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7 02:05: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业银行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

第1篇

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宏观经济环境及其调控格局的变化,随着我国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日期日益临近,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更快更强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改革

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破”与“立”两大难题

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滞后,而金融改革中又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最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权结构单一,管理体制落后、僵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国有银行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基本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其特征表现为:一是产权结构单一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均是国家独资的单一产权结构。尽管目前国家已派出监事会进驻国有商业银行,但仍然难以发挥理想的监督效果。二是治理结构落后。行政化管理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一大特征,其机构设置均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其内部也是按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形成了一套牢不可破的“官本位”制度。这种落后的治理结构,使其运作效率大大低于公司型治理结构的效率。导致其服务优质客户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金融产品创新动力减弱,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效率低下。

(四)服务功能趋同,缺乏金融创新优势。多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扩宽自己的业务服务范围,改善服务功能,无疑相比于过去的专业银行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与跨国银行集团,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表外业务服务空间狭窄,占业务收入较小。据测算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仍然不到10%,与国外银行40%~50%比例相差甚远。国际银行也不全单纯是经营传统理念上的银行业务,而实质上是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几乎是合三为一,其业务服务功能齐全。这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当然是望尘莫及,且受到自身的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五)机构庞大,经营战线过长,管理乏力。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银行演变而来,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置,工行、中行、建行机构延伸至县城,少数延伸至乡镇,农行几乎将机构都设立到了乡镇。尽管近几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一些缩减机构、裁撤冗员的积极步骤,但仍未改变经营战线过长、管理乏力的境况。这暴露在因宏观经济的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贫困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这势必要求对金融资源的调整分配。

(六)科技服务手段落后,资源配置低下。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对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革命,是世界市场经济各国共同重视的发展战略。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还处于一个低水平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为分散化、小型化、重复化、短期化和单一化等特点。各国有银行的网络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等还未真正发挥占领市场的作用。至今,国内还没有完善的企业征信评价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等,许多宝贵的客户信息资源流失到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配置资源方面也显得落后,如重复购建计算机硬件,在机型、网络技术等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形成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等“四统一”。

(七)负债过于依赖公众存款,经营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负债)于公众存款占比重仍在80%左右,且居民储蓄存款呈迅猛增长势头,据统计,2003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8%。这一方面反映居民投资渠道不多,对股票证券市场投资信心不足,选择商业银行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反映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把吸收公众存款作为融资的主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运用主要是贷款,业务收入主要是存贷利差,深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虽然近年来混业经营的呼声很高,但短期内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能性较小。

第2篇

摘要:WTO后过渡期是国内银行提高自身实力,迎接外资银行竞争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了当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紧迫性,对现行条件下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紧迫;外资银行;制约因素

一、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紧迫性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崛起,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等传统业务面临巨大挑战,经营风险加大,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这样的外在环境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同行加入到争夺蛋糕的行列,它们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强大的研发和营销能力,让过度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的中国银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争夺利差收入以外的中间业务是中国银行业必然的出路。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和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可以看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体现在:

品种单一,结构欠合理。从商业银行开展的一系列中间业务品种上来看,在传统的中间业务基础上创新的产品居多而新兴的中间业务品种居少。如目前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和中间业务量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结算业务以及与之关联度较高的业务上,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新兴业务,如理财、咨询相对较少。

收入水平贡献度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以内,有的甚至不足10%。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往往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我们的中间业务还有相当多的潜力可挖。

科技手段运用有限。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都有比较发达的电子网络系统,但在对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运用上极其有限。科技优势主要局限在汇兑、支付和结算等传统业务上。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的战略性对策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发展中间业务认识的高度,关键是要实现“十个转变”,即在营业理念上从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在经营目标上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并重转变;在经营意识上从“副业”向“主业”转变;经营模式上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经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变;在经营手段上从科技含量低、单一化向高技术、多元化转变;在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在经营态度上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经营机制上从僵化向灵活方式转变;在经营作风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通过上述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战略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3篇

摘要: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已是烽火连天,外资银行又大军压境,国有商业银行长期获得垄断利润的行业壁垒不断瓦解。面对强劲对手,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成长战略选择能给我们提供不少启示。

关键词:并购;国有商业;商业银行;竞争能力

Abstract: domestic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suffering war, border troops and foreign-funded bank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o obtain long-term monopoly profit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e barriers to keep. In the face of strong opponents,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M & A growth strategy can choose to provide us with a lot of inspiration.

Key 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ate-owned commercial;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ness

国有商业银行并购成长的条件逐渐成熟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核销、剥离、充实资本金、股份制改造的步骤进行综合改革。综合改革完成以后,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将彻底离开国家信用的襁褓,直面我国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带来的日益激烈的银行竞争.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发展路径的选择:是继续内部成长还是并购成长?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与市场的对接首先必须进行与竞争性市场的主流企业成长模式对接,也就是选择并购成长的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并购成长的条件已逐渐成熟,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暖风频吹。根据加入WTO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快了金融制度环境的创新和调整,管理层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以市场深化和放松管制为基调的改革措施,原来的一些政策禁区正在不知不觉中被逐渐打破。同时市场基础供需共存。_方面,为适应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国内银行业自身做出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从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并购是重要的手段。另外,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条件讲,目前,国外金融机构与中资银行的股权合作近限于中小商业银行,对四大国有银行望而却步,但是,随着国有商行的改制上市,必然带来股权市场的开放,也为大规模并购打开了方便之门。

国有商业银行并购成长的建议

树立核心竞争力导向的并购思维,突出战略并购。核心竞争力导向已成为20世纪末出现的全球大规模银行并购浪潮的航标灯。与独立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方式相比,并购具有时效快和可得性的特点。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首先应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导向的并购思维,并购时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在自己拥有﹁定优势的领域开展经营活动,使自身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吸引力,盲目进入其他领域,特别是进入那些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核心优势缺乏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对与本银行核心产业不相关的多元化产业和不相关业务进行剥离,以突出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其次是要突出战略并购。国有商业银行并购的动机主要在于寻求战略优势,而不仅仅是出于短期获利动机。因此,在实施具体的并购行为之前,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明确本银行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充分评估目标银行与本银行的战略协同性和条件契合性。

设计好并购路线图。国有商业银行的并购与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并购有着极为不同的背景。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并购是在银行业产权关系非常明晰,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备,以及经济与金融比较发达的背景下进行的。而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并购则是在产权关系不甚明晰,相关法律法规比较欠缺以及经济和金融还欠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并购应该采取的渐进式战略来实现。在近期,国有商业银行并购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内生机制改革和资源重新配置上,以便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并购与重组的稳步推进和良性循环蓄积强劲的势能;在中期,加大横向并购的力度,通过在银行业内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同行业并购、建立战略联盟来扩大银行规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在远期,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通过混业并购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来间接实现业务全能化的经营策略。同时,借助日益壮大的资本市场,利用产融结合式的并购,实现其全面的经济扩张。

在并购策略上应收缩性战略和扩张性战略并举。重点采取以下几种并购策略:一是规模和范围收缩。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反而呈现出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况,而且这种规模不经济性主要是内在不经济性比较显著,主要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过多、交易费用过高、人员过多和管理层次过多上。解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关键是转换重数量扩张轻效益的扩张模式,构建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二是横向并购。目前,国内的几大国有银行自身正在酝酿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造,扩张性并购条件并不成熟,而且,我国以四家国有银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四大国有银行合并不利于保持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上应主要寻找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进行并购。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生力军具有长足的成长空间,为获得与其经营能力相匹配的经营规模,这些银行具有通过并购迅速壮大规模的强烈冲动。这些新兴商业银行产权明晰,运作规范,但网点覆盖率低、客户基础薄弱、IT网络投入大。国有商业银行对这些新兴商业银行进行并购对当事双方都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协同效应。同时,与国内市场上的外资银行并购也应该成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重点考虑的方向,通过股权开放和相互持股,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汲取外资银行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可在海外市场争取外资银行的支持,实现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跨国并购。随着国际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代表处→分行”的对外扩张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国有商业银行应主要采取海外并购的策略来推进国际化进程。四是混合并购。中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走向金融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虽然目前分业经营的体制安排,使国有商业银行通过纵向并购或混合并购的方式,介入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领域,还有待时日。

第4篇

利率是交易资金的价格,是衡量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介变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利率从最初的自由到管制,再到逐渐放开制度,最终走向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不受监管当局的强制干预,中央银行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资金交易的主体,而资金交易的主体即为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尽管市场是调控利率的主体,但中央银行也会对利率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操作,以达到宏观调控效果。总体来说,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点是:

1.利率形成方式为市场化。金融市场环境中,资金交易双方通常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交易数量、交易期限、交易风险,进而确定一个交易结果。这一交易过程是不受中央银行所控制的,也不在当局管理范畴之内,而是在市场环境下完成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金融交易的数量、期限以及风险等,那么市场也就能够间接影响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等。所以说,利率形成方式为市场化。

2.利率管理方式市场化。就形式上来讲,利率的管理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市场。但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通过间接的手段来影响市场利率。总体来说,利率管理方式为市场化。

3.利率定价权有交易主体掌握。资金交易过程中的细枝末节都是由交易双方来决定的,这与利率是否市场化毫无关系。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下,笔者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1.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1)促进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长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处于利率管制的阶段,再加上其国有产权的属性,所以经营策略多多少少带有比较强的行政色彩。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客户多半是国有企业。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具有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存在,就会经常性的拖欠商业银行的贷款。长此以往,商业银行就会出现不良资产现象,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象。利率市场化的形成,使得市场成为决定利率的主体。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环境中,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面对诸多风险,其中就包括利率风险。商业银行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改变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等,提高经营水平,不仅可以抵御风险,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2)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扩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自,提升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以往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需要执行中央银行统一的贷款利率标准,使得商业银行不能从经营状况;资金规模等等方面出发,主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经营主导权,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银行的发展目标、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市场环境等,合理的规划银行经营策略,可以促进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3)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没有自行决定利率的权利,只能按照中央银行提出的统一利率标准来执行利率。此种情况下,我国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依据统一的利率标准进行业务活动或开展产品。各个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产品或业务大同小异,难以促进商业银行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利率不再受当局或中央银行的控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银行经营情况适当的调整利率,以此来促进银行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其可以根据当前金融市场形式、企业经营情况等,创新多种不同的金融产品或业务活动,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等,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2.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1)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率管制时期,所有商业银行都要按照统一的利率标准进行业务活动或金融商品销售,这使得所有商业银行都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促使商业银行开展的经营活动比较相似,并且服务的客户多为国有企业。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小,可以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共同发展。但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形成,打破了商业银行这种经营状况,使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有绝对的经营,并且有更大的自由定价权,可以自由创造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中销售。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真正的价格性竞争,市场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没有组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很可能被淘汰。

(2)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强之所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加大。主要是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了更大的自由定价权,可以提高存款利率,进而招揽更多的客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就意味着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对于商业银行融资是有很大影响,很可能需要借助于高利贷,这将会大大增加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所以说,利率市场化的形成,会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需要商业银行慎重考虑银行经营策略,避免银行守信用风险的影响。

(3)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强利率风险是指经营主体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受到损失的可能。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没有自由定价权,无法自由的进行利率调整,按照中央银行统一确定的利率标准进行金融商品销售,商业银行需要面多的利率风险较小。但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则不同。商业银行有更大的自由定价权,可以根据经营活动需要或金融市场形势等原因适当的调整贷款利率。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往往会增加贷款利率,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三、商业银行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优化对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对多种机遇和挑战。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想在金融市场中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管理,促使其在商业银行中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严格监督和控制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活动效果的同时,预防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风险,促进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优化策略主要为:

1.加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管理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将逐渐扩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的定价能力。为了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应当加强金融产品定价管理。金融产品管理可以结合当前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及商业银行发展目标,就产品类型、产品定价、产品定位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此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能力,促使金融产品定价更为合理,不仅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提高,还可以降低风险。所以,加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约束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位,避免商业银金融产品盲目定价的情况发生。

2.加强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要想在金融市场中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进行业务转型,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环境。然而,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合理的进行业务转型,保证所转型的商业银行业务符合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并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能够快速的进行,并且所转型的业务活动适用市场的转变,应当加强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可以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分析,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出发,就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考虑,从而科学、合理的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促使业务活动的客户结构得以优化,传统利差收入情况减少、中间业务增强,促使商业银行业务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更好的开展。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应当在商业银行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下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业务活动正确合理的转型,使其适于金融市场。3.加强商业风险防范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应该警惕和防范银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要想促使商业银行在激烈金融市场中发展,商业银行找到行之有效的规避商业风险的有效措施。而规避商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商业银行管理。加强商业银行管理的有效措施是:

(1)加强建设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可以就商业银行管理现状及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合理的规划商业银行管理,促使其科学合理的实施。

(2)加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评估。在进行商业银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可以了解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而合理的规划商业银行管理,提高商业银行水平。

四、结束语

第5篇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历经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之后,以新《巴塞尔协议》为标志,进入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新发展。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6篇

关键词:全面危机管理;商业银行;运用

一、全面危机管理的内涵

实行全面危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管理要覆盖全面的危机因素;二是强调这些全面的危机因素应站在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这种汇总和整合本质上强调的是针对危机重叠的处理及针对危机相关性的处理和组合投资多样化分散危机的效用。根据全面危机管理框架,全面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危机,使之在企业的危机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商业银行导入和运用全面危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危机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未来的全面危机管理首先将从完善危机管理战略人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危机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危机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危机控制在银行确定的危机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危机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危机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危机、收益和增长三者间的关系。

二、全面危机管理的优点

(一)可以大大改进危机——收益分析的质量。全面危机管理便于各级决策人员在决策时都对更广泛的危机状态加以考虑,同时,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也可帮助解决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合作、协调的问题,并且在理论上可使各层次做出质量更高的危机管理决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使数据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促进审计与监督,使人们在操作中更不易产生错误,防止难以察觉的欺诈行为出现,改善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三)全面危机管理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向其持股人及潜在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危机信息。银行可以更充分、精确地报告其危机状态,让人们了解银行的危机动向、资本配置及危机防范的措施,使投资人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这样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三、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缺失现状

(一)全面危机管理理念滞后。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将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看成是相互对立的,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然排斥危机管理,局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导致危机管理偏好和业务发展政策的过度波动。在这一理念影响下,一部分基层行的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不能妥善处理好危机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业务战略与危机战略不匹配。多年来,商业银行在强调以效益为目标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扩大业务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表现为经营发展政策更多地注重规模、效益,而危机管理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危机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表现在全面危机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危机管理为主,对市场危机、操作危机等重视不够;缺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危机,反而容易产生新的危机。

(四)危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仍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危机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危机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危机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危机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难以形成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危机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五)危机管理部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危机管理部门并未能总揽全部危机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危机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结果一些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由于危机管理系统不能与业务发展同步,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额外危机,甚至是出了危机才去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程序。

四、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导入与运用

(一)树立理性、稳健和审慎的危机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因危机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危机控制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全员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所有人员对危机的敏感和了解,并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应认清防范危机与业务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危机点,衡量业务的危机度,从危机管理中创造效益。要在各级管理层中树立危机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倡导在安全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才是正确经营之道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必须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危机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使危机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施行,要求商业银行树立新的经营指导观念:一是危机观念,转变目前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管理的现象,扭转以很大的资金风险换取相对微薄的利润的经营局面,以危机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二是资本约束观念,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成本效益观念,克服不顾成本追求规模指标导致的经营成本偏高、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四是危机管理关口前移观念,从侧重于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危机管理转变。(二)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模型。第一,加快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危机监测、危机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危机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为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第二,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信用危机计量模型,并在规范危机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与危机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危机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能力。第三,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危机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从中甄别出虚假的财务数据,将其剔除出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从源头扼制住危机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完善危机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危机。危机内部评级法是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危机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商业银行的危机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完善评级计量模型。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该标准应考虑不同环境、不同行业对受评对象的影响,涵盖企业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及其他所有与危机相关的因素。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计量模型开发技术存在局限性,故可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技术力量,开发危机内部评级计量模型。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评级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要完善数据积累,必须在确保客户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加快对危机内部评级所需数据的收集,并完善对不良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环境等情况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以便作出准确的危机分析。

(四)大胆引进先进的危机监控和资产保全工具。这是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的捷径。在危机管理工具和系统方面,商业银行要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各类危机评估、计量模型和IT系统,因为危机计量是经济资本、危机限额、危机调整绩效考核等危机控制工具的基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所有减值贷款逐笔进行准备,实现对贷款危机的正确评估和有效覆盖;建立危机过滤模式和危机监察名单制度,并依托自行开发的危机监控系统,实现对所有贷款状态变化的迁徙分析。对非信贷资产进行全面危机分类,并实行按月、逐笔和系统化管理,将其纳入危机监控日常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早期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完善的危机控制流程。商业银行可建立包括财务报表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的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和控制危机。同时,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危机管理流程框架:一是危机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订和批准流程;二是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三是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四是危机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五是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第7篇

一、现代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变迁

由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制度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无以伦比的地位和威望,研究其贷款理论演变将成为一种可靠的依托,这种演变经历了:

1.实票论和商业贷款理论。在历史上,美国的贷款实践仿效了英国银行业的模式。英国的理论被称为“实票论”,而其美国的变体则被称为“商业贷款理论”。这两种理论都认为贷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并认为需要有资金的流动性,以应付预料不到的提款需要。因此,最好是只发放短期贷款,因为贷款理论认为,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来自长期资源,如留存收益,发行新的股票以及长期债券。“商业贷款理论”的缺点在于:第一,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整个银行业务系统――虽然它可能适用于个别银行,以库存货物作低押发放一笔贷款,借款人只有把货物出售后才能清偿贷款。其二,如果借款人找不到买主,这位顾客也会借一笔款去完成这笔交易。这样,虽然个别银行可能预期贷款到期通常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而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则未必如此。再次,整个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在长时间中,可能影响个别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2.转换论。1918年,产生了H.G.莫尔顿的“转换论”,这一理论认为,把可用资金(存款)的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的贷款与证券,可以满足银行资金流动性的需要。流动性的需要增大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这些资产(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美国短期国库券等)。转换理论的实际应用,增加了新流动性来源,并证明银行可以发放较长期的贷款,这样就延长了各种贷款的平均期限。但是,“转换论”也同样具有“商业贷款理论”的那种局限性,此外,贷款平均期限的延长会增加银行的全面流动性风险。

3.预期收益理论。1949年,赫伯特·V·普罗克提出了“贷款流动性的预期收益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稳定的贷款必须有适当的归还日期表,这个日期表以借款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收入为依据。这一理论与先前的一些理论是一致的,但增加了宽广度。“实票论”认为银行应满足工商业的借款需要,“转换论”认为,如果银行的投资是高质量的,那么贷款的期限并不影响它的安全性。“预期收益理论”认为,稳定的贷款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归还期限与贷款的证券担保的基础上。这样,联邦储备体系就成为资金流动性的最后来源保障了。

二、现代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和程序

(一)贷款政策。

制定贷款的重要性在于为银行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适当的信用标准,使之遵守各项法规,保证贷款决策一致性,向顾客和公众披露银行现行信贷策略的有关信息等,最终控制和调整银行贷款的的规模和结构,实现经营目标。制定适宜的贷款政策,银行需权衡以下因素:①银行经济的战略目标。贷款政策文件通常以一般性说明开始阐述银行的目标,以及贷款政策如何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②放款的三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大原则是最基本的因素。③资本状况。银行的资本起着保护存款账户资金的缓冲作用,资本的规模与存款的关系影响着银行能够承担风险的程度。自有资本占资产总额比例较大的银行,才能承做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放款。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某一时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紧缩和放松,直接影响到银行放款利率的高低,必然对银行的信贷规模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⑤存款的稳定性。存款是放款的基础,存款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放款的规模。⑥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经济环境要比受季节性、周期性波动影响的经济环境更利于银行采取积极和宽松的信贷方针。

根据以上考虑,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制定的贷款政策应对以下内容作出说明:①有关借款和借款人说明。没有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书面贷款政策应该列出估计借款者及时归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所需的文件。完整的贷款记录应包括以下项目:借款者个人品格、借款用途等,核心档案还应收藏与借款者的通信、电话会谈记录、现场走访的详细报告和有关借款者的广告和报刊剪辑。为容纳与日俱增的记录卷册和有关文件处理问题,许多银行已经或正在转向记录档案电子计算机化。②贷款种类。贷款政策应当包括关于适当与不适当贷款的简要说明,应该拒绝不适当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带有某些投机因素。商业银行应当对贷款类别进行定期检查,因为贷款的分类受经济周期变动影响较大。③合格的抵押品。贷款政策应规定可充作抵押的各种抵押品及其额度。例如:以一批应收账款作抵押的贷款,其金额不得超过九十天期以上的应收账款的70%;以国家注册的法团债券、市政债券和美国政府债券作抵押的贷款,其金额不得超过市场价格的65%;负债不应超过原材料和制成品成本的60%.④对贷款集中化的限制。稳健的银行经营实践要求贷款政策对贷款种类、行为和地域的集中化方面作出某些限制,以减少整个资金运用的风险。⑤信贷额度。正式贷款政策应区分信贷最高限额、指导性限额(或内部掌握限额)、贷款承担额和循环贷款协议之间的关系。⑥需集体磋商的例外情况。具有同等能力的信贷主管人员。面临一系列相同的环境,可能会做出不同的信贷决策。贷款政策文件不可能为处理所有此类问题都订立规则,但它应该包括某些一般性准则。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同有关部门磋商后才做决定。这些例外的情况包括:对原来没有往来关系客户的贷款;收购、兼并贷款;对新业务的贷款;本区域外贷款;对新业务的贷款;本区域外贷款;以价格跌落、不适销或不上市的股票作抵押的贷款;新业务的贷款,等等。⑦贷款定价。

此外,贷款政策最后文本中还应包括以下内容:①银行经营目标的说明;②贷款权力归属部门及组织原则;③银行现有业务的地域限制;④有关法律的考虑;⑤借款人的贷款承诺、清偿和业务量规模。

(二)贷款程序。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将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度,目的是为了保障贷款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使贷款政策是得到最恰当的执行。贷款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贷款的审核与检查。这主要由贷款权力归属部门负责执行,目的在于保持贷款政策执行的客观性,其标准在于:确定贷款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法令规定;批准贷款的主管人员是否按照银行贷款政策办事;信贷档案是否齐全;贷款申请书是否说明抵押品的种类和金额;全部必要的债券利息是否完整无缺;还款来源是否象清单所列明的那样足以清偿贷款。具体而言,对贷款的审核与检查包括对借款申请书的审查和对贷款项目本身的调查。前者要说明:借款的目的和用途,银行通常要在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否与贷款方针的要求相符;借款的数额,银行要审查借款人的借款数额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是否超过法定的贷款限额;借款期限;还款的方法及来源;担保的方法,银行通常愿意接受市场价格稳定、易销售的财产作为抵押品。后者的目的在于确定:该项贷款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或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贷款的利益;借款人的资信能力;合法人;放款规模。

2.签订贷款合同。如果银行信贷部门对借款人和贷款项目本身审查合格,则依双方协商内容最终将订立法律文本,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该合同书也将是未来有关纠纷和贷款具体执行的法律依据。这一合同将包括:①贷款总则,总则中规定贷款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贷款的基本要素;②贷款条件,银行为了保证贷款能够安全收回,对贷款企业的资金运用、生产管理、投资方向、投资数额等生产条件;③担保品的选择;④财务报告,为了准确掌握借款方的财务状况和贷款的使用情况,银行在贷款合同中通常要求借款企业在使用贷款期间,提供各种与贷款有关的财务报告和统计资料;⑤违约条款,主要是解决拖欠贷款或破产时的债务清偿问题;⑥还款方法,银行可能要求借款人一次全部还清贷款,也可能同意分期摊还。

3.放款的偿还。本环节涉及的结果有按期、提前、延期偿还和无力清偿四种状况。后二者将涉及到银行对借款者资信的评价和利息惩罚等问题,前二者可能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4.有问题贷款的催收和注销。主要是涉及上述的后二种情况,银行应该采取补救措施。情况不良征兆的显现,要依靠银行对有关报警信号的敏感反应能力和既定应急方案,这些报警信号诸如:收到财务报表、支付报表或其他文件时间的不正常推延;来自其他金融机构有关借款者的意外贷款需要;借款者态度的变化(即:拒绝回电话或经常不在办公室);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即大企业关门或加入新的竞争者);借款者的不负责行为(即旷工或过度的酗酒);透支额增加;借款者的企业发生罢工或其他停工事件;违法行为被揭发;对借款者的意外判决(即侵权赔偿或税款留置)。银行贷款管理者一旦发现这种潜在的违约风险,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使损失最小,任何拖延都会使损失增加。处理逾期账户总的原则是:争取借款人的最佳合作,抢先接管抵押品,主动与借款人合作使贷款得以偿还。对于确认无法回收的贷款应提留呆账准备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催收的停止。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贷款政策和程序规定了有关银行贷款业务的明确做法,但过分僵化的刚性规定将不利于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因此,银行应该鼓励有关员工对贷款业务的积极参与,具体贷款政策和程序也应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尤其是在银行内外部环境变动多端的情况下。

三、贷款的种类

贷款种类是银行制定贷款政策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这种划分因标准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类,其一是按不同用途分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前者是为了经营企业的目的,后者主要是对个人。这类划分将在确定贷款定价时显示其作用。其二是根据贷款规定或条件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抵押贷款。

1.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这种放款可使借款人在不提供任何有价物的情况下取得贷款。获得追加资本,因而信用放款是一种资本放款。由于信用放款只凭借款人的信誉,因而银行对借款人必须熟悉,并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信誉程度。这种放款的利率较高,并且附加一定的条件。例如,要求借款人提供企业资产负债表,并说明经营情况和借款用途等,这样,银行便可以通过这种放款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控制。其种类主要有:①普通限额贷款。一些企业常常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限额,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②透支放款。对这种放款,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书面协议,往往凭客户与银行之间存在的默契行事,特别是对信用较好的客户,银行经常提供透支上的便利,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③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其费用率通常相当于限额未用部分或全部限额的0.25%-0.75%.④消费者贷款。消费者放款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职业;借款人的生活收支状况;借款人的财产状况;借款人的品德。⑤票据贴现贷款。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可贴现的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期票、银行本票和汇票等。目前商业银行贴现业务已扩展到政府债券。

2.担保贷款。其产生源于:①借款企业的负债率较高,显示出其财力脆弱;②借款企业没有建立起使人满意的和稳定的收益记录;③借款企业的股本未能销售出去;④借款人是新的客户;⑤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⑥贷款的期限很长,等等。然而有时银行并不寻求担保,而是借款人主动提供担保,这时借款人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优惠利率待遇。根据充当担保物的不同,担保贷款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担保品贷款。充当担保的可以是:股票和债券;保函、商品、地产、人寿保险单、汇票、本票以及其他物权凭证;第二、甚至第三抵押权,等等。由于后一类担保品一般都缺少作为合格贷款担保所必需的条件,银行一般不愿接受。担保品在未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补贷款损失,往往取决于担保品的质量,银行当然要选择质量高的担保品。影响担保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价格是否稳定;是否容易销售;是否易于保管;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复杂。由此看来,商品最适合于作为担保品,有价证券次之,不动产最差。按照银行对担保品取得的权利的不同,担保可以分为:①取得留置权。银行扣留债务人的财产直到他欠银行的债务还清为止。②取得质押权。其内在规定性与留置权略有不同:其中之一是,在质押方式下,受质押人(银行)在债务清偿前拥有全部占有债务人用作抵押财产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受质押人还有出卖该财产的权力。与留置权不同的是,质押权是一种特别赋予的所有权。③抵押。拽债务人将其拥有法定权利或衡平法权利的不动产或动产转让给债权人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对财产拥有衡平法权利的人,最多只能要求从这些财产中取得赔偿,而无权出售它们,因为他不是财产的所有者,银行应注意此点。在抵押方式下,受抵押人(银行)对财产有特定的权益并有出卖权,银行的抵押文件一般载有变卖担保品的明确规定。

另一种是保证书担保贷款。指由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放款。保证书是保证人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签约性文件。保证书担保放款的实务操作通常比较简单,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模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由于保证人替借款人承担了实际的部分义务,因而成为这一贷款方式的特色,其权利和义务将成为贷款政策的重要内容。保证人的义务总是发生在债务到期时,即从债务到期日起保证人就负有义务,当主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或者只能清偿部分债务时,保证人必须保证全部债务得到清偿。在下列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得到解除:已付款;订立放宽贷款期限的协议;保证合约发生变更;主要合同发生变更;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改变。保证人不同,保证书的出具程序也是不同的;银行在接受时必须对股份制、合伙制、单个制公司等加以区分。保证书在银行陈述虚伪、保证人出于误解、保证人受到不正当的影响三种情况下失效。

四、贷款定价

贷款利率即贷款价格。贷款利率的确定需考虑下列因素:央行贴现率;放款期限;存贷利率;放贷利率风险;管理贷款成本;优惠利率;银企关系。其中的基础是对风险的分析,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信用风险。对这种风险的分析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简称6C):①品德(Character)。指个人或企业借款者对其所欠债务是否愿意归还,一般通过考察其过去的资信情况,了解谁介绍他来借款以及通过同借款人面谈来做出谈判。②经营才干(Capacity)。主要是通过审查其财务报表,看其资金的流入流出是否正常,以及经营业绩怎样。③资本(Capital)。指借款人财务报表上的总资产总负债情况、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相抵后的净值,即借款人的财富状况。④担保品(Collateral)。指借款人用作借款担保品的质量。⑤经营环境(Condition)。指借款人在经济衰退及其他事件中的脆弱性,或说他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的还款能力。⑥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指借款人能否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此外,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对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要注意,这些报表毕竟是反映着企业的过去,因此应用时要作信用调查,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近几十年来,还发展了许多观察企业经营的方法。如1977年由阿尔曼等人提出的Z分析模型,使用了五个比率:X1为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X2为留成利润与总资产比率;X3为支付利息及税款前的收益与总资产比率;X4为股票的市场价与总负债值比率;X5为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比率。因此:

Z=a1×X1a2×X2a3×X3a4×X4a5×X5,

(其中,Z代表企业经营状况,a为各项资产的信用权数(或系数),利用统计方法求出系数后,

Z=1.2X11.4X23.3X30.6X41.0X5,

若Z<2.675,则该企业将有很大问题;若Z≥2.675,则说明企业经营良好。

2.利率风险。目前,防止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浮动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浮动利率,定期调整。

3.搭配不当的风险。一是利率与时间搭配不当,短借长用,形成损失。二是币种搭配不当,形成汇率风险。对国外放款,常常涉及不同货币的汇率风险。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远期交易为抵销此种风险提供了可能。

贷款定价的目标在于确保预期收益率的实现。为此,银行贷款管理者必须考虑发放贷款的预期收入、给借款者提供资金的成本、管理和收贷费用,以及借款者的风险等级。下列简单公式可以说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贷款收益-贷款费)/应摊产权成本=税前产权资本预期(目标)收益率

其中:应摊产权成本=银行全部产权资本对贷款的比率×未清偿贷款余额

若贷款收益低于目标比率,那么,该笔贷款或该类贷款将不得不重新定价。

第8篇

一、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理论模型的建立

(一)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理论界定及其作用机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所涉及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的经营管理,信用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的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经营管理,而是将商业银行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多重、综合、系统的管理,它的管理目标是为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服务。

按照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功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分为资产信用管理、负债信用管理、资本信用管理和表外信用管理四个子系统。资产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经营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立识别和规避资产信用风险方法和模型技术,实现商业银行的资产赢利性和安全性。负债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依托银行的信誉,通过发行负债如存款、借人资金(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筹集资金,进行负债信用经营,以满足商业银行发展和流动性需求,预防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资本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并对资本金进行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预防和规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保持公众信心和银行体系安全。表外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表外信用业务经营中,建立有效的表外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增加银行收益。

商业银行要达到信用管理的目标,必须将其资产信用、负债信用、资本信用和表外信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管理。它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对资产信用业务的经营,控制由于非对称信息存在对信用决策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资产信用经营机制,规避信用风险;通过对负债信用业务的经营,建立有效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所需充足、稳定的资金供给和满足其客户存款支付的流动性需求,树立商业银行良好的同业品质效应和公众形象;通过对其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既控制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而带来的风险,预防银行信用经营的非预期损失,又保证合理的资本盈利水平,确保银行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其表外信用业务的经营,一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将表内风险转移到表外(如互换业务),规避风险,另一方面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这四种信用的管理是相互联系的。负债信用为资产信用的扩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供给,资产信用通过银行的创造功能,又扩大了其负债信用的增长规模;资产信用的扩张和风险,要求资本金的及时补充,资产信用和表外信用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资本的收益率,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能力又为负债信用和资产信用的增长树立信心;资产信用与表外信用之间的转移,对银行风险的转嫁和资产的处置提供了创新思路。商业银行就是通过这四种信用的系统管理,从而实现其信用管理目标与银行管理“三性”目标的相统一。

(二)因子分析理论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理论内容,以及统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与标准,本文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为4类13个指标:

(1)资产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共设置4个指标(X1-X4),分别为不良贷款率X1(按五级分类);贷款利息回收率Xz;资产增长率X3;资产收益率X4(利润总额/资产总额)。

(2)负债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5个指标(X5-X9),分别为:资金备付率X5(在人民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平均余额库存现金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平均余额);存款增长率X6;借入资金比率X7(拆入资金额向央行借款额/各项存款余额);流动资产与存款比率X8;个人存款比率X9(个人存款/全部存款)。

(3)资本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2个指标(X10-X11),为资本充足率X10(资本/风险资产),资本收益率X11(利润总额/资本)。

(4)表外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2个指标(X12-X13),为表外收入比率X12(表外收/银行全部收入);银行垫款比率X13(银行垫款/银行表外业务担保总额)。

按照多变量经济数据分析的要求,模型的评价方法要全面、系统地映射出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包括评价指标要全面,模型选择的权数要科学,能有效解决指标的相关和信息重叠,评价的效果要可靠。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分析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基于如下优势:(1)全面性。该方法只要满足n>p的条件,变量个数可以很多,通过对数据空间的降维,在选择了m个综合因子后,仍有85%以上的数据信息量;(2)可比性。该方法中使用的数据都经过标准化的无量纲处理,使指标间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3)权数的科学性。综合评价函数的权数是根据各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选择,客观合理。

我们对评价指标进行同趋势转化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相关阵R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解释综合因子即m个综合因子y1,y2,y3…ym,这m个综合因子分别与评价变量构成m个线形组合;

yi=∑fjiXj

(1)fji为因子载荷矩阵的无素(j=1,2,…p;i=1,2,…m);Xj为变量

我们选择每个综合因子yi的方差贡献率ai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F=aly1^a2y2^…amym^(2)

其中yi^(i=1,2,…m)为第i个综合因子的得分。因此,式(2)就是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函数。依据这个理论评价模型,我们利用因子分析,从13个评价指标中,确定了m个主成分或综合因子yi;将标准化的数据代人这m个综合因子的线形组合(1)式中,即可计算出n个样本在这m个综合因子方面的得分yi^;最后利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函数(式2),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F,我们通过对比较n个样本的F综合得分,即可评价出一个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期或多个商业银行在同一时期信用管理绩效水平。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实证检验

第9篇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率先在银行业推动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建立了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确立了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前、中、后台分离及类似工业企业的一体化流水线作业的流程化管理模式。

今天,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客户需求变化,以及市场开放下的激烈竞争等等金融环境的剧变,这些外生的强变量将深刻地影响着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命运,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无论作出怎样的修补都不可能承载和化解这些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流程银行”被提上了改革日程。

为什么要建立流程银行

2005年10月,银监会刘明康主席首次提出,当前几乎所有中资银行业务流程都存在重大弊端,仍只是“部门银行”,而不是“流程银行”,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的限制,出了问题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难以查处,因此,应努力改革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事实上,最近几年,监管部门无论在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还是督促其他中小银行转换经营机制上,都反复提到要尽快实施机构改革,重建经营管理体制。而“流程银行”的提出,足见监管当局对国内金融发展形势和对当前商业银行改革走向的深刻把握。可以说,建立“流程银行”在政策导向上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市场开放迫切需要解决国内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同质化竞争是粗放式经营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前,国内银行竞争力较弱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同质化竞争,不具备与银行自身资源和特点相适应的竞争能力,其背后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银行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随着市场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产品服务在银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弱化,而内部的经营管理流程成为银行确立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强化银行在产品服务方面的竞争能力。外资银行的核心优势是基于功能完善的业务流程的高度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能力、定价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成本优化能力和内部运作效率,这些潜在竞争力正是目前国内银行最明显的“短板”,也是与外资银行最大的差距。因此,提出建立“流程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即将实现完全开放的今天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彻底的流程再造才能使国内商业银行逐步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通过流程化管理切实解决国内银行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低下的问题。目前,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基本上还是围绕“部门银行”的传统体制来运行。“部门银行”遵循传统的分工理论,以银行自我管理为中心,按照职能分工构建内部组织体系,往往造成流程分割。在金融竞争日益市场化、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和组合化、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下,原有的“部门银行”体制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竞争的变化,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和调动内部资源的能力都受到体制阻隔,流程冗长,效率低下,不能依据客户或管理的性质差异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同时,庞大的分行系统、大量的职能重合,以及部门之间由于资源或权力占有的协调不畅,都会形成过高的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再造流程,建立面向市场、客户导向的组织结构体系,可以使原本分割于不同部门的流程,按照最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价值的营运流程重新设计和组装,重建完整的业务流程,实现内部运营的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简化流程和节省成本。

通过流程化管理解决国内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低下的体制性问题。银行风险管理存在三个层面:一是前提,二是基础,三是方法。前提是公司治理结构,方法是风险计量等技术运用水平,基础是内部管理流程。公司治理和管理技术正在逐步改进,而管理流程改革相对滞后,并且由于牵涉面更广、设计更复杂,因此显得更为艰巨和重要。传统的“部门银行”体制呈现出部门之间、总分行之间的权力分割和资源割据,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和风险监管虚化,风险问责不落实等问题,实践中往往表现为“风险最大化”或“风险逃避”,最终是总行失去对风险的控制。银行业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国内银行面临比过去更为复杂的风险控制环境,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各种组合化的风险都将对现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及其组织体制构成极大的冲击,这也是监管部门极力强化风险监管,在讨论合规风险时提出“流程银行”建设的一个主要缘由。因此,建设扁平化、集中化、专业化的“流程银行”组织模式,辅之以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精简管理层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后台处理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不足,在制度层面上基本解决银行风险控制的问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流程银行”建设方面的探索

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开始认真思考传统“部门银行”体制的弊端,并加快了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组的进程。

按照业务条线垂直化管理的要求建立战略单元的管理模式。

不少银行实施了业务条线化管理的战略单元(SBU)体制。一些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部门系统化管理职能的特点,建立以管理流程为主线的多个业务单元,实行从服务内部客户到服务外部客户的服务流程体系和以独立核算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例如,工商银行按照资产、零售、新兴三大业务板块改造其上海分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中国银行对一级分行业务线和产品线进行改革,目前,其部分分行已经初步建立了公司业务战略单元和理财业务战略单元。股份制银行中,已有交行、招商、浦发、民生等针对银行卡、网上银行、中小企业等新兴业务按照利润中心的原则建立了集中经营的战略单元,兴业银行也提出要按照“流程银行”理念尽快调整组织架构,加快零售银行总部建设。推行扁平化管理,精简管理层级。

扁平化管理是流程银行的重要特征,通过减少管理环节,提高价值链管理效率,以实现贴近市场、快速应变、增强战略和管理执行的能力。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实行二级分行对城区各分支机构和网点的直接管理,比如,中行取消了原城区管辖支行。深发展在新桥进入后取消了分管副行长管理层级,建立从总行信贷风险执行总监到分行或业务线高级信贷主管的授信垂直业务线。招行、民生等银行通过建立授信、稽核等区域管理中心贴近或连接市场,实现垂直化管理。

推行集中化管理,实现前中后台分离。

集中化管理是国际银行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大量占用人力和时间的各种单证、会计业务处理实行后台流水线作业,对风险控制、不良资产管理等集中到总行或区域管理中心集中控制,极大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了风险并减少了运营成本。目前,国内银行也开始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验,加强对资金清算、单证、放款、资金配置、授信等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运作管理。比如,民生银行较早实现对会计业务的集中后台处理,使前台集中精力开展营销服务。工行上海分行统筹后台管理,各个支行主要成为营销部门。2004年下半年,工行成立独立于分行管辖之外的内审局及分布在各地的内审分局,由总行直接领导。而招行早在1999年就在总行层面设立了“单证处理中心”这一独立运作的二级部门,集中处理深圳本地和异地中小规模分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此外,各主要银行都已按照单中心或多中心模式基本实现了全行的数据集中管理。

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差异化流程。

流程再造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按照客户服务的需要,建立最有价值和有区别的流程。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加快流程的重建,主要是剔除低价值的操作环节,对过去相对繁琐的管理环节进行精简,尤其是信贷审批、业务操作等环节,建立质量控制和问责制度。比如,对零售业务按照客户价值不同进行渠道分流,分别实行标准化服务和定制化服务,对公司客户实行团队营销,针对小企业和大公司客户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审批流程等,提高了流程效率和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在部分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并行方式,改变过去顺次作业的做法,比如,产品研发和信用评估同步、市场开发与风险调查同步等。同时,经过重新设计、梳理后的流程在新的IT架构中得到了初步的运用,进一步推动国内银行向模块化、集约化管理推进。

民生银行在建设“流程银行”方面的实践

民生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较早提出并实施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的银行,并在其最新的年报中明确将全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而从已披露的情况看,民生银行在流程化管理方面确有诸多创新之点,具有一定的特色。按照其行领导的表述,民生银行实施“流程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重新整合民生银行的市场资源与资本资源,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流程,从制度和流程上完成业务与收入结构、产品与客户结构、团队与组织结构的三个重大战略转型。其具体改革架构如下:

“流程银行”建设的总体原则。

构建面向市场、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管理流程及其组织结构,组织和流程设计从客户需求出发,实现前中后台分离并形成相应的经营管理单元。前台负责外部客户的营销服务,为利润中心;负责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为前台服务,解决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的问题;后台主要负责集中化的业务处理,以及人力资源支持和信息平台支持。中后台在进一步完善独立评审制度、独立稽核制度和集中化不良资产清收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成本中心的模式实行集中化管理。三大板块共同构成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完整的全覆盖流程体系。

构建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实现事业部管理模式。

前台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打造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两大业务板块的营销体系,并分别成立业务发展委员会,协调资源分配及业务推动进程,按照管理流程设计产品部门,实行专业化营销。公司业务单元进一步按照产品和业务细分为公司业务、小企业业务、贸易融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建立各业务线营销服务的全流程管理。目前,小企业业务已建立事业部制,实行工厂化的信贷管理模式。其他业务板块正在按照专业化营销和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改革,最终是要形成独立核算的事业部模式。零售银行业务单元的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已按照事业部制运行,零售业务部正在加快事业部管理模式的改革。

目前,民生银行在广州和深圳分行试点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的基础上,已经在全行各分行推行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集中经营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将原有支行下的公司业务职能全部集中到分行,变以支行为单元的公司业务体系为以分行为单元的公司业务体系。组建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分行公司业务市场规划、产品和信息支持、考核激励等。按照区域金融的特点和分行的经营特色组建若干行业金融部或行业中心,原有公司业务人员按照自身的业务专长和全行改革的需要分配到各行业金融部,组建专业化的销售团队。而支行转变为零售业务的一个主要分销渠道,负责营销、服务和结算。通过集中化经营实现公司业务的客户整合和客户经理整合。公司业务按照区域授信政策制定科学的市场规划,明确市场定位、目标客户,进行专业化营销,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在风险管理流程上,实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双线、并行调查制度,以规划为指导,开展有针对的营销和客户调查,减少盲目营销。风险经理参与授信贷前调查,实现风险控制前移。区域评审中心开展专业化评审,使评审效率提高,并切实简化管理流程。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化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制度。

主要履行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两大功能,形成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两大管理板块。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下设资产负债管理、财务管理和资金交易三大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负责流动性管理、资金内部定价和配置,以及资产负债的组合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控制和财务资源配置。资金交易部门负责按照组合管理和流动性管理计划开展资金交易。

风险管理体系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设有授信、监控、合规审查和稽核等部门,负责全行的风险政策制订、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2002年民生银行首次实行独立评审制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基本实现了独立和专业化的评审机制,以及深入一线的垂直化管理体系。独立稽核制度也于2004年正式建立,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多线条、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2005年新成立专门的法律合规部门,履行合规风险的全程监控职能。

构建信息技术和后台运营支持体系,逐步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和后台业务处理的集中化综合运营平台。

建设“流程银行”必须以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新流程的程序化、模块化控制,并为各业务和管理线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提高决策科学性。民生银行在国内银行率先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并在2002年开始其称之为“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数字化管理战略。从了解的情况看,民生银行已完成了管理会计、客户信息管理、会计后台处理、非现场稽核、对公信贷风险管理等十多项信息系统的开发、上线和改造,以及企业级数据仓库的建设,初步构成了该行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目前,民生银行的信息技术与后台运营支持体系涵盖了科技开发、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等多个支持部门,集中化地为业务发展提供后台支持。设立了信息技术与运营支持委员会,分部门负责全行的科技开发、信息管理、人力资源支持和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等。新的IT架构突出面向客户的集中化的信息管理流程,构建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平台。会计业务后台集中处理实行前台分散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管理模式,在业务处理中心实行流水线作业,不仅提高了业务运行效率,并且成为防范和管理操作风险的有效机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