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5 20:48: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清明节的风俗习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第1篇

2022清明节是农历初几

2022清明节是农历三月初五。

清明既然是农历节气,它自有遵循的规律。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春季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便是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作为节气,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作为节日,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2022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022年清明节是4月5日星期二。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年清明节都是4月4日或者5日,这两天应该是那一天要看是闰年还是平年,闰年2月份是29天,清明节就是4月5日,平年2月份是28天,清明节就是4月4日。今年是平年,当然清明节是4月4日了。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有句俗言,十里习俗大不同。那里的习俗都是抨恶扬善,积极向上为出发点的理念。清明节是二十四节的第五个节,立春代表正月之始,清明代表三月之始(农历),五为阳,三为阳,以阳生阴遁之理,农历正月为三阳,三阳开泰是也。

四月为四阳,四为双为阴,三月为五阳,三、五为奇为阳,清为纯,明为阳,清明表示纯阳之气。习俗踏青,人纳纯阳之气,是向上理念的践行。清明祭祀,祭,际也,祀,巳的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巳表示火之意,火向上。

第2篇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3、清明饭

第3篇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到了春秋时代,晋国公重耳逃亡在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带母亲出来,谁知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便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禁火吃冷食。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各地的不同,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在一些地方,于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据说吃画卵,在隋唐时盛行全国。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节的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第4篇

1、清明节可以吃肉,清明节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只是一般在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有青团,食薄饼等等,而且我们在清明节的时候也可以吃一些肉类食物的,并没有什么妨碍。

2、清明的传统食物有:青团、艾粄、鸡蛋、薄饼、大葱和蛋饼等。青团,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子用浆麦草的植物做成皮,细腻的糖豆沙做成心,然后放入锅中蒸熟。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上巳;寒食;清明;民俗

清明是我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据《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似乎一直与祭祀、扫墓、踏青、游春等风俗相关,那么,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如何演化成以今天的清明节呢?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有两个节日前后相继,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上巳节和寒食节。清明节风俗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上巳与寒食节日风俗有条件的继承与剥离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人们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搭配,用组合天干地支的方式纪时。“巳”是十二地支当中的一位,“上巳”就是农历三月里的第一个巳日。上巳节,是中国非常古老而且重要的的节日,出现于周初,春秋时期已非常流行。《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节的节日活动——沐浴,是极为正式和重要的祭祀仪式。沐浴的目的,是除了清除身体上的污垢,还有洗濯驱除体内的邪气,以消除灾祸。这就是加入“香薰草药”沐浴的原因。《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写的就是上巳到水边祓除的情形。可见,上巳节水边沐浴不仅仅是一种严肃的仪式,还包含了游乐的因素。而且,水边游乐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到了魏朝,上巳节基本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并增加了曲水流觞、郊外游春成为的活动。到了唐代,上巳节已成为全国三大节日之一。据吴自牧《梦梁录》载,皇帝在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共行祓禊之礼。只不过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这个传统仪式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了。宋代以后,上巳节逐渐衰落,许多风俗活动因人民兴趣缺失随之消失,而节日风俗中有关祭祀和游乐的部分,则为寒食节所继承。

迄今为止,有关寒食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刘向的《别录》:“寒食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刘向历经西汉宣帝、元帝、成帝三朝,活动于西汉中后期,因此,寒食节出现的具体时间虽不可确考,但最迟在西汉时期已有寒食节了。据《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所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又由于它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又称“百五节”。

关于寒食禁烟的起源,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说法,即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割股啖君、抱柳而死的介子推。寒食节源自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到了战国,已经深入人心;汉代以后,介子推的故事更开始进入诗文,并与寒食节联系起来。如唐代诗人卢象做过一首名为《寒食》的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诗人以《寒食》为题,而内容为叹惜介子推的遭遇,“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是更明确指出了寒食与介子推之间的渊源关系。

而事实上,寒食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关于用火的禁令,与介子推毫无关系。火是生活必需品,又容易引发灾难,因此,统治者对于用火这件事,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寒食也由此产生。将寒食的起源推演至介子推的事迹,只是人们善意的附会和美好的想象罢了。不过,这也间接证明了寒食节冷食与禁火习俗的长期流传。而且,汉代以后,又渐渐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这大约就是对上巳节祭祀仪式的兼并。在上巳节人们要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那么,所谓的兼并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与寒食节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寒食的习俗形成之初,禁火的时间长达一月,并且在民间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到了三国,曹操颁布过一条《明罚令》,对寒食的时间进行了约定。自此之后,寒食的风俗仍然顽强存在,只不过时间已由冬季改为春季。“冬至后一百有五日”,正是农历三月中旬,此时的寒食节与三月上旬的上巳节,相距不远。

在寒食节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寒食节祭祖扫墓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唐代,鉴于这种风气的盛行,朝廷干脆以政命令的形式将此习俗确定下来。至此,寒食节扫墓的风俗获得官方肯定,完全确定下来,沿袭不衰。随着扫墓的风俗流行开来的,还有相当多的其他习俗,譬如插柳。柳树生命力强,容易成活,因此古人多在长亭边种植柳树。送别亲友时,往往折柳相赠,取“柳”音同“留”,以示挽留之意。此外,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观音就是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的,于是,柳有了辟邪的功用。正如北魏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里说的那样:“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寒食节风行的同时,上巳节却渐失光彩,慢慢湮灭。但是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逐渐增加了游乐项目,这与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传统分不开的。除了到郊外游春踏青,人们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如秋千、蹴鞠等等。而且,游乐项目的地点已经不局限于河岸水边这样比较狭窄的范围了。

理解了上巳与寒食的关系,那么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嬗变就不言自明了。一开始,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不是民俗节日。但是,寒食就在清明前一二日,从时间上讲,极为接近。因此,寒食与清明极易混淆。混淆之下,寒食节的风俗习惯,如祭祀、扫墓、插柳、踏青等,移至清明,茁壮发展,而清明也由一个节气,转变为一个节日。

寒食与清明的这种混淆,在唐代已初露端倪。元稹有《清明诗》云:“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这时已经把清明与寒食划了等号。到了宋代,两者的关系可从梅尧臣《一百五日歌》一诗推断:“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樽俎。蒻苞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南人闻歌笑相语,北人闻歌泪满襟。”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记载了当时寒食和清明的盛况:“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殊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燎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著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由此可见,到了宋朝,寒食节已完全嬗变为清明节。清明节成为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祭日和给予生者狂欢机会的盛大节日。

如上所述,清明风俗的形成,是对上巳和寒食的风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经过历朝各地人民有条件的扬弃,统治者的认可,最终定型为今日的风俗。在扬弃的过程中,旧有的风俗消失,新的风俗出现,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上巳节临水饮宴的传统,出现于魏晋时期,一度非常流行,诗文中也多有描写;而宋朝以后,又渐渐消亡,直至淡出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论清明节的源流与嬗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

[2] 万婷婷.宋词中的寒食、清明民俗初探.语文学刊,2011

[3] 刘畅.生者的狂欢—从宋代寒食、清明习俗看当时社会之现世心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

[4] 张晓杰.山西沁水县城东地区清明节习俗.艺术研究,2011

第6篇

20xx清明节放假几天清明节

20xx年4月2号~4月4号调休,共放假三天。

4月4号,星期二,清明节法定节假日。

4月3号调休。

4月5号开始正常上班。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清明节的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扫墓,插柳,射柳,斗鸡,蚕花会等,清明节主要的活动是为先人扫墓,清明祭祀参与者是全国人民,都要去祖先的墓碑前祭祀祖先,为祖先扫墓。清明节也属于三大鬼节中的一种,但是一般不会被称为鬼节,因为清明节只是祭祀先祖的亡魂,而不会去祭祀孤魂野鬼。

第7篇

关键词:诗文教学;节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85-01

一、语文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的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在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并且让学生向父母了解清明节民间的风俗习惯,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的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寻找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况。

春节:《元日》(宋)王安石

中秋:《水调歌头》(宋)苏轼

清明:《清明》(唐)杜牧

元宵节:《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端午节:《端 午 》老舍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一首首优美的古代诗歌,学生们既了解了古代百姓的生活情况,也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了解并发扬光大这些传统文化,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又好象我们儿时唱的儿歌一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中国独有的思想,会深入学生的脑髓,假以时日,会显示它独特的魅力。

二、语文教学应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所以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语文教学中应融入传统节日文化

初中学生年龄小,但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利用这个特点,每到一个节日,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把自己融入到节日中去。结合我的实践,把我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等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月亮最圆,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们一般在中秋节里赏月、吃月饼、赏、赛龙舟等等的纪念活动。……

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如此。

(二)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

与中秋有关系的古诗词: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李白《月下独酌》、王建《十五夜望月》等。与重阳节有关系的诗词:的《采桑子·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等。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宋之问的《途中寒食》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等。

第8篇

清明节放假时间放假注意事项放假期间,请各位学生家长注意学生安全,减少在湖畔、河流、海边玩水或需要有成人看护,每年放假期间发生学生溺水的事件很多。清明是春意最浓的时候,一位小学老师说,这么好的时节,千万别浪费了,家长多带孩子到山野跑一跑,或者到农村看看油菜花,也可以来一次短途旅行,感受最美的春光。

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第9篇

今天的清明祭祀文化,起源我国夏商时期,而真正成为大众祭祀文化的时间,则于春秋战国。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重耳为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最后只剩下介子推等几个人追随着他。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救了重耳。19年后,重耳执政,对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忆起此事,心中甚愧,马上差人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但当晋文公来到他家时,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无奈听信谗言放火烧山,希望大火燃起时介子推会走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并发现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哭拜,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将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于大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又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更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并短逢这一天,采用各种祭祀形式来纪念他。

后来,有的朝代就规定,把扫墓祭祖作为一个法定节日。“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进而纳入到了国家管理的范畴之中,并加以制度化。这样,清明节祭祀,就把生者与逝者的情感纽带联结起来了。

显然,介子推的忠孝,深受历朝历代中华民众所敬仰。随着后来一些朝代的倡导,清明期间的祭祀活动,渐渐成为整个中国祭祀先祖的风俗习惯。这种祭祀,在代代相延的过程中,被不断注入不同地域的地方风俗,因而就出现了今天清明节祭祀文化的多元形式。尽管多元化,但缅怀祖先、祭奠亡灵、寄托哀思的实质,却没有任何改变。

时至今日,九州大地公祭活动层出不穷。如黄帝陵祭典(陕西黄陵):黄帝故里中华始祖祭拜大典(河南新郑):祭祀炎帝陵大典(湖南炎陵):太昊伏羲祭典(甘肃天水、河南淮阳):女娲祭典(河北涉县):大禹祭典(浙江绍兴),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