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和谐校园

在高等教育高度重视自身发展的时代,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近半比重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近年来,受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自身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发生了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因为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氛围也是学生心理和谐的体现。心理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

大学校园的和谐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根本上说,指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校园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只有当作为主体的人内心和谐,心理健康,才会有和谐校园的基础。否则个人心理的不健康就会阻碍个体的正常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从而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消极作用和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条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是培养和建设社会人才的前提。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教师才能乐于施教,发展创新;学生才能安心求学,快乐成长。因此,要把和谐校园的发展纳入到大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学生置于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的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广大的高职院校有着历来不受重视的历史原因,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级而来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就需要作更多的努力,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变得更为迫切,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落差感导致的心理冲突。

首先,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感比较强烈,尤其是作为在高考中失利,没有发挥正常水平而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看到原来的同学都上了理想中的大学,难以平衡自己的心态,强烈的落差感导致心理失衡。其次,学生家长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期望,容易给学生造成强大的压力。尤其是家长对于子女就读高职院校所表现出来的自卑感放射到学生身上,会更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后,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一高再高,导致了高职学生对于自身价值的错误判断,强烈的落差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问题导致的焦虑心理。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群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由于高职院校的学习更注重实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具有实践动手的能力,这对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生而言是一种挑战。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欠佳,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诉求,但是仍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有效的突破,于是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

(三)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困惑心理。

在笔者进行学生访谈的记录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反映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迫切需要帮助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宿舍同学关系的处理,同学之间的交往,与陌生人的沟通及情感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处于青春发育成熟期的高职学生,一般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需求都比较敏感,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身份及他们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弱势,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在交往过程中小心谨慎,畏缩胆怯,甚至产生严重的压抑心理。

(四)自我认知问题导致的消极心理。

虽然说高职学生的心理已渐趋成熟,开始自主地思考人生,反省自己。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人情世故,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总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于是产生了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但是受外部和自身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受到挫折时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从而因为自我认知的不完善而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

三、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面对高职学生目前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构建一个和谐温暖的校园文化环境尤为重要。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要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入手,引起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发学生学习的渴望,供给学生发展的动力,构建学生成长的环境。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风尚。

首先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重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咨询工作。在校园中极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确立起安全心理的自我成长目标。同时,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人际交往及与人沟通的机会,促进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逐渐被重视,本科生中已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但是在高职学生中,受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力量有限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在积极准备中。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做好教育和咨询工作。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求学校要有一支以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为主,素质较高、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工作队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制订长远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重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能帮助解决学生常见的普通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

(三)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跟进后期辅导咨询工作。

针对学生有心理问题却没有重视,甚至因为羞怯不愿求助一味压抑的情况,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学生中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妥善运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针对新生入学、毕业生入职等特殊情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于测评出来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并有效控制。笔者所在的学校对于所有入学新生都有心理普测,针对排查出的结果,确定重点关注人群,制定辅导方案,对于后期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

(四)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分享健康教育理念。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学风会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会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学校应该关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同时利用校园媒体、主题班会、咨询接待等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回顾总结自己的感受,分享学生的情感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乐观勇气,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引入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五)增强学生活动的集体意识,鼓励学生社团积极活动。

人是社会属性的,所以需要来自群体的支持,群体的支持会使人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有更强的心理承受力。学生有校园的群体环境,因此学校要形成良好的群体属性,在班级、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组建不同的学生社团,让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彼此认识,亲密接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后有陌生且亲近的朋友可以倾诉。良好的团体互动氛围,能使学生在健康、活泼的环境中得到思想的提高,意志的磨炼及心理的调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蓓颖.谈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2(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