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道德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27 12:48: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道德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道德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孔孟荀;人性观;义利观

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拷问着社会道德,例如好心人搀扶跌倒的老人,而老人却反过来诬陷好心人以此来讹诈医药费等等,此类报导的屡屡出现不禁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人就大呼社会道德因此类问题的出现而退了三十年,社会道德已滑坡严重到无法想象的地步等等,那么,现在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是因为人变坏了还是因为人太贪财了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道德,同时也涉及人性观以及义利观问题,本文就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以及义利观进行讨论,以此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中国性论有一特点,即以善恶论性;关于性的主要争点,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①追述到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对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人性善恶的讨论与他们的义利观紧密联系。孔子对于人性善恶并未有明确定义,孔子论“性”兼及“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程树德在《论语集解》中将这句话解释为:“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②广义而言,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习行,即个人的知行活动;二是指习俗,即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和习行的不同而导致人格的差异。对于人天生本性的善恶孔子并未明确说明,但人性的善恶的表现是会受到“习”的影响的,孔子承认人性具有可塑性,并且人性的可塑性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明确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此来正确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按义利范畴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深晓于义,故以义为行为标准,小人专注于利,故以利为追求目标,孔子在这里强调人们应该成为“君子”而非“小人”,这就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义利观导向,指出将义视为行为的根本准则,“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在强调先义后利的同时,孔子也指出追求自己利益的合理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但如果因求利而有悖于“义”,在他看来是不足取的,对此他态度很明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面》)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富贵,符合仁义的要求,内心坦然,得之无愧,而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富贵,违背仁义的要求,内心愧疚,要坚决加以拒绝。

孔子的“性相近”在孟子那里被引申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但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而是指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向善的资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四心”为人的完美德行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同时构成了人格完善的内在根据,所以孟子的“性善”在指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的同时,也承认了人性的可塑性,所以在义利观上孟子强调人们要重义轻利。“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提出人和禽兽的差异很少,而这很少的差异就体现在“仁义”上,人的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是超越动物本性的,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精神文化里的“仁义”,在这里取义和取利,已经不仅仅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而是人与动物的分野,所以在孟子这里,重义轻利的选择不仅仅是人的行为准则规范,更是人的道德主体意识的体现。对于孟子来说人生来就具有“四心”,但因为种种原因,从现实状况来看人的道德意识往往会落空,人会选择抛弃仁义而选择利益,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腾文公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生活的时代较之于孔子时代更为复杂,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更加不讲道义,在杨朱的“为我”观念盛行之时,孟子提出人不能只顾个人私利而抛开义,人应该重视义而不是被利益所驱使。

荀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习相远”持“性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指出,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欲望,就定会出现争抢掠夺,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荀子的人性论是从人的生理感官上来讲的,是一种自然人性论,但这只不过是荀子对人的自然本能的描述,至于人所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特性,荀子的回答与孟子有着相似之处:“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化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邀莫不有辨。”(《荀子・非相》)荀子在这里区分人的自然之性与道德之性,他认为人的本然状态包含着向恶的趋向,但认为通过“化性起伪”可以使人的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存在,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荀子强调用后天的礼义,包括法律规范等的引导和约束来改变人的本性之恶,从而使人走向道德上的圆满,这里也同样体现了人性的可塑造性。荀子指出人对“利”的欲望是人不可避免的本性,但在义与利的选择上人是有选择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因此利欲必须有所节制即“以义制利”(《荀子・正论》),荀子强调“义”的重要性,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立足点是“义”而不是“利”。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荀子对于人性观是有差异的,但他们都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道德的完善,这也是他们在义利观上主张“重义轻利”的基础和前提;而孔子、孟子、荀子的义利观则让我们看到,义利思想的普遍意义在于肯定人性的可塑造性,肯定人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义利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与繁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③面对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的确需要社会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但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对社会道德失去信心,我们要看到人性的可塑性并通过道德约束使人性得到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注解:

①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0.

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高职院校;德育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

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着我国道德文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道德走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足以支撑学生的道德信念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须能够及时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带来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应对时代与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现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德育偏重于理论说教和灌输,相对忽视了对活生生的社会道德现象与实践的把握,因此常常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规范脱节。而“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②长此下去,高职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无法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实践在2005年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但是言行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如果只从道德认识水平来评价,有的高职生的道德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联系道德行为进行评估,就会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惊讶。高职生群体中大量出现的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德育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就是具体去做。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也有一句名言“从做中学”。德育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一个人的德性只有在实践中、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道德规范,才能得到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现在的德育只注重精神传授,而忽视精神的实践。其实,精神的实践比精神传授要具体、复杂、琐碎得多。高职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现象,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重精神传授而不重精神实践的反映。只做了容易做的工作,而将复杂困难的工作抛弃了。

在方法上注重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尽管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强制性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生活需要,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这样的德育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道德社会化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职生提供了自主和创新的舞台,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道德现象做出评价,以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建构时代的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德育的主体性本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在需求。

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价值观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德育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作用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高职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在高职院校德育的道德社会化功能发挥上,只重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社会道德发展方面的社会性功能,忽视甚至贬低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在教育内容中,只讲高职生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不讲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高职生个人正当利益的兼顾。致使高职院校德育不能激发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高职生的冷遇。当前,由于受西方个人本位主义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唯个人价值观的思潮。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价值。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也出现了只讲满足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的倾向,其结果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削弱。其实,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在满足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使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顺利进行。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任务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而不重视培养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高职生个性的倾向,高职生仅仅被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接收器”。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现象大量存在,高职生往往被按照统一的规格培养成缺乏个性与创造力的“标准件”。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些人在强调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否定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重视系统地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事实上,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与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完整的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社会内容、心理形式和能力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而成的三维结构,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各种道德信息纷至沓来,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着力培养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以使高职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道德方向。道德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灌输,高职生自觉地、创造性地实践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总是以高职生对社会规范的全面认识与系统掌握为前提的。其次,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个体。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道德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同时也要防止忽视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灌输的倾向,要确立灌输道德规范与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与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主体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着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认为教育者是高职院校德育过程的主体,高职生是教师加工和塑造的对象,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他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不鼓励甚至不自觉地限制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片面的主体观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等倾向,严重挫伤和压抑了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在反思高职院校德育主体观的过程中,一些人又主张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片面强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忽视教育者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德育作用于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与支配着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客体、媒介、环境等因素。高职生是客体,但是高职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职生主动参与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教育内容的接受上具有选择性,并反过来影响教育者主体的教育行为。而且,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高职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高职生的积极活动,尤其是通过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既要克服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也要防止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要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着力激发和引导高职生的主动性,调动其道德社会化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教育并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

注释:

第3篇

摘 要 在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道德是一种软性制约,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呈现出一定的弱化。我们应确立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积极推进社会转型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发挥道德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道德上的支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伦理道德 调节作用

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由于社会诸要素及其联系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新旧社会发展模式的更迭过程。从字面意义上说,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

在社会转型阶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的剧烈变化,改变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和机制传统道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面临严峻的挑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样态随之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和机制;道德是一种软性制约,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更为彰显和加剧了道德权威的弱化,从而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在人类社会中,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的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品质等,其内容构成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等;道德的客观方面指特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等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阶级社会,道德主要表现为阶级的道德,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道德也有其共同性或相似性,因而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存在着相互借鉴的问题。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一旦产生之后,对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一般意义上说,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维护社会生活秩序。阶级社会的道德,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剥削阶级的道德向来是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是用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的精神武器。历史上先进阶级的道德起着提高阶级觉悟、增强阶级团结、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作用,同时也是连结其他进步的社会力量的一条精神纽带;没落阶级的道德则是人们心灵的腐蚀剂,它对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调整作用,最后归结为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

道德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于评价道德行为的价值,它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以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为依据,以善恶概念表述行为的价值。在具体生活实践中,靠个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选择行为,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自尊心和义务感,把客观的道德要求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实践道德要求。

从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说,社会变革即意味着旧的价值体系的式微与解体,新的价值体系的萌生与建立。而事物的消亡与新生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变革完成以前,必然会有一个旧规范与新价值交错并立的时期,并常常伴有新规则的暂时缺位而呈现出价值失范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人们的迷茫与惶惑自是难以避免的,而社会价值指标本身的错综复杂,也使人们在决定何去何从时倍感困惑和困难。我们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处境。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人们还来不及准备就匆忙地踏上了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新的生活虽然已经开始,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备,旧的规范还来不及作一番认真的清理。这种新、旧犬牙交错的现状,常常使得是非不清,善恶难别。比如,社会生活中既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追求,也有视权力为“寻租”的筹码,大肆,贪赃枉法,而且还以一种权力过期作废的日暮途穷的心态,迫不及待地巧取豪夺;既有舍生取义,也有见死不救;既有高尚的“清贫”人格,又有人为财死的贪婪沉迷;既有情义无价,也有“良心多少钱一斤”的率尔荒谬之论。生活中大量涌现的这类彼此枘凿、相互龃龉的社会现象,正生动地说明了我们时代道德的激荡与错位。这种淆乱不清极有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移腐朽为神奇,错把美德当成恶行,其对道德权威的负面影响、对道德范世规物作用所构成的冲击,自是不言而喻的。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社会化 隐忧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38-02

道德社会化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以社会道德文化为内容的教化、内化、外化的有机统一,其在当代大学生社会成长中的主流是积极的。总体来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一直受高校、社会和家庭等道德文化的综合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初级社会化是在进一步接受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上形成的,这一过程也是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得到协调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隐忧问题,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只有重视和解决了这些道德社会化隐忧问题,才能促进自身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成道德社会化。

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主要隐忧问题

大学生道德社会中存在的隐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社会道德教化的自我冲突及完善的补偿激励机制的缺乏。大学生作为社会团体的一部分,一直被社会寄予较高的期望,道德方面同样如此。

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要求标准很高,并为各级学校预设专门化道德教化任务,但社会自身还存在着一些诸如“低层道德”、“底层道德”及“道德异化”等社会自觉问题。社会要求与社会现实发展不统一,社会道德教化存在自相矛盾和自我冲突的问题。比如功利性,虽然不提倡却又是被默许的,这种“默许”在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而这种大众化的存在自然对大众生活和文化有一定影响。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群,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强,很容易受到这些非道德教化的影响,这种自觉性会让大学生产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的错觉,使大学生在矛盾的道德社会环境中生出道德困惑,导致大学生道德出现“层降”。

社会中的道德失范,使道德行为出现自发性否定,道德的这种困境迫切需要一种束约或激励机制来解决。自觉、有效地肯定道德和激励道德机制对维持社会道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社会目前仍然没有完善的道德补偿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缺乏惩罚不道德、激励道德行为的机制,处置社会不正之风的法制还不完善,容易使道德环境异化;缺乏保障道德权利和道德成本的机制,出现有道德者吃亏的现象,有些人甚至为道德付出了生命代价而没有任何回报。因此,道德成本物质补偿机制的缺乏不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各方面还未完全成熟,需要权威机制的指引。

(二)高校方面:在道德教化内容上存在片面性,在道德教化方式上缺失客体主体性。高校道德教化内容对德育知识的教育与掌握一向比较重视,忽视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导致大学生在道德层面缺乏知行统一的意识。高校在教育中一直把奉献和社会需要放在首位,这种对道德知识的片面强调,使得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生存和发展需求被一再忽略,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中产生各种困惑。道德教化一旦偏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与社会的结合点,就很难达到真正的实践意义。高校对道德理想教育、正面道德教育的片面教育的强调,使学生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教育和宣传与社会现实有巨大差别,现实与教育的这种落差容易使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思想上出现迷茫和困惑,成为大学生背叛主流道德的根源。

此外,高校道德教化方式存在客体主体性缺失的问题。理性审视自己的需求并将外在社会规范和需求转化成内在法则和需要,让各种道德规范从他律过渡到自律,都离不开主体性的作用。高校道德规范的传导能否被大学生接受,与高校教化客体的能动性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高校在道德教化模式上应尽可能尊重客体主体性。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高校道德教化内容并不能反映学生内在需求,大大压抑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德育产生低效、失效、负效的一面,不利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大学生方面:价值追求向世俗功利化转变。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给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带来了多样性的影响。当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不完善的时候,市场经济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超出合理范畴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得以滋生和助长。目前社会主要存在三种价值观:一是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利他主义的高中层次价值观,当然,这些也是主导意识形态所提倡和强调的,是受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二是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容和现行法律所允许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利己不损人的低层次利己主义价值观。三是不被社会公德或法律底线所接受的负面价值观。第一种价值观是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期望,但在多元价值观及市场负面性的影响下,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开始倾向于多元取向和世俗功利化,使大学生道德观出现“层降现象”,失去本该有的理想,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随之淡化。这种转变导致其精神家园空虚、缺失,同时会促使其道德出现失范,甚至有可能在世俗功利化中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解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隐忧问题的策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隐忧问题。

(一)加强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合力教育。校外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社会环境,二是家庭环境。在大学生道德社会话中两者对大学生教化的影响都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社会环境尤为不可忽略。高校应该做到强化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接触、沟通,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的合力氛围,致力于与家庭、与社会的一致性教化。要达到与社会教化一致性合力这一要求,社会系统的优化与发展是主要影响因素。党和政府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民主法制环境、文化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大对行业不正之风、社会不正之风反腐败和整治的力度,形成更有效的抑恶扬善的社会控制与激励机制,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也是不容疏忽的,为了给学生做好榜样,家长在道德方面必须以身作则,注意与孩子的接触和沟通,在不同成长时期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家长还需要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对学生道德发展倾向有所关注,在高校、社会、家庭三者的合力之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良好完成。

(二)注意分层引导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在价值层面上社会对一元主导的强调是必需的。道德教化首先要 “接地气”,这里的“接地气”主要指将道德教化立足到实际情况中,要明确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和层次性,明确学生社会道德化的程度并不相同这一具体情况。这种“接地气”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合理“功利和生存竞争”加以关注,在这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对学生主体价值和道德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评判,从而确立具体的层次不同的道德教化目标。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决方式更具有务实性,也更能被学生接受。其次,分层引导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必须遵循一定接受规律,只有明确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价值追求、道德践行与社会要求才能制订出更能被接受的教化方案。归结来说,对大学生认识和把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点以及自我实现的引导是基础和关键。分层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化问题不仅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同时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三)改进道德教化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水平。基于道高校德教化内容存在片面性、道德教化方式客体主体性缺失等问题,首先,学校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大学生各方面道德人格的塑造。从传统灌输转变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了解学生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做到亲近学生。还要多展开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引导其对社会现实道德的正确认识。其次,高校道德社会化教育必须注意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客体主体化。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这种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现状与传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从这些主要点出发,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中获得学生在道德教化上的认知肯定,做到客体主体化,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与互联网上的交流。此外,高校在道德教化方面还需要结合实践,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和能力。

(四)注重大学生在国情上的教育,对学生分析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加以引导、提升。“转型”是我国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这一时期的社会相对比较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对大学生在价值上的认知有一定的干扰性,使学生在道德社会化中心里存有疑虑和矛盾。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当前的特殊性、艰巨性、长期性这一现实,引导学生理解和肯定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将社会现实剖析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走向正面。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树立正确的个人利益观、财富观、金钱观,增强大学生与环境消极因素影响相抗争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完成道德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曾庆璋.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借鉴与超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2]周艳,吴冰,马菊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探微[J].理论月刊,2010(6)

[3]邬伟三,佟鑫.浅谈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6)

[4]吴勇.高校BBS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

[5]董俊.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现状及特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6]张立军.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

第5篇

关键词:道德;道德绑架;舆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事件引发道德绑架问题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播出的一期节目曾引发无数质疑:一位从小被亲生父母送人的女孩,受刚刚相认的姐姐之邀到节目现场看其表演才艺,但姐姐和节目组却背着她将其亲生父母也请到了录制现场。姐姐更是在才艺表演结束后,突然表示希望妹妹和父母相认。面对突如其来的要求,妹妹选择了拒绝,因为除了血缘上的关系外,她与亲生父母几乎是形同陌路,而且20多年来,亲生父母和她住在同一个镇子上,都不曾来看过她,是养父母给予了她原本缺失的亲情。妹妹坚定表示不愿与亲生父母相认,不愿让深爱自己的养父母伤心,本是人之常情,谁知,主持人周立波却指责她尖刻狭隘,一连串的发问更是试图占据道德高地,要她学会原谅、做到宽容,否则“永远不可能幸福”。

节目中,周立波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正义”的化身,完全不顾女孩的感受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其进行批判,他的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道德绑架。女孩认不认亲生父母,应由她自己决定,毕竟当初是亲生父母主动抛弃了她,并且20多年里从未对其履行过抚养义务。周立波却一再咄咄逼人指责女孩违背孝道,试问难道当初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多年不管不顾就是道德的吗!现在女孩已经成人,拥有选择的自由,周立波身为事外之人更是无权进行干涉,但他却以道德为砝码逼迫女孩认回亲生父母,而那位女孩被周立波道德绑架之后的无奈与尴尬,真是让人深感痛心!

周立波道德绑架事件并非个例,社会上,各类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如:福州怀孕两个多月的陈女士,乘坐公交车时坐在了爱心座位上,因担心胎儿不稳定,没有给后来上车的老人让座,不料却遭到了老人的一顿责骂,在陈女士向其解释自己怀孕的情况后,老人根本不信反而质疑陈女士以此为借口,老人的言语轰炸令陈女士委屈大哭……。就连首富马云也曾遭遇道德绑架,天津塘沽爆炸发生后,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发动捐款援助,而马云捐款多少一时间成为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微博评论更是被清一色的逼捐内容侵占,有网友甚至提出“首富就应捐一个亿”的看法,其实脱去“首富”这层外衣后,马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和我们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和捐款自由,不应遭受此类网络暴力。如今,类似的道德绑架行为已经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痛心,引人深思。

二、道德绑架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道德建设

所谓“道德绑架”就是像周立波一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着行善的旗号,用看似道德的逻辑强制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甚至借助舆论压力把自己错误的道德观强加于别人身上,逼迫人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然而,道德本身不含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因此,仅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批判,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是对道德的一种捆绑,严重阻碍了我们弘扬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二)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建设

生活中类似“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的道德绑架现象很多且生来已久,它以“道德”为出发点,在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也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阻碍。

众所周知,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孝道文化更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关爱、尊敬、赡养等义务。而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孩认亲,显然是错误利用孝道绑架了女孩,这看似出于“善心”,实则却是一种伪道德。我们确实应该对父母尽孝,赡养、关爱父母,但周立波在没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仅凭现场突发事件,就盲目要求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女孩认回、赡养父母,于女孩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当初是父母狠心抛弃了亲生女儿,并且二十多年来在她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没有出现,女孩成年后又利用所谓的道德逼迫她认回亲生父母,我不认为这是在弘扬我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相反,这种道德绑架行为加上舆论的误导极有可能会导致广大网友对我国孝道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以致于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息息相关,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作为评判道德的标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现阶段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培育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而道德绑架行为所依据的显然是一种不利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伪道德,这不仅会使人们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也显然是不利的。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密切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扩大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就意味着道德绑架与以往相比,将对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周立波这种在电视节目中公然对嘉宾进行道德绑架的行为,一经电视、网络传播,对观众产生的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无疑是成倍增加的。这种道德绑架行为经过社会舆论传播会持续发酵,极易对公众的道德观形成误导,这极不利于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近些年来,社会上道德绑架行为频频发生,长此以往,部分道德观还不够成熟的群众尤其是正处于道德观树立时期的青少年,容易把这种所谓的伪道德当做真道德,可想而知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倘若连道德基石都没有打好,又如何能培育好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因此,现阶段只有远离道德绑架,打好道德这块基石,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绑架现象的成因

(一)在道德层面上缺少相关法律的规范

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没有任何强制性,有时甚至是超越法律的存在,因此目前我国在道德层面上还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也就使得道德的遵守必须依靠自觉,依靠舆论,而不少群众的自觉性还不够高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部分误导性的舆论也会导致群众失去该有的理性,容易引发道德绑架。

(二)部分群体思想觉悟不够高,对道德理解不够透彻

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部分群众思想觉悟不够高,喜欢将自己对道德的错误理解强加到别人身上,却从未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周立波就是如此,在他看来女孩只有认回亲生父母才是正确的,却从未考虑过女孩的感受,难道当初父母抛弃女孩并且20多年来对其不管不问就没有违背道德吗?这部分思想觉悟不够高的群众频繁在社会上制造道德绑架,对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舆论的压力

当今社会,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却也给人们造成了更多的舆论压力,有关道德的舆论尤其具有扭曲事实的“功能”。错误的舆论给当事人施以重压,本身就违背了道德。道德绑架之所以一再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受此类舆论的误导而盲目跟风批评、质疑当事人,失去理性的判断力,最终导致道德绑架。

四、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总理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现阶段引导公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所谓正确的道德观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自身、他人和社会,面对生活心怀善意,做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并且做事情用心多为他人考虑一些,多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道德观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现阶段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积极开展国民教育,加强对公民的社会道德培育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要想培育好人们群众的道德观,抓好道德教育是关键。尤其是尚处于道德观形成时期的广大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良好的道德教育将对其正确道德观的树立产生重要的积极引导。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道德方面的国民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便树立正确道德观,并引导部分道德观尚存在偏差的成年人慢慢改善其道德观。

(二)政府积极倡导

在强化道德教育的同时,政府还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全民维护社会道德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应针对目前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专项治理,借助政府威信力整顿社会上高频出现的道德问题, 从而积极引导正确社会道德建设。

(三)建立健全维护社会道德的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社会上不少群众思想觉悟还不够高的事实,社会道德仅靠个人自觉来维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坚强后盾,任何行为都可能对人们不具备约束力。而目前我国在维护道德层面上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缺失,这也就使得自觉性不够高的部分群体一再违背社会道德,毫无顾忌。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立法,让人们在道德行为举止上有法可依。并应对超越一定限度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适当惩罚,使人们从心理上对违背道德行为产生畏惧,从而大幅度纠正人们的不道德行为。

总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文化是一国之本,只有依靠优秀文化的引导,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国家才会更加富强,而道德培养又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东华、常荆莎,《论社会核心价值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思想研究》,2011年.

[2]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

[3]刘坤,《论传统文化与学生道德培养的关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3年.

[4],《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

第6篇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从哲学的视角对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最后提出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问题;道德异化;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当下,对于那些正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急需得到他人帮助的人,旁人对他们往往抱着十分冷漠的态度;一些善良的人本能地想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担心自己遭受不应有的风险而放弃援助;有的人损人利己、假公济私、坑蒙拐骗视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人与人交往中出现不讲道德以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由此可知,当下我国正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就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化解道德问题,复苏道德生命力是极其必要的。

一、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那么社会道德问题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岁女童在南京火车站她看到一位老太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动去搀扶,没想到老太太抓住女童,硬说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医院,并一再要求女童母亲赔偿100元钱。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公交车,在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然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某并将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赔13万多元,这背后谁在说谎,其结果彭某竟是位好心的搀扶者。2009年11月6日早晨,淮安一位周老太太在推自行车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在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后,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失主坚称丢的是8200元,坚决要求周老太返还另外的6500元,并将周老太告上法庭。2010年兴化市一位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前后长达15分钟之久却无人问津。[1]

二、当代中国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出现了不讲道德、做好事反被人诬陷、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一系列道德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唯经济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增长与物质的富足,在这样的视阈下,唯经济主义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在唯经济主义中,经济成为决定人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被漠然置之。当经济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时,物质主义将成为人类的信仰与追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这时道德等同于享乐、等同于,它被认为是合乎天性的。马克思说:“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诚、义侠的血性、佣人的温情,一概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由于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人们对金钱、财富等物欲极大膨胀,只注重目的、利益、采取不折手段的恶性竞争,从而人情淡化、精神情感受到抑制,这种道德失序已达到失去人性的程度,同时也冲破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2.道德的异化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的原则,从而使道德规范遭受严重的冲击,即出现了道德异化现象。而道德的异化又导致道德的虚伪化以及道德的空洞化。面对道德的异化,人们难免会对道德失去信心,从而大家时常在感慨这个社会人心冷漠,道德在沦丧,久而久之,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会慢慢消解人们的道德热情与道德意识,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道德麻木的深渊。

3.社会价值观的错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文化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的视阈下,自私自利的凸显、规则的层出不穷、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朽败等影响下,我国主流价值观遭受史无前例的侵袭,致使我国主流价值观出现严峻的扭曲,正确的价值观被否定与曲解;错误的价值观受到崇尚与流行。以圆滑世故为精明、明哲保身为智者、诚实为傻、无私奉献为呆,在这种错位的价值观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遭到颠覆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都已过时了,人们在流行的趋势下奉行个人主义立足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价值观的错位是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4.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不健全

在当下,那些不讲道德、坑蒙拐骗、危害别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做好事反被人污蔑等种种事件,又有谁不知是恶而为之的呢,那么他们明知道是恶端为什么还要去做呢,那是因为他们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通过合乎道德的渠道是得不到的。那么这些恶端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呢,那就是社会的赏善罚恶的机制。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之我们一直以来存有这样的一种偏差的观念,道德只是种义务而不是应有的权利,道德回报问题不被关注,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道德逐渐下滑。在现今社会失序泛化、人们的自律意识如此贫瘠的情况之下,光靠优良的传统美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注重于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

三、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要克服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膨胀、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现象,增进社会群体间的主体性与道德意识,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内化,不断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使自我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不断克服唯经济主义视阈下“经济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有效预防道德问题的出现以及降低社会道德现象的产生。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避免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从而对道德的方向才能合理把握,对道德的行为才能有效实施。

其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讲道德、明善恶、知荣辱、辨是非,引导公民要加强道德教育并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成员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理念,形成互敬互爱、扶贫济困、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强化道德观,提高公民道德的自律性,弘扬道德热情,恪守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坚守道德原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次要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并对道德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社会赏善罚恶必须体现在政策以及法律的运行之下,并对道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与奖赏,只有不断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人们在关心个人功利主义的同时才会遵守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有人不合乎道德而出现了越界,那么对于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与严惩。所以社会赏善罚恶机制展现出它的魅力,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即对于有德者给予奖赏,并做到对有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而对于那些没有道德、道德失信的人给予责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良知、道德热情,促进社会走向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减少道德出现的问题,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扼杀道德危机的诞生。

总之,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已不在是公民的伦理缺失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而是全面社会发展的问题,它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步伐,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才能有效化解道德问题的出现,走出道德危机,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2]张思宇.转型中国之价值冲突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194-195;1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8

[4] 徐贵权.价值世界的哲学追问与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53-171

[5] 葛晨虹.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重建[J].西北师大学报,2012(1)

第7篇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

一、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形式

1、事前道德风险

保险可能会影响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措施,改变被保险人的行为,个体通过选择不同预防措施会影响自身疾病发生的概率。事前道德风险会对被保险人疾病发生的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保险人在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给医疗资源带来更多的消耗。心理风险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它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事前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

2、事后道德风险

个体在患病后相应的治疗成本不是固定的,患者可以在从便宜到昂贵的各种治疗方案中进行选择。实际上,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并非越昂贵越好。由于这种形式的道德风险对于医疗费用的影响更大,因此,在医疗保险中,事后道德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道德风险的发生与疾病费用的价格弹性有关。价格弹性大的医疗服务可能产生更大的道德风险。在这种道德风险的作用下,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相对较高的个人可以靠玩弄道德风险来解决不能享受医疗保险或享受待遇较低的家属及亲戚朋友的看病吃药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学中,将道德风险看作是人们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需求弹性造成的经济激励机制的理性反应。

二、道德风险对社会医疗保险产生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医疗保险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制度的长期运行

当前在第三方付费制度存在的情况下,医疗服务需求方追求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造成了其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费:而医疗服务供给方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迎合和刺激医疗服务需求方的过度需求。道德风险引起的医疗费用的上涨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将减少医保卡冒用带来的社会保险基金的非正常转移,而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程度的加深,更多的人将纳入该体系中,若道德风险问题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将会导致更大的财政负担。因此,道德风险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完善,有重大的影响。

2、医疗资源供给不均匀,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社会将承担这巨额的与其所维持的健康水平不相称的医疗费用,进而占用了用于其他方面的资源,破坏着医疗市场的均衡,导致医疗服务提供的低效率。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在一定时期所收缴的医疗保险基金是有限的,而道德风险使得医疗保险基金出现差额。这一差额就要由财政来补贴,最终使得社会医疗保险成为财政负担。而政府想要弥补财政赤字,就要么通过提高医疗保险费率,要么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险水平。然而,降低医疗保险水平不符合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因此,只能提高医疗保险费率,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主要是由个人和企业来承担的,缴费水平的提高必然将加重个人和企业的负担,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破坏社会公平,违背诚信原则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旨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诚信原则在医患关系中受到了严重破坏,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危机,增加了社会运作的总成本。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存在是医疗服务供给方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信息优势、社会地位优势,赚取在医疗保险中不应得的利益,使社会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种种不公平,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原则的形成直接挑战。因此,社会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应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控体系的建议

1、加强医疗保险机构能力和制度建设

适当增加工作经费,充实医疗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发现道德风险行为的能力: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改进监管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减少由于信息障碍导致的道德风险:建立、健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监督检查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科学、合理的结算办法。

2、加大检查和惩罚力度

建立日常巡查、重点专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完善相关的各项管理规定。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防范道德风险行为责任制,当出现有关行为时,要逐级追究责任。运用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将必要的信息传播给公众,从而为实施社会惩罚和市场惩罚创造条件。

3、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对道德风险有关行为的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综合管理问题,仅仅依靠医疗保险机构是不够的,同一行为,往往会违反多个部门的管理规定。医疗保险机构应与卫生、物价、药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各自领域的专家作用,提高整体查处能力,加大联合处罚力度。

4、打破医疗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医疗服务机构受到利益驱动往往会偏向于选择高费用的治疗方案,造成医疗过度供给。通过进行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以及允许参保人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疗服务,引发医院之间为吸引参保人而展开有关质量服务和节约费用方面的竞争。

第8篇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o 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声德标准,制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它勘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第9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是否遵循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直接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2、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在工作中不能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没有用自己身心去热爱和珍惜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此外,少数会计人员无视国家的财经制度和纪律,有章不循,违章违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领导决策失误和财产的损失。

3、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职业技能低下。勤奋进取掌握专业技能是对会计人员基本要求,而许多会计从业人员不求进取,原地踏步,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秩序混乱,制度规则不衔接等现象。

4、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规范。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健全,致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不良职业道德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荣誉感。目前在社会上,不讲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是有的,但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是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增收节支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现在应该设法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造成一种社会舆论,以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和社会监督,同时,选择典型事例在电影、电视、戏剧、报纸杂志上,对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事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之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2、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其次,要加快建立企业、单位、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鼓励守信守法者,惩罚失信违法者,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最后,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3、在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4、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检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进行道德评价还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以及责业、廉业、精业、敬业、爱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包括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这样道德法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5、强化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首先,各单位应按照《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对本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做出规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监督支持,保证经营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为会计人员依法核算、依法理财提供重要依据,这从客观上有利于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各监督部门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对《会计法》等法规的贯彻力度,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处,并记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样可以对会计人员产生外在的压力。此外,财政部门要通过严格的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的门槛,通过后续教育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会计技能和道德素养,注重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把会计职业道德引向深入。

6、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充实现代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不仅要设置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课程,而且要将会计职业道德课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加强会计人员日常的自我学习和修养。会计主管部门要定期将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相关案例,通过资料的形式印发给会计人员,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再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探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是每位从事会计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员工个人等共同努力,四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明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财会管理.200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