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文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6 18:14: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八年级下册英文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八年级下册英文总结

第1篇

摘要:由于农村教学基础设备较为落后,且沟通较为闭塞,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初中教学的难点,寻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方法是摆在众多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后,结合仁爱版(2013年4月第1版与2013年10月第1版)八年级英语教学实例,给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初中英语 教学实效性

经济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已成功和世界接轨,在这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凸现了出来,且存在日益拉大的趋势。深入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迫在眉睫。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许多农村初中教师还是将英语学习定位为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讲授语法、词法,或者是进行单词测验、作文测试等,留给学生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很少。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科目,需要在交流实践中不断磨合,不断进步,否则,只会形成“哑巴英语”。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改变以往板着脸只顾讲述基础知识的“教书先生”形象,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课堂上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伙伴,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实现互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3 0urhobbies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引导学生“Talk your own hobby”,在班级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时可以表示老师与同学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课后时间可以一起打打羽毛球等,通过这种方式,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方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还要求教师“因材施教”,针对知识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设置的任务和问题应有所差别,难度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信心,激发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例如,课堂提问环节,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有意识地提问一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通常这些学生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稍有偏差也应对其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有时说一声“You’ ve improved alot!”“Perfect!”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的同时切莫吝惜一句表扬,应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二、设计导学情境,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能否设置有趣的导人情境,让人耳目一新,抓住学生的眼球,对于提高整节课的实效性来说具有关键作用。首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导人情境,比如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是否给家长送过小礼物引入课堂内容,“Did you ever send a gift to your parents?”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与亲人相处的小故事和各种情感,既导入了课堂内容,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正确引导,培养其道德品格。

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的形式进行导人,比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4 0ur world Topicl: 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课堂教学开始时播放Michael Joseph Jackson的经典作品《Heal the world》,歌曲优美大气,歌颂了奉献的伟大,请求人们用爱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恰好与单元主题切合,通过这种方式可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有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开展。此外,针对这一章节,切合歌曲选择可以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其使命感。除了英文歌曲,还可以采用放映英文电影片段的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8 0ur clothes Topic 1:We’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教学开始前,教师可选择播放《The DevilWears Prada》,通过影片中对于时尚的探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对于世界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师对经典影片的放映讲解,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口语,还能体会到影片所宣传的正能量,积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刨设探究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多设置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可通过英语小演讲的方式创设探究情境,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2: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smoking.在对于World No-Tohac(o Day(世界无烟日)基础知识介绍后,让学生准备一个三分钟的小演讲,针对目前青少年吸烟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禁烟活动,以介绍Smoking is bad for our health为主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找书籍,整合资料,形成素材,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这种方式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同学的讲述更愿意倾听,可实现双向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可以直接设置趣味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 Topic3: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设计Let’s plan a SLUIrise for Michael,弓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自己关于“送惊喜”的想法,在8到10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给Michael制定一个生日计划,在组内交流中,学生可充分表达目己的意见,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统一。还可以采用更为活泼的教学方式——设置课本剧,这也是英语教学中比较独特却有效的教学手段,英语课本中许多节课都可编制成小短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Unit7 Food Festival Topic3:I cookedthe most successfully教师可以以欢迎学生参加美食节的形式,将一部分学生分成不同的摊位小组,另一部分学生作为游客,通过角色进入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四、注重教学反馈,采用多样化反馈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通常是通过一纸试卷,是十分不科学的。这不仅易于导致结果片面化,也难以真正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实现科学反馈。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应主动预留出一小段时间引导学生反思,“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通过这种方式,移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于当前所学知识的反馈,便于教师分析总结,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此外,日复一日的引导可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在阶段性学习结束后,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反馈,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支队伍,在划分过程中应注意男女、性格、程度较好和程度较差学生的比例,争取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平衡各队伍实力水平。竞赛的内容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可包含抢答单词汉语意思、猜词、句子填空等,可采取轮流发言制和多轮循环制,确保每一名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小组竞赛,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这也有利于其合作意识和良性竞争意识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推行素质教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综合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我们不仅应高效地达成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更应为学生终生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

第2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英语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95

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从而给外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下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谈谈电教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使新课的导入更加简洁鲜明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关键之一。课的导入要简洁明了,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不迷惑。如何去做才会收到最佳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电教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如笔者在讲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1 一课时,通过播放一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出这节课的主题――友谊。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很容易地联想到本节课的内容,使新课导入简明、生动、易操作,而且还非常感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营造生动语境,激发强烈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努力为学生营造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而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声、光、形、色的特点,为课堂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12西方音乐一课时,通过播放“蓝色多瑙河”这首歌,让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进入课堂,形成栩栩如生、鲜明灵活的教学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电教媒体,加大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传统英语教法主要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这种教法“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电教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可见度和可闻性;还能加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以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如在讲授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2 Traditional life一课时,课文较长,只靠教师一张嘴讲,学生的兴趣很难提高,也不能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如果利用电教媒体组合,就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面广,且课堂容量加大,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得这堂大容量的课能够顺利完成。

四、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要实现最优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关键点。而电教媒体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有一课介绍太阳系,其中有很多星球的名称。这种科普类文章学生很难读懂,学起来也没有兴趣,如用传统的教法很难上好这堂课。为了把这堂课上得生动、形象、有趣,可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教师结合视频,配以图片讲解课文,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科普文章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化难为易,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学生还非常感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还突破了教学重点,将难点化难为易。

五、运用电教媒体拓展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缺少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满堂灌,学生只管听和记。电教媒体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可以使学习资源得到空前的扩展,学生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无限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在上外研版八年级上册Animals in danger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媒体资源找出并制作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卡片,任务一发出学生立刻饶有兴致地动手在媒体上搜索、收集、整理并制作,当轮到展示作品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上台在大屏幕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英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这节课不仅达到了锻炼听说的教学目的,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思维,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使有限的课本内容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六、运用电教媒体资源能做到及时反馈、矫正偏差

利用电教媒体建立反馈渠道,能及时、准确、真实地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比起传统的反馈方式如提问、到黑板上书写、留家庭作业、考试等,电教媒体所能获得的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会更加活泼、更加生动、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真实。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讲解重点语言点时,可利用幻灯片打出练习题,学生及时操练,从而反馈信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后,方可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第3篇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没有成为我在教学中的绊脚石,反而为我的教学增加许多乐趣,成为我的英语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我觉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语课堂的负担,而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我不刻意让学生读法律书籍,看法律专题,我只会在关键时刻借用法律知识完善我的课堂。英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让我收获不少,它使我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我的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热情更加高涨。最重要的是,它造就了遵纪守法的孩子们,帮助他们铸就美好人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法制教育收获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曾怀疑过,也曾担心过它是否会影响和阻碍我的正常教学,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不但没有成为教学的绊脚石,反而为我的教学增加许多乐趣,成为我的英语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简单陈述我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打好球,让法制教育服务于教材

在教学中,我同样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努力寻找教材中的法制渗透点,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青少年遵循学校、家庭秩序的意识。例如:

1、在七年级上册Unit1 My name is Gina. 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自己取英文名,后来班上同名比较多,发生了争论。我就让他们展开讨论:Why does he / she have the same name as me? 借机交给学生一些英语口语:He / She has the same given name as me ,but he / she has the different family name as me. 这些句子既增加了教材词汇,又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孩子们很愿意与我一起说英语。此时我给他们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学生讨论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我引领他们尽量多说一些英语口语,这个活动把我的课堂效果推向顶峰。

2、在七年级下册Unit12 Don’t eat in class.的学习中, 我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校纪班规的同时,让他们亲手制作英文标志牌,张贴在学校合适的地方。如:会议室:No smoking. (禁止吸烟);走廊:No spitting. (禁止吐痰), No littering. (禁止乱丢杂物);图书馆:Don’t speak loudly. /Please be quiet. (请不要大声喧哗。或请保持安静。); 花坛: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坪), Protect the plants. (保护花草树木); 校园景点: Keep our school clean and tidy.(保持学校干净整洁)等,让学生自己随时检查、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个任务不但没有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3、由于当前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3动物类单词时,让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当我们讲到动物们各自的作用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时,学生们竟发自肺腑地说:“All the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forever. We can’t hurt and kill them. And we shall always keep the nature more beautiful.”还有一个学生竟出乎意料地说:“ I want to send my bird to the nature. Because that’s his home.”虽然稚嫩的语言却道出了学生善良、美好的心灵,更强化了他们要更好地亲近自然、保护动物的信心。此时我给他们介绍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1谈到未来的生活和九年级 Unit15 学习拯救海牛保护生态环境等时,我让学生关注到污染、植树等话题,并让他们用这些话题写英语小短文,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他们的法制意识。同时让学生觉得英语课堂并不完全是学语言,其中实际魅力无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话题还有许多,我们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就能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不但不影响教材内容的正常教学,反而能让其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有效实现法制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

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身边的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你多久锻炼一次?)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样到校?)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你的学校旅行怎样?) 八年级下册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你一直收集贝壳多久了?) 九年级上册 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未成年人应该被允许选择自己的衣服。)这些话题时,由于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我在教学这些单元时都设计了与之相应的调查表,让学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带到课堂,融入我的英语课堂交流中。在进入对话的语言环境时,我设法让同学们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渗透法制便是锦上添花,为打造完美课堂做贡献。在那一刻我觉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语课堂的负担,而是我的课堂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法律知识成为英语课堂的小帮手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样到校?)一课时,我在教学课件中插入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此时的法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对话题相关英语语言的获得也水到渠成。平时我还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要求他们每天观看新闻联播,阅读报刊杂志。但我始终坚持:不为学法而读书,只在书中习得法。我不刻意让学生读法律书籍,看法律专题,我只会在关键时刻借用法律知识完善我的课堂。

四、法制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为英语课堂添砖加瓦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法制教育的课外延伸,为了使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向持久性,稳定性发展。我还组织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勤于思考,敢说、敢错、常悟、常反省、常总结,如:在班上举办《Safety is first(安全第一)》英语手抄报展、“《交通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观看法制教育动画片、唱有关环保的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收集交通、环保方面的英文警句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又不断增强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五、当好楷模,为人师表,不愁学生学不好英语

第4篇

关键词:报刊英语;初中英语阅读;有效应用

报刊英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维护初中英语教材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发挥报刊英语的作用,实现有效地补充教材阅读内容少、知识面受限等不足,从学生阅读的量与质上,推动学生能力与知识积累的全面提升,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在积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报刊英语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1.有益补充教材

初中英语教材尽管有着科学体系,但由于其规定性,尤其是在各种媒体发达且网络运用普遍的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对各种信息的需要。报刊英语以其甄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时效信息、精美英语文章等,弥补教材阅读内容少且缺乏时效的缺陷。例如在学习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1 Section A”时,教师可以选用那些具有名人生日、年龄等信息的报纸,如初中生比较喜爱国内外的球星、影视明星等,尤其是选用那些当红明星的情况来切入,一方面可以激活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让他们积极地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的月日单词,以及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表达方式。

2.开拓学生视野

由于英语教材编排的梯级性,加上初中教材训练少,相对于灵活的初中英语学习,其中英语词汇知识框架限制,难以满足学生实际英语阅读学习的需要。例如对派生词、复合词等教材中出现的较少,学生难以根据教师的讲解掌握其规律,因而也就无法顺利地完成相关的阅读学习。通过报刊英语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包括上述在内的缩略词、拼缀词、借代词、即兴生造词与借用词,以及模糊词、隐喻、委婉语与截短语等用法,由此,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视野,也随着阅读量的积累不断开拓,其阅读能力也在知识的累积与个人经验的总结中不断提升。

二、报刊英语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路径

1.课堂拓展应用

(1)结合教材内容精选拓展运用。此种应用是最常见,且对课题教学最有效的情况之一。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报刊英语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辅助点缀等,或运用在新课导入激趣,或用在练习环节激发学生思考与活动等,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 4 Topic 3内容时,教师可以选用英文原著关于国内著名历史城墙的阅读文章,在了解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古城墙的同时,去学习英文原著的句子结构、篇章结构、词语搭配与习语用法等,进一步在练习中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的重点――反义疑问句。

(2)取舍教材内容有机创新运用。即直接把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暂时忽略,教师选用能涵盖教材内容报刊英语相关文章等取代,不仅可以开展教材内容教学,还可以实现有机拓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用相关文章时,一要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不足,例如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的缺乏;二要注意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与区别性,激活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与兴趣。

2.课外目标练习应用

(1)主题性词汇学习阅读。通过阅读增加初中生的词汇量,是教师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报刊英语去主动地寻找一些以孔子为主题的谚语、名言与俗语等,通过这些精练的语言,去感悟英语运用的奇妙之处,同时积累更多词汇。

(2)主题性句子理解阅读。学生的词汇量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报刊英语的主题阅读练习,实现对主题语法、词汇与逻辑联系语衔接的掌握。如在教学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时,可以紧紧围绕关于旅行的文章开展阅读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到关于旅游的一些句子,并分析其中的上述各种关系,进而掌握各种语法句式的运用,尤其是在不同的国家与其相关的习语及其他专用术语的运用等。这两种方式可以发挥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作用,让其在兴趣的引导下,去完成更多的学习,以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与运用能力。

随着初中英语教改的深入开展,报刊英语的教学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以其配合英语教材的紧密性,与教材内容的同步性等,发挥着第二教材的作用,针对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会在更多英语教师的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艳平.“巧”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1).

第5篇

关键词:参与;幽默;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00-01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批评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行,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也就不会积极参于课堂的教学活动,所以从小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设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碍。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有了融洽的教育学的环境,就该考虑如何给课堂增趣了。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用"趣味性教学"来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求知欲?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也总结和学习到一些有效的为课堂增趣之法,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设置环节让其乐于参与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时会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的奖品,满足小学生成就感。有时我还会还会"举贤纳士",让有各种才能的同学尽量的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对于增强他们的兴趣与信心有很大帮助,比如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定语从句,我先在学生中间做调查,看他们喜欢听谁的歌,喜欢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然后,让同学们给我传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人物照片、游戏截图等等,结果孩子们饶有兴趣,积极参与,给我传了贾思丁的歌曲,QQ飞车的截图,漫画啊衰的图片等等,当他们怀着好奇心第二天上我原本可能会以为枯燥的定语从句语法课的时候,突然发现在我的课件里有他们亲自传给我的图片和歌曲,兴奋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而且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作为载体这节课一点也不枯燥了,我和学生也走近了,今后就更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经过很多次的尝试,我觉得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光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课前课后都参与难道不是一种更加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方式吗?

二、发挥幽默魅力,把微笑留给课堂--教学幽默增趣法

发挥幽默魅力,把微笑留给课堂--教学幽默增趣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比如,我喜欢在整个课堂过程中造句举例时围绕同一个学生展开,一遇到新的短语或者单词,同学们就会自然的围绕某个人编故事,一堂课下来,某同学成了故事的主人公,知识点也被串成了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欢快之余主动地习得了一堂课所要求的重点难点,事半功倍。

三、游戏增趣法

游戏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能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游戏来辅助教学,七、八年级的孩子一样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比如,Bingo game.,接龙,high voice low voice,模仿秀,唱课文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洗的或巩固所学知识,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

四、简笔画使知识更加形象、趣味化

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简笔画简单、形象、省时、生动、有趣,学生将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乐中学、乐中得。比如,我在八年级第八单元和上册第七单元里,所有的蔬菜、肉类、面条等等全部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学生看得很有趣,且记得快,而且看图成句也更加形象、易脱口。这种方法尤其可以激励后进生参与,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致也随之增强了,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丰富的活动亦可增趣

第6篇

关键词: 导学案 初中英语教学 行为跟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十分重视的问题。我结合课例,在课堂教学过程和随后的研讨活动中,运用行为跟进的研究方法,探讨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以期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更高。

一、第一次试教

教学时间:8:40―9:20。

执教内容: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一节阅读课“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教学对象:八年级5班。

授课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在本次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复习词组;(2)通过视频,图片导入;(3)精读分析,以提问、简笔画、图表等手段检测;(4)课堂总结;(5)课后练习检测。

闪光的亮点:

(1)导入设情设景设疑。老师先播放贫困地区孩子渴望上学的视频,接着引出希望工程标志,最后利用图片导入课文志愿者这一主题。

(2)教学过程有理、有序、有节。学习重难点突出,完成了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中知识目标和重难点。读前复习,读中巩固,读后总结,环环相扣,教学节奏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3)活动设计新颖丰富,交流展示多姿多彩。从看视频到看简笔画再到完成图表,体现了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独特的创造性。学生个人上台展示,集体朗读,交替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相得益彰。在了解了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后,老师告诉大家要向他们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5)教师随机应变,情绪饱满,笑容满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一直面带笑容,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语言表达丰富,绝大部分用英文表达,并能就学生的不同回答和反应作出及时正确的回应。

提升的空间:

(1)教师很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中的“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但对“reading for main idea”关注不够。教师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让学生最后整体集合地把握文章。

(2)教师控制课堂偏多,应将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在导入环节,教师设疑“Why these children cannot go to school?”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教师就自问自答“Because they have no money for education.”在总结环节,教师直接将内容单调呈现在PPT上,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既能减轻老师的课程任务,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教学指令不够清晰。老师从头到尾语速都一样,在下达教学指令时,语速应该适当放慢,并注意语调的高低,避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到疑惑,从而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4)注意知识迁移,知识再生。阅读和写作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可以根据本课内容布置篇小作文。

(5)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关注不够。教师应该多听学生的想法,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在最后总结时,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can we do for them?”,对学生进一步进行人文熏陶和情感教育,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第二次试教

教学时间:3:20―4:00。

教学内容:同上。

教学对象:八年级4班。

针对上节课的问题,根据专家小组和同行的建议,陈老师做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可喜的改变:

(1)复习形式更加灵活。对上节课词组的复习,改变了上堂课让学生直接朗读的形式,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加分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合作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了复习效率。

(2)导入不再自问自答,采用先议后导的方法。观看视频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及怎么办,大大增强了导入效果。

(3)课堂指令明显清晰化。改变了下达指令时的语速语调,并且进一步反问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老师的意思。“Are you clear?”

(4)创设生活情境,注意书本和现实的联系。将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时间、生活饮食和学生作对比,在学习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get up at 5.am and study until 11.pm”后,立即反问学生自己的情况,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

(5)课后的总结拓展,注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再机械地罗列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回答,并让学生思考:“What can we do for them?”

完善的建议:经过第一次的试教和修改,本节阅读课已经相当成功。如果陈老师能够逐渐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注意不断提高和锤炼自己的英语口语,那么她的英语课堂必将会更加成功。然而,这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实现和提高。

三、经验和共识

本研究小组紧扣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历经二次改进,最终使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本研究小组积累了有关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的经验,认为改变传统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形成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和能力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行之有效的策略如下:

1.巩固复习,夯实基础。

根据每课的知识目标,精心地设计导学案中重点词汇、词组的复习,检验学生课下是否落实导学案中的预习活动。复习词组知识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词组的记忆,而且能为阅读提前扫清生词障碍,使阅读理解更容易。

2.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该明确导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心理和知识方面为阅读活动做准备,点到为止,切记拖沓冗长,确保导入的简捷有效。

3.活动多元,努力创新。

理解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该为阅读设计不同的活动,以此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无论是主旨的整体理解还是具体细节的理解。活动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创新精神,又要给学生思考创新的机会。

4.学生主体,活化课堂。

在阅读分析阶段,要把分析和判断文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分组练习、分组讨论、分组任务、分组表演,加强组间合作和组内竞争,打破英语阅读课堂的沉默。

5.知识拓展,开发思维。

第7篇

一、利用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英语

学困生大多惰性十足,但他们跟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也爱表扬、也争强好胜,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把竞争机制用于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我每节课都会抽8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听写。而记单词偏偏又是学生们最头痛的事。为了让他们能自觉参与、高效完成,我会在前一天提出第二天要听写的内容,要求不能太高,最多10个单词或5个短语,这就不至于让学生因难度太大而望而却步。时不时,我还会激一激他们:“凭你们的智商,不至于一天都记不下这点单词吧?”“不是吧,难道你们就这点能耐,连10个单词都记不下?”学生们不甘示弱,顺口回敬:“No problem.”“小case.”听写时,要么小组推荐代表,要么男、女生各推荐代表。被推荐出来的同学都到黑板上听写,之后,全部同学协助老师评改。这么“一评一比”,既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又加剧了小组之间或男女生之间的竞争。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视听法。充分利用挂图,实物、实物模型、录音机及多媒体进行教学,这能够在视觉及听觉上刺激学生,进而增加其课堂学习的持久性。偶尔,我还会下载一些或风趣幽默、或有教育意义、或经典流传的英文影片给学生看。如“Mr. Bean”“Titanic” “Home alone” “The Sound of Music”“Spider man”等,使他们从中得到放松、学会做人、开阔视野。

2. 寓教于乐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如,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1“Where do you live?”时,我先不急着讲课文,而是教学生唱我自编的歌曲“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are you from, Liu Yifan? I am from China, what about you? Where do you live, Liu Yifan? I live in Beijing, what about you?很快,学生就能记住这简易上口的曲子。之后,我便引导学生以拼音形式写下他们的家乡地名及如今所住地名,并用所写信息改唱歌曲。先改人名、地名,进而改人称。学生在唱着、乐着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了该单元的基础知识。

3. 交际法。根据课文要求先设计出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或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话题或根据情景进行对话练习。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我会给各小组安排一个英语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以便能辅助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确实不知道的情况下,也允许其适当借助中文表达。如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我先设计话题:What will Nanxiong City be like in twenty years?提醒学生,描写20年后的事情应借助表示将来时态的“will”,并强调:“同学们,20年后我们再回顾一下,看今天谁的预测最准。”学生一听,立马展开讨论。待学生小组讨论后,抽查几组的讨论情况,同时写下他们的预测:(1)Nanxiong will be a more beautiful city. (2)There will be a big park in Nanxiong. (3)There will be more tall buildings in Nanxiong. (4)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in Nanxiong. (5)There will be a zoo in Nanxiong. (6)There will be an airport in Nanxiong. (7)It will be bigger. (8)There will be a train station in Nanxiong. (9)Nanxiong will be cleaner. (That means: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in Nanxiong.) (10)There will be more buses but fewer cars in Nanxiong.

我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归纳出知识点:

将来时态的几种表达法:will do, be going to do, be doing

there be有:there will be,there be going to be将有

more是many和much的比较级,既可加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也可加不可数名词

less是little的比较级,后面只能加不可数名词

fewer是few的比较级,后面只能加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经过这“一练一归纳”,便基本完成该单元的教学要求。这些知识多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因此,他们对该单元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这样的学习效果,绝对要比翻开课本讲课文好多了。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教学设计

引言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受不同家庭、生活经历、自身能力、认知能力的影响,使得每个学生客观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使得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如果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让一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而分层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展开目标设计、讲授、提问与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课堂分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理解,这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前提。只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足够透彻,才能够合理的将学生分层,进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大致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即优(A层级)、中(B层级)、差(C层级)。每节英语课根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分层。

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目标分层

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达到大纲要求,掌握教材内容,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具备初步写作和会话能力。

B层:基本达纲,掌握教材重点内容,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C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具有基本的听、读能力,兼顾说、写。

(二)讲授分层

同一个知识点根据A、B、C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掌握不同层次的用法。如在讲授宾语从句的用法时,教师可先用英语讲授一遍其用法,要求A层学生能听懂。然后教师再用中英文夹杂讲解一次(这时只有关键语法词如(object clauses等用英语,其余用中文表达),要求B层学生听懂。最后用全汉语再讲授其用法,要求C层学生听懂。通过三种不同方式的讲解,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全英语教学的需要,又让知识点得以巩固。既满足了A层学生全体英语教学需要,又满足了B、C层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需要。针对A、B、C层学生要求其掌握不同程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如下表

A、B、C层学生掌握宾语从句的用法表

(三)操练分层

如讲授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5 topic2,sectionC时,对A、B、C层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操练要求。A层:能够自己设计情景用as…as…和not as(so) …as…自由表达。B层: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用as…as…和not as (so) …as…进行表达。C层:能用教师提供的替换词作机械的替换练习。

(四)提问分层

如上课复习提问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的有关问路交际用语时:

T:(提问A层学生)Excuse me.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Bank?

S1:…

T:(提问B层学生)Excuse me.Is the library in Xinhua street or in Zhongshan Road?

S2: It’s in Xinhua street.

T:(提问C层学生) Excuse me. Is there a restuant in Zhongshan Road?

S3:Yes ,it is.

T: Thank you.

(五)作业分层

A层:多自学,挖潜能,快速解题,总结规律。

B层:多鼓励,勤反馈,作业快速批改,互相订正。

C层:低起点,降难度,作业当天面改,逐题弄清。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效果

分层次教学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让每一位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激发了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使得整个课堂的学习竞争气氛更为浓厚更为活跃,达到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多年来,在英语课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使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能蛴行Ы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分层,实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丹.《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情况实验报告》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沈青春.《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革新》,2010年第04期

第9篇

一、自主学习教学案例

本人在一次英语听课中,对老师进行的自主学习的案例进行了总结分析:那次课的主要内容是新目标八年级“Unit 10 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alyer.”上课伊始,老师就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B.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接下来,有的学生在认真看教材,有的学生在自己思考这个问题,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借着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别的学生说话……最后只有极少数学生真正意义上完成了自主学习。

二、教学反思

听过这次课后,我本人也对这次课以及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问题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体会到这次课例的自主学习之所以不是很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自主学习应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否则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老师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最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为此,本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很多尝试与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建议:

1.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学生可以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制定听、说、读、写的学习目标,所制定目标要求应高于实际水平。比如有位学生为自己制定了这样的目标:能听懂正常语段录音,找出主题,抓住语段主要内容;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图片或资料进行描述;可以流畅而又连贯地阅读课文,能够理解文章大意,找出相关信息;能进行简短文段的编写,如常用的规则、指令等。听和读属于理解技能,说和写属于表达技能,他们在学习语言和日常交际中是彼此促进,紧密相连的。当然,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语言能力,为日常语言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问题

在开展自主学习中,老师只有提出有引导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才能真正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新目标初二英语“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kateboard/read/watch TV ...?”“Do you think you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Why or Why not?”经过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频率副词的相关用法。由此可见,要想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一是把握正确的提问时机,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重点处、难点处,纠正学生思维偏差处,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处等;二是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三是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四是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只有把握好这几点,所提出的问题才能有效果,才能为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3.营造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尝试解难释疑,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中主要讲述了西方国家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这个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烦恼。首先提出问题:“Do you think you are under great pressure?”“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然后将时间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生活体会与同学进行分享,比如有一组学生就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进行了交流:

S1: I failed my Maths exam. My parents will be angry.

S2: You should tell them the truth and study harder.

S3: I feel stressed out, because I’ll have a big exam tomorrow.

S4: Why not listen to some light music to get relaxed?

S5: My brother had a fight with his friend yesterday morning.

S6: I think he should say sorry to him.

这样一来,教学活动就能全面展开。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将自己要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下来,以书信的形式交给父母,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从而配合教师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生活中养成说英语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4.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