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险学习培训心得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0 05:09: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保险学习培训心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保险学习培训心得

第1篇

下面我从以下四点浅谈一下我的个人心得体会。

一、课程紧张而有序,氛围严肃而活泼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是银保的****总和合规的****总授课。授课中,****总以他一贯的激情四射的风格紧紧吸引了大家。从他的讲述中,我对公司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是保险行业中第三兵团的佼佼者……他还谈到了他自己,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怎样从一名不起眼的保险销售人员做到今天,成为生命人寿银保系统的领军人。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在座的每一位学员。他的真诚、坦率、智慧、执着折服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激情四溢、精彩纷呈的课堂还在脑海里缭绕。转眼下午的培训又到了,****总对目前保险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从他的讲解中,我们认识到了现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位置、未来的趋势以及保险销售的基本理念。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成功就是从点滴到点滴的过程。所以,良好点滴的养成对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也是我在培训的第二天,****总在讲述****的企业文化中让我体会到的。一个人的辉煌,决不是偶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和人生的坎坎坷坷。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总比别人多努力一些,总比别人多学习一分,离成功总会近些再近些。

二、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

“做保险就是做事业,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端正态度作为成功与收获的起步。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从心里认同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行动变自发为自觉,才能产生良好和积极的效果。

课程的第一天我认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培训班过程中如何学习,想学到什么,学习后对自己有哪些期望?现在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理论联系实际,严格遵守纪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踏踏实实朝大目标走去。一个公司请出多位日理万机的高管为新人授课,这样的机会,人生能有几回?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和努力呢?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进步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对目标执着,才能成功在握

人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有目标,并且要为之坚持不懈。罗桂友总说,“每个人要在自己的心里洒上健康的种子,不能让消极的心态生根发芽,遇上挫折、阻力也要坚持不懈,让目标积极、健康的茁壮成长。”老总们用亲身经历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自强不息的走在自己的创业路上,靠得就是这种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想遍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努力找出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能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天堂。时刻把人生的目标谨记于心,每天都要朝着目标前进。确定目标,马上行动。不要总是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时间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但它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则是有所不同的,确定明确的目标,要有效的管理时间,让心态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四、做最好的自己,缔造成功的未来

第2篇

关键词: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25-03

笔者于2013年下半年赴台湾东海大学财金系进修访学一个学期,听了金融学本科相关课程,拜访了台湾东海大学管理学院詹院长和财金系张主任,受到一些启发,结合福建江夏学院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谈谈自己看法。

一、台湾东海大学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的特色

1.课程设计多元化。本科金融课程规划分为一般必修28学分,占比21.87%(其中基础必修17学分,占比13.28%;通识必修11分,占比8.59%);专业必修72学分,占比56.26%;选修28学分,占比21.87%;毕业学分128。核心课程有:银行实务、金融营销、金融市场学、保险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实务、衍生产品、公司治理、财务报表分析、应用统计、理财规划和金融风险管理等,更着眼于微观金融方面。课程设计循序渐进,重视学生适性与多元发展,并强调国际化、信息化与专业化的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专业技能是以公司理财、金融市场、投资决策及财务工程等四项领域的专业必修课程及其选修为设计主轴;另外,鼓励学生跨院系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环境。

2.重视对学生专业认知的教育。针对本科金融专业学生,台湾东海大学财金系在2013―2014年第二学期请实务部门如台湾金融研训院、证唤灰姿、银行公会杨、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集中保管结算所、期货交易所、寿险公会、产物保险商业同业公会、信托公会、证券期货局、花旗保险公司等负责人,举办了12场金融讲座,内容覆盖面广,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发展、银行、证券、期货、寿险、产险、信托、投信投顾、保经保代、金融服务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服务业的社会责任等内容。通过一系列金融讲座,使学生对金融实际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的认知。

3.鼓励学生参加金融专业证照考试。为了本科金融学生的财金实务发展着想,财金系特别设计了“证照就业学程”的专业学群主题提供给同学们选择,并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财金专业证照,达到理论与实务兼备的理念,增加自身竞争力。台湾地区金融主要技能证书考试科目包括:初阶授信人员专业能力测验、初阶外汇人员专业能力测验、进阶授信人员专业能力测验、信托业业务人员信托业务专业能力测验、理财规划人员专业能力测验、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测验(一般金融)、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测验(消费金融)、金融市场常识与职业道德、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测验、金融人员风险管理专业能力测验、外汇交易专业能力测验、债权委外催收人员专业能力测验、金融人员授信担保品估价专业能力测验、BULATS剑桥博思职场英语检测和中小企业财务主管测验。

4.高起点的教师队伍。师资遍及英、美、法与本国,且大部分为财金专业博士。师资平均年纪小于40岁,充满年轻与活力,便于与学生间交流互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台湾东海大学财金系教师分为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专任教师都是博士,兼任教师一般是由实务部门的高管或其他大学专业人士担任。如《银行实务》课程由花旗银行徐协理担任、《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由宝来证券集团白副总裁担任、《理财规划》课程由南山人寿处唐经理担任、《理财规划人员证照培训》由宏观财务顾问公司邱总经理担任、《金融营销》由台湾彩券黄总经理担任等等。截至2013年12月底,财金系共有专任教师13名,占比41.94%;兼任教师18名,占比58.06%。专任教师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参考美国职称系列,介于副教授与讲师之间)4名,占比分别为30.77%、38.46%和30.77%。专、兼任教师学历高,博士21名,占比67.74%;硕士10名,占比32.26%。

5.灵活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台湾东海大学进修访学期间,重点听了《财金概论》、《货币银行学》、《银行实务》和《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就以公共基础课《货币银行学》,专业课《银行实务》为例。《货币银行学》由廖恩爱教授主讲。其主要教学内容:引言、货币和金融系统的介绍、货币和支付系统、金融系统的概述、利率、利率和利率的回报、资产配置理论、市场利率确定、风险结构和利率期限结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汇率、衍生证券和衍生工具市场、信息与金融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金融机构、银行的业务、银行业监管、国际经济金融、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教学主要特点:(1)偏重于西方理论与公式的推导与计算,注重实际,如各种收益率计算、套利等;(2)自编讲义里有相当部分是公式、符号、图表。《银行实务》由徐慧敏(台湾花旗银行的业务主管)主讲。其主要教学内容:银行概论、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银行的出纳业务、商业银行的票据、票据交换与退票实务、国内票据托收业务与汇兑业务、商业银行的授信通论、商业银行的短期授信业务、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概论、出口外汇业务概况、进口外汇业务概况。教学主要特点:银行业务非常熟悉,用流程图说明;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高;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英语水平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时出现英语词汇。

在课堂教学上,除了讲授外,还通过时事心得报告与学生上台报告方式,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时事心得报告,要求学生关注一周金融时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发言,老师逐一点评,最后总结。学生上台报告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某一章节内容,由学生制作ppt上台讲课,老师对学生上台讲课进行点评,强调该章节知识点,通过学生上台讲课,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与掌握。

6.进行金融仿真交易,提供实习机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已建立财金数字仿真实验室,包括虚拟交易所与操盘家策略分析系统,提供同学计算机仿真与数据分析的平台。加强与各家金融机构联系,邀请实务专业人士,以讲座方式教授课程,并提供校外实习参访机会,培养理论与实务应用能力。

二、对我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的借鉴

1.调整金融本科教学课程设置。就以2014年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为例:课程规划分为必修课119分,占比72.12%(其中公共必修课42分,占比25.45%;学科必修课39分,占比23.64%;专业必修课42分,占比23.03%);选修课46分,占比27.88%(其中公共选修课16分,占比9.70%;专业选修课30分,占比18.18%);毕业学分165分。核心课程有: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大一、大二进行公共必修课、学科必修课学习,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目前金融本科专业分金融学方向、国际金融方向和互联网金融方向,进入各自专业方向选修课学习。课程设置主要存在问题:一是比例不合理。公共必修课占比过高,学科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占比偏低。二是金融学方向选修课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宏观课程偏多,微观课程偏少。如中央银行学、行为金融学、银行监管学。三是专业实验教学学分低,占比小。就以金融学方向为例,实验教学课程主有:银行信贷综合实验1.5分;外汇交易综合实验1分;保险业务综合实验1.5分;模拟银行综合实验1.5分;银行柜台业务1分;证券投资模拟交易1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战沙盘1分;合计8.5分,占比5.15%。四是所有课程都是专任教师承担,没有聘请实务部门人员。调整金融本科教学课程设置:首先是压缩公共必修课的课时与分值,增加学科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课时与分值。其次是明确金融学方向选修课课程定位,增添微观课程,如信用评估、理财规划、进出口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公司治理与企业兼并等课程。再次是增加专业实验教学课程课时与分值,占比达到15%以上。最后是利用与金融业密切联系的关系,聘请实务部门的高管担任金融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如银行信贷、金融营销、银行柜台业务等课程。

2.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目前从整体来看,教与学方式单调,学生缺乏实践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课程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班级(或合班)为单位,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集中讲授,辅之课堂提问、作业讲评和课堂讨论,偶尔还会放映有关金融方面的教学短片。在课堂教学中也主要是理论描述,缺乏数理统计模型分析和推导。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无非就是课堂听课、做笔记、拷贝PPT、课后做复习思考题,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课程任务获得学分,缺乏实践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的主要环节:课前布置内容、学生自主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指定学生发言,然后全班讨论;总结归纳,内化提升;课后学生进行书面归纳。要求答出分析案例时所用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充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2)仿真教学。如模拟证券交易、外汇交易和银行信贷操作等,如模拟股票交易,每个学生开立帐户,虚拟资金10万人民币,以一学期为期限,按照收益率排名,进行奖励,并记入学生平常考核成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3)课堂讨论。具体做法是,在一个单元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结合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问题,给学生留出若干讨论题,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把每个讨论题落实到人,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也允许学生结合本单元课程内容,自己拟定论题参加讨论,如重大财经新闻。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发言的学生围绕论题组织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开启大家的思维。教师则对小组主旨的发言进行点评,或进行必要的纠正。通过课堂讨论,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金融核心课程教学中,增加金融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教学模块。目前,我国普遍金融业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必须取得相应证书,才能从业。如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人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等,要取得这些证书,必须通过考试。在课程教学、作业方面理应部分体现金融专业各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而大部分教学实际上就教材而论教材,与资格证书考试严重脱节。金融核心课程在教学安排上,针对性增加金融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教学模块。

4.引入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截至2014年12月底,金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7人。从学历来看,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合计占比10.45%;硕士39人,占比58.21%。从职称来看,教授3人,占比4.48%;副教授25人,占比37.31%。从年龄来看,50岁(含)以上有10人,占比14.93%;40岁(含)~50岁(不含)有22人,占比32.84%,两项合计占比47.77%。反映目前金融学院高学历教师少,正高职称教师少,教师年龄偏大。为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结构;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合作,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进行短期进修,出台教授扶持计划,使一些基本符合条件的副教授尽快上教授。

5.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社会调查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与经济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能够很好地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其对专业的认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课程安排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原则上全学程安排一次,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金融机构进行调查,如银行、保险、证券和典当机构调查业务、营销等内容。或要求学生参与工商银行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训练和金融产品设计比赛活动。

6.充分发挥行业紧密联系优势,切实发挥实践基地作用。福建江夏学院是由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原金融学院是行属院校,为金融系统培养2万多名人才,其中支行长以上就有1000多人,在福建省金融系统,各金融机构骨干力量基本上毕业于金融学院。目前与中国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光大银行、国信证券福州营业部、英大证券福州营业部、东兴证券福州营业部、福州中大期货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福州分公司、民生人寿保险公司福州分公司为合作对象建立实训基地,签订实习协议书。要充分发挥行业紧密联系的优势,利用原有的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管理,安排学生实习与教师调研,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参考文献:

[1]钱晓燕.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探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2]廖斌.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刘贤昌,林仁灶.闽台高校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11).

第3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84-02

一、参与式教学概述

参与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部分,该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大学教育中获得普遍认同而逐渐普及。

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强调听课者高度参与的教学法。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强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力、作用和潜质。

传统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权威,由教师讲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与学生平等,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鼓励学生的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充分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的增权赋能、助人自助的理念。“参与式”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与社会工作内涵有高度契合性。

社会工作实务课重在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和技巧的训练,主要应使学生了解实务的领域,深化社会工作理论、提高实务能力、掌握事物技巧、加强理论研究素养。而这些都需要学生们的充分参与,才能有更好的掌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而参与式教学是较好的选择。所以笔者在MSW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主要运用了参与式教学法。

二、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笔者将“参与式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体现,一种是由教师通过设置较多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一种是由学生们自己选择实务专题进行策划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前热身游戏

笔者带的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是每次四节课,因此笔者会在每次课前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一起做课前游戏。第一次课的课前游戏由教师带领、组织开展,之后每次课轮流由一位同学来组织。这样的课前游戏,占的时间并不多,但作用很大。首先,通过课前游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感受游戏的魅力。其次,可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每位组织游戏者的解说、带领、游戏分享等环节学习游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再次,我们坚持每次课前做热身游戏,这样每位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实用的游戏可以在实务中有更多的积累和选择。最后,每位同学都可以来组织游戏的开展,可以培养锻炼他们选择合适的游戏、组织游戏开展的能力。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组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们对此种方式都表示欢迎,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二)多形式的案例教学

实务课中,案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笔者的教学中不仅有文字型的案例表述和问题讨论,还有形象、直观的视频案例以及学生们身边经历的现实案例。在每次做案例讨论时,笔者都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讨论中,这样更利于他们对相关理论和技巧的掌握。尤其是视频案例的引入,一方面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使案例更生动地呈现,便于开展更深入的讨论。通过学生们的集中的、热烈的讨论,相关知识点会更明确,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考角度。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随堂角色扮演及分享

在实务课中角色扮演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参与式教学的主要体现。在讲到一些主要技巧时,教师应设计一些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做角色扮演,不用太复杂的案情设计,关键要引导学生们把之前学到的技巧在情境中练习使用。更重要的是,在每次角色扮演结束时要安排简短的分享,既要让观看的同学谈谈他们认为扮演的同学做得是否到位,是否在合适的时机运用了已学的技巧;也要让扮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做角色扮演时内心的体会和感受是什么,他们怎么设计的,是否将自己的设计和所想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方面。这样做,一方面是加强同学们对相关技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给角色扮演的同学补充的机会,同时让学生们体会到很多技巧仅是知道是不行的,而要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是很难的,需要多加训练和体会。

(四)综合角色扮演及分享

在实务阶段和各阶段技巧都讲解完后,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分组做一次综合的角色扮演。由他们自己设计案情,分别扮演案主、社会工作者等角色,将实务过程和实务技巧做一次完整的展现。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们体会、经历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实务技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们全力参与、全程参与、通过他们自己的设计,自导自演出来,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感触,在角色扮演后的分享中,都有说不完的话。

(五)学生为教学主体,选择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做专题分享

为更直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充分体现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的后半段,安排一些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专题,由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把时间充分交给他们,由他们来组织开展教学。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反应也很好,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了起来。他们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收集资料,组织教学,锻炼对时间的把握。这对他们以后开展实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时间控制等能力的培训都很有帮助。

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以更快的成长。而且,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笔者带的这届学生中有一半本科都不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但他们表示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这个专业及专业的价值理念、工作技巧都更加了解了。

2.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及专业技巧。通过课前游戏锻炼了学生们选择合适的游戏、组织游戏开展、控制游戏节奏、领导小组活动等能力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中模拟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开展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实践了相关实务技巧,为他们今后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奠定了基础。

在各种教学活动的参与中,还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

虽然参与式教学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要求有较高的契合度,而且运用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不能忽视参与式教学的一些限制和条件要求。

1.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由于参与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更多学生可参与的活动,很多时候设计的讨论问题也是以开放式无固定答案为主的问题。这些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对学生行为进行适时的控制、监督,对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应能及时进行协调和引导。

2.对班级人数的限制。开展参与式教学的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是30人左右比较合适。人数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充分参与,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也会带来影响。

3.对课程性质的限制。参与式教学比较适合实践性强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在活动设计和学生的参与环节都比较好操作。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参与式教学法是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可以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具体运用则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上只是笔者个人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心得,仅供各位同人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晓敏.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02.

[2] 和秀涓.在参与中成长——参与式方法在团体社会工作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甘肃农业,2006,(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