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19:0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务英文翻译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建构主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巨大,我国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上也十分重视。商务英语学科作为一个实用性学科,高校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与市场需求脱离,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1]。所以建构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对改变现在高校的教育方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都是一味地接受灌输。灌输法不能说不好,但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灌输法在某种环境下会让学生无法使所学知识得到真正的运用。而建构主义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设定情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褪去固定角色模式,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2]。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现阶段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是传统的教师通过灌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是这一环境下的主体。通常学生失去自己的“主角”意识,学生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老师也不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状况和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情节背景的教学活动,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感兴趣,学生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很少能把它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理论缺少实践的检验,学生在日后的实践中出现问题也不能第一时间想到解决的办法。其次,教学设计陈旧老套。现在多数的高校教学模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像商务英语翻译这样重视运用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发展的趋势。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利用的实际案例获取十分方便,但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利用这一资源,大多通常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过于单一的教学设计使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的提出无疑是符合现代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改变固定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才是高校应给予学生的最大帮助。首先,改变主角定位,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以教为主的模式,转换成以学为主。但是我们在进行改变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时也不能完全放任其自由学习,教师要把握重要内容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多利用现实案例,设定情景使得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让其主动参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并解答,使得其在日后工作中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答案。其次,丰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与协作交流能力。建构主义理论注重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协作来完成任务要求,要保证情景的真实性,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知识的传播。现在高校的硬件设备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出让学生无论从视觉、听觉、触觉都感受到真实,这样的情景建构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找出最后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而这样的方式也使得学生能尽快地消化掉所学的知识,不一定要回去后死记硬背,也是给学生减轻一些负担。最后,强化情境实践,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以实用为最基本的前提,尽可能地选取真实的翻译素材,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素材进行翻译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比如建立笔译工作坊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社会中的真实翻译材料,让老师作为监督者,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
作者:刘佳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一)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商务英语翻译遵循的是目的论原则。翻译的目的和方法都是依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而定的,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把源语文本翻译成译语文本的过程,所以,可以以目的论原则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总体原则,在不同的商务英语语言环境下,要采用不同的、相应的具体标准。
(二)现代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用词正式规范
商务英语大多应用于十分正式和庄重的场合,所以用词一定要规范,确保句式规范,文本正式,尤其是在公文、法律、新闻、广告中更是如此。如await,manor,residence等均是正式语汇,代替了口语中的wait,house,place,显示了用词的正式规范。
2.词性转换
用于特殊语境下,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可以将原文中的某一词类转换成译文的另一词类,词性的改变会是想表达的更加强烈。例如:Theplanecrushedoutofcontrol.这架飞机失控坠毁了。“outofcontrol”在此译为“失控”。翻译时,可以根据原文语境、想传达的信息、逻辑关系、译文语句结构特点以及表达习惯等,适当增加原文想要表达的词,或者减去原文不想表达的词。但是,在什么时候增减什么样的词才能更加精准表达原文欲表达的思想内涵,则需要在长期的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总结与积累。
4.正译和反译法
正译和反译法是指用与原语相同或相反的表达方法译成译语,或是将原语句用肯定的译语或是否定式的译语表达出来。这样,翻译时可以更加生动的、突出的、通顺的表达出作者的原意,更加符合正常人的逻辑思维。例如:Nocashnoticket!正译:不给钱不给票!反译:拿钱取票!
(三)现代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1.熟悉商务英语专业知识
现代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普通英语翻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普通英语翻译复杂得多,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必须要积极丰富商务英语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只有熟悉有关商务专业知识和术语,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原文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其商务特色。
2.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时要务必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民族特色以及语言文化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一些特定的双方存在不同认知的地方,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词汇,力求,避免各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英语译文准确、得体。例如:dragon在欧美是邪恶力量的象征,在中国是神圣威严的象征。
3.商务合同翻译策略
现代商务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商务合同,商务合同涉及了双方的利益,在翻译时尤为重要。商务合同翻译时要分清种类。首先要阅览全文,明确该商务合同的大体情况及合同种类,并研究合同的篇章结构。商务合同翻译时要研读条款。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合同的各项条款,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为接下来的翻译工作打下基础。商务合同翻译时要安排有序。理解透彻原文以后,组织编写译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方式,用规范简洁的语言,将原文准确表达出来。商务合同翻译时要防止漏译。翻译完成后,要及时审译,发现漏译等问题一定要及时补上去,否则可能造成很大损失。商务合同翻译时要谨防上当。审议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含糊其词的地方,弄清其潜在含义,警惕对方设圈套。
4.研究翻译控制策略
首先,要保持译文与原文的思想风格一致。在思想、风格一致的基础上,翻译的结果不应受制于原文的语言形式,而应是流畅的、生动的、地道的译文。在广告翻译时,要用elegant代替nice,manor代替house,使广告语的庄重规范风格保持一致。
二、结束语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商务英语的内涵、特点、翻译策略等方面,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商务活动的许多领域,如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等,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作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商务交流纽带和桥梁的商务英语翻译,近年来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商务英语是一种包含各种商务活动内容、适合商业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其实用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工具。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具有完整、简洁、具体、准确、清晰等特点。
因此,在商务翻译中应当认真遵循这一原则,充分表达出原文的精神实质。这里的“完整”是力求内容的完整。例如,在订货时,需要写出所需商品、何时需要、收货人和收货地点及付款方式等。“简洁”是指商务活动讲求的是时间和效率,因此简单地表达内容和适当地把握分寸非常重要。商务英语的这一特点与这些年来在英美等国出现的英语简化趋势有直接联系。此外,“具体”是指商务文书应该力求具体、明确,避免含糊、空泛、抽象。如在报盘、换盘、理赔时,需要使用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正确”是指商务文书内容(如数据),必须以准确的语言和套语加以表达。“清晰”是指文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其内容应该明白易懂,不能存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现象。现代商务合同具有篇章结构程式化与表述结构条目化、用词正式规范、内容完整、具有针对性等文体特点。合同的格式固定规范,体现了篇章上的严密性。合同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为了避免产生任何误解和歧义,便形成了行文严谨、措辞确切的特征,构成了法律文字特有的保险性和稳定性。翻译商务合同不仅应当掌握合同协议的基本特点,而且应当遵循准确严谨、规范统一的原则。
三、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1.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语言是商务活动的交际工具,因此文化差异的影响也直接反映在商务谈判、广告宣传、产品介绍、合同制定等各个方面。比如“亚洲四小龙”这一词语,英文的原词是“thefourAsiantigers”,而不是“thefourAsiandragons”就反映出了鲜明的文化对照。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而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指凶恶的鬼怪,tiger(虎)被认为是“勇猛,富于进取精神”的象征。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仅仅借助几本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握好各种文化的深厚底蕴,正确理解其中含义,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作用。
2.正确理解专业词汇商务英语涉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词义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各类经济专业中的商务专业词汇相当多,因此正确理解这些专业词汇非常重要。例如“Libor”一词,是国际金融专业词汇,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制定国际金融贷款利率的基础标准,其含义是“伦敦同行间同业投放利率”(LondonInterBankcomOfferedRate)。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词汇的运用,逐渐演变成采用其缩略语的方式,普通词典中没有这个缩略语的形式。有的专业词汇,虽然在普通词典中能找到,也很难解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特定含义。如“nayorigin”这样的词汇,一般词典解释为:“nay”一般用于开会表决时的否定用语;“origin”是发源地,起源的意思。而在国际贸易中应解释为“未说明产地”。
3.注意典型套语商务英语非常注重实际的交际功能。在商务活动中,客户之间的意图越明朗,交流就越顺利。在长期的国际商务交流中,形成了许多言简意赅而又很实用的商务专业典型套语。尤其是在进出口函电英语中,就有许多这种典型例句。例如,关于“支付”的套语有:“OurusualtermsofpaymentarebyconfirmedirrevocableL/Gavailableatsight.”而普通英语很难用如此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4.防止漏译由于商务合同翻译涉及到当事者双方的利益,有时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大错。因此,译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漏译。例如:某工程项目在订购“水轮机自动控制仪表”时,被译为controlinstrumentsforautomaticcontrolledhydro-turbine,实际上这个“控制仪表”分自动型或非自动型,应译为auto-controllinginstrumentofhydro-turbine才能配套。这里的“auto”一字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漏译,购回的设备不配套,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认真审校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审校译文是从事翻译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是否通顺、流畅,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有误译、漏译等问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具体审校方法可采用译者自己校改后,请别人校阅。用这种互相校改的方法,可确保整个译文连贯、术语统一,使译文达到或接近翻译标准。
总之,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与国外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贸易活动不断增加,翻译的比重也随之加大。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就要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规律,学习商务英语方面相关知识,使翻译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冯建东:商务英语特色初探.经贸英语,1998
近年来颇受瞩目的互文性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有着重大影响和教育意义。翻译作为一种互文性的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文本和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对两种语言之间意境的不同进行协调,补充,从而达到一个情与景交融,原文和译文同样丰富,甚至译文更加耐人寻味的高度。而这不仅在于它从一个空间的、历史的高度阐述了文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互文性理论对商务英语英译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起到很大作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创造一个开放式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译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培养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有自己风格的翻译特性。
2.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
身份的动态转换,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保持三重身份:读者,译者和作者。通过身份的动态转换,了解原来文本要表达的特定内涵,通过自己详细认真的分析,实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比参照,从而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来,学生们在阅读过翻译文本后,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翻译,摒弃了原文部分的意义和内涵。而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学生缺乏对译者身份循环变化的认识。对于这种问题,教师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查找、去翻阅与此有关的材料,并结合译文的行文情境仔细品味,另外,学生对原文自由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读后译与前译的翻译文本进行对比,实现译本与原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长此以往,译者身份在不停地角色变换中,得到更多提高和知识积累,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商务英语译者。
3.培养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 跨文化交际
引言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便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熟悉双方文化差异因素,力求翻译的无歧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从而才能把握好翻译的方向。商务英语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句法和词汇,但又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1)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化。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其中包含大量专业词汇、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2)商务英语的用语正式规范。真正的商务英语用词要明白易懂、正式规范、简短达意、语言平实。用词方面多使用常用词,以保证所用词语具有国际通用性,保证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但又不能过于口语化,即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非正式。(3)商务英语的语言准确,绝不含糊其辞。不管是商务信函还是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件,都应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2、文化差异及表现
2.1文化的属性差异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特点是“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体。”科学文化的特点是“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
2.2文化的模式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中国人善于发现事物的对应、对称、对立,并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求得整体的动态平衡,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西方人则侧重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心理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英语的功能性。
3、解决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措施
3.1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
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而是应该去探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有时文本从字面理解是一层含义,实际表达的则是另外一层含义。翻译者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3.2了解文化背景差异
文化背景差异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几年之内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下足功夫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含义,着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翻译的切合点,将由文化差异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降到最低概率。
3.3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之普通传播过程,操纵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近年来,翻译理论和技巧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对于翻译者而言,用翻译理论和技巧来武装自己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3.4译者要有专业的商务知识
译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商务函电的翻译虽然不是要求字字忠实,但是对于正文部分写信人强调的具体事实却要准确翻译,不能疏漏任何细节,否则会给双方带来误解,影响贸易关系。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术语翻译规范;具体事实细节要准确传译;注意信函中的缩写和简称。The buyers ask for credit andhave given the SumitomoBank,Tokyo,as a reference.买方要求记账交易并提出东京住友银行作为资信证明人。We shallappreciate your giving us particulars as to their standing andreliability for our reference.恳请贵方提供他们的资历及信用情况以便参考。第一句中的“reference”表示“资信证明人”,而不是“涉及”、“参考”的意思;而第二句的“reference”则是“参考”之意。同样,第二句中的“standing”表示“财务状况、资信情况”,而不是“站立”的意思。As soon as you tell us the number ofparts you will need,we will schedule their productionimmediately.译文一: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数,当即安排生产。译文二: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号,当即安排生产。我们不难发现,该例的“译文一”并没有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某处细节信息,这势必会影响交易双方的有效交流。D/A=document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T/T=telegraphic transfer or cabletransfer电汇C.O.D.=cash on delivery交货付款D/P=document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这些缩写和简称在商务函电中经常出现,所以,译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若不熟悉可查阅相关工具书,切不可粗枝大叶。
3.5把握商务文本的语气风格
译者要贴切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商务信函属于公函语体,措词严谨,语气委婉,注重礼节,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例如,汉语商务信函有一整套公函礼貌套语,往往使用“贵(处,公司)”、“谨”、“承蒙”、“烦请”、“敬请”、“乞谅/见谅”等字眼,还使用“兹”、“欣闻”、“获悉”、“为盼”等套语。在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运用也相当频繁。只要有必要,就使用“please,thank you,It would beappreciated if…”“,We should be obliged/pleased if…”等等。因此,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恰当、得体地再现原信函的礼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4、总结
商务英语翻译必然会面临着文化差异的问题。处理英汉语言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多种文体特征和体裁,面对着多种多样的人群。因此,也更能体现出两种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应用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同时,时刻关注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1]李朝.实用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多元化标准
一、引言
国际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学术界认为它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两种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和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基于这些原因,历来翻译界所讨论的翻译标准与原则在理论、实践上均无法完全适用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二、多元化翻译标准的理论界说
西方文化学派的典型代表AndreLefevere(1992)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因为翻译总要受到poetics、ideology和patronage三要素的影响。他提出的翻译三要素,虽然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但无疑给翻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研究翻译标准和各种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文化参照系。翻译不是形式上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文化系统的相遇与冲击。中外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原语系统和译语系统无论在风俗习惯、文化意识,还是语言风格、语篇文体、交际环境等各个层面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规范,译者面对不同的规范,必然作出不同的反应与选择。
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1982)根据文本的内容、文体和功能,将其细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同时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法,以信息功能或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法。显而易见,Newmark在这里提出了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从本质上揭示了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针对性。
中国学者辜正坤教授(1989)指出:“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历代译家认识上的根本局限性在于他们老是下意识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可以判断一切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终极性标准,须知这种标准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指出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是那些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具体的标准,即它是由若干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一个标准系统。各种具体的标准反映了译作价值的各个方面,每个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和所有的标准相辅互补。一个具体标准的存在和使用是以其他标准的存在和使用为依据和对照的。
朱志瑜(2004)指出,翻译类型学是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的:不同种类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即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翻译的方法并不存在。他明确指出:“严复以后的学者一直强调翻译标准的重要性(信达雅、神似、化境等),实际上他们都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标准,却一般忽略了不同的文本类型要有不同的标准”。这一论述实际上也与多元化翻译标准殊途同归。
据王义静(2005),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杨自俭教授在论述典籍英译标准时指出:应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研究核心。从翻译流派及范式的演变和发展来看,翻译的研究视角在转变,观念在更新,正从过去较单一、较简单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多样研究思路并举的全新的翻译研究。杨教授关于多元化研究模式的观点正与多元化翻译标准不谋而合。
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商务文本类型的唯一、共同的翻译标准。不同类型的商务文本体例不一、风格不一、文白不一、繁简不一,理应有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就是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置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各种具体文体的大范围中进行审视,把以“信”为天职的译者从困惑中解放出来,在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务英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重新认识作为译者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说,对各种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不应只限于狭义的“忠实”,而应在各种具体的国际商务背景、各种不同的商务英语文体的大范围中用多元化标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讨论。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不同的商务英语语篇,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拟以商务广告和外经贸报刊文章的标题作为翻译语料,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进行进一步阐释。
1、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劝诱说服、创意新奇、富于感染力
国际商务广告是跨文化、跨语言的商品宣传形式,具有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商务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涉及到英汉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力求商品使用功能与商品审美功能的辩证统一。它既是语码的转换,又要做到深层结构上语义与功能的对等与相似,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宣传感召,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般来说,商务广告在语言上标新立异,展示个性,说服力强;在形式上短小精悍,读起来节奏感强。所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总是采用简洁明快的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增强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追求创意新奇的形式美,并具有劝诱说服的渲染力,以达到促销目的。如:
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I’mMoresatisfied.摩尔香烟,我更满意。
ThingsgobetterwithCoca-Cola.可口可乐,万家欢乐。
这三例广告均以简洁的四字结构,生动地表达了各商品的品牌形象,劝诱说服力跃然字里行间。又如:
Fresh-UpwithSeven-Up.饮七喜,精神爽。
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SonyHandycamletsyoutakeatripbackintothepastandenjoythememoriesoflifetime.索尼摄像机为您记载人生,重温旧梦,留住欢乐。
Wherethereisaroad,thereis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些广告汉译明快有力,新奇独特,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商务广告翻译中形式美与促销有机结合的语言特色。商务广告以情传意,其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遵循其独特的翻译标准,并通过语言的不断锤炼才能真正实现。
2、外经贸英语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简练醒目、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
标题是外经贸报刊文章的重要部分和整个语篇内容的浓缩与概括,好的标题能使商务语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商务文章的标题在词汇、句式和修辞上富有新鲜独创性,通常廖廖几个词,却表意形象醒目。在翻译标题时,既要准确传达其信息内容,同时要处理好其文体风格,采用各种翻译技巧,以选词造句的简练、生动为翻译标准,恰到好处地表达商务标题。首先,在经贸文章标题中,大量使用短小词、创意词或简练短语,这是商务标题的一大特点,翻译时应依据相应的翻译标准,突出短小精悍、确切醒目的意境,以增强标题的语言色彩和表现力。如:
deal交易thinktank智囊团
cut减少potpourri一揽子计划
ban禁止ceilingprices上限价格
swap交换Euromart欧洲共同市场
boost增加onlinecommerce网上贸易
glut供过于求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
peak最高价格thebuildingestcity建筑最多的城市
其次,就标题句式结构来说,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感,标题中经常使用一些非常手法。可以用动词的现在时态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如(1)、(2);用动词不定式表达将来时,如(3)、(4);用现在分词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如(5)、(6)。
(1)GoldPricesHitRecord黄金价格打破记录
(2)KingSteelFightsBack钢铁王开始反击
(3)RisingFuelCoststoHitCarriersHard燃油价上涨,航空业重创
(4)AmericatoImportMoreOil美国将进口更多石油
(5)OilSalesSurgingUp石油销售猛涨
(6)Joint-venturesMushrooming合资企业在迅速增加
(7)DirectingMarketing,ManagingMarket引领营销,左右市场
外经贸英语文章标题的翻译贵在灵活多样,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一样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传神达意。
四、结束语
由于各种商务文体、语篇不同,商务英语翻译必然具有多种功能,翻译手法、译文风格、译文价值势必多样化,从而导致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多视角和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在翻译标准系统中,标准的多元化是和传统译学的一元化提法既对立又统一。提倡多元化标准,其积极意义在于针对各种不同文体、风格的国际商务英语语篇,以特定的翻译功能、内容体例、语篇层次和体裁结构作为依据,为适应人们价值观、文化背景、认知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以及读者、译者的多层次,采用各种不同的具体、相应的翻译标准。这样就避免了翻译的束缚性与盲目性,真正做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效度与信度。
事实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标准代表了各种商务语篇的应用价值标准,各种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质上就是在和所有的标准相辅相成,补充其他标准的不足之处,构成一个有机周密、全面科学的翻译标准体系。这正如辜教授(1989)所指出的那样,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不只是用来解决翻译方面的理论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解决翻译实践上的问题。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思想能使译者博采众家之长,从有意识地欣赏多样化的译风到有系统地实践多样化的翻译手法,全面发展自己的翻译才能。多元化翻译标准植根于人类对翻译作品、翻译实践的多样化要求,并由翻译本身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多重,日益强化其多元互补特性,而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和事业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多元化标准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日益繁荣的国际商务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ndre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NewYork:PrenticeHall,1982.
[3]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1989(1).
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河北某省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调研及对近年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对外商务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基础扎实、同时精通国际商贸知识、熟悉欧美国家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从质量上不能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过于突出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文本主要有商务信函、商务合同、产品说明等,讲究措辞严谨、文体规范、表意清晰。从句式上看,商务英语翻译文本的句子以长难句为主,句型结构层次复杂、修饰多。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许多教材和课程都花费相当篇幅和课时用来讲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一方面,这些内容和英汉互译课程、英语口译课程有所重叠,使得本来就课时不足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艰深的翻译理论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参与度。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有: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专项实习1。由于承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高校教师多由英语教师担任,缺乏商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偏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实例匮乏;而有限的实训教学及专项实习受外在条件限制,无法系统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生语言基础及专业知识薄弱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一般在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开设,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但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还要学习公共课程及商务基础课程,因此就英语语言基础而言,相当部分的学生语言能力薄弱。此外,受学制所限,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也较薄弱。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背景知识,对于商务英语文本理解不够深入,也无法用正确的语言准确表达,译文质量不高。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师往往忙于“补漏”,无法提高应用性口译、笔译实践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
(四)评价标准单一
由于教学主要在课堂完成,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期末测试卷来完成。平时成绩主要围绕课堂表现、学生作业等,无法全方位、动态展示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参与、实践情况,不能及时、灵活、有效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困难以及知识点掌握情况。总之,对作为应用文体的商务英语翻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语言场景、丰富的商务背景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可调动的教学资源有限,评价单一。因此,只有改革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范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技能,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翻译经验,逐步提高商务背景下的翻译能力,而翻转课堂因其“翻转”的教学流程,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理论基础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近年来,教育技术随着网络的普及给大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一场变革。从2011年3月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发表其题为“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的演讲后,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引发全球教育届广泛关注并成为教育界热词。翻转课堂是指由学生在家观看课程教学视频,回到教室做作业,教师和同学负责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这种方式恰好与传统的“教师在课堂授课、学生放学回家后做作业”的教学方式相反,故称“翻转课堂”。本质上,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流程的翻转,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渐进式的知识内化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较少考虑学生差异和学生需求,同时,受教学内容和课时制约,课堂教学活动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质疑、批判、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发展”3。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教师而言,必须在充分把握课程重、难点的基础上,将知识点通过课前问题、授课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不仅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知,还要对教育技术有一定地掌握。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内化程度控制学习的进度,重复观看或提前观看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的自我管理,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因此,翻转课堂实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促进。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及教学内容模块化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充分体现和实现这一特点。翻转课堂中,教师整体设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如:商务信函、合同,证券、企业宣传、产品说明等内容模块化,构成专题,设计单元问题、教学视频、翻译技巧、商务知识、巩固练习等环节,通过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递和输入。同时,教师收集与教学模块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网络平台,帮助学生丰富学习内容、拓展视野。学习资源取材于真实的商务活动,学习场景真实而多样,尽可能贴近学生未来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而实用性更强,更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同时,网络教学平台在涵盖教材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超越书本,多角度反映商务活动中的场景和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数字化、片段化,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反复多次地学习知识点,灵活掌握自己的进度。
(二)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教师构建的商务英语翻译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在授课前通过查看课前任务指导、观看教学单元系列视频以及教师在线答疑等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首次学习。教师则通过在线答疑、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第二阶段---课堂指导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课堂可以充分采用任务型、项目型等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教师根据第一阶段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要求选择个别或集体辅导。课后,学生独立完成第三阶段的任务,这一阶段重点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向教师反馈成果。纵观整个学习过程,第一、第三阶段基于网络平台、第二阶段基于课堂教学,学生并未完全脱离教师监管,而是在教师答疑及同侪协助下完成初步学习,最终独立完成翻译项目,实现了融课堂内、外教学于一体,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形成性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一张考卷定终身”,局限于仅凭期末试题反映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不同教学内容模块以及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表现都得以体现,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各个阶段,教师及时厘清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向学生反馈学习中的成绩和差距,学生从教师和其他学生那里获取建议和帮助,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评价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不再具有“不可逆性”,教师不必等到下次教学再来修正本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缺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相较于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的重知识传授,强调学习进度的整齐划一和教师主导地位而言,翻转课堂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更重视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因而教学更具有个性化特点。
四、结语
目前,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据调查,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来自教师工作负担的增加和翻转课堂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求4。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评估、划分学习单元并制作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课后备课、批改作业、在线答疑以及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及时、完整地收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合理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情况,所付出的精力较传统教学法成倍增加。同时,教育技术水平对教师也形成了挑战,要求教师有一定视频软件及网络的使用知识。因此,由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实现对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使用水平、总结翻转课堂模式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瓶颈,提高对商务英语学生的语言及商务能力培养。
作者:张艳 柳叶青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楚莺.基于工作坊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3):113-114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一)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已经发展成为职场的专用语言之一,不仅形式复杂,其内容也非常广泛。由于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到商务英语,所以属于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然而商务英语的翻译却有着较高的复杂性与难度。商务英语翻译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具备高水平的英语水平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企业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知识。商务英语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专业性及行业性。商务英语除了具有英语的基本特点之外,在语言上还具有更加专业化和口语化的特点,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1]
(二)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
商务英语具有词汇派生能力强的特点。商务英语范畴非常广,会涉及各行各业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可以派生出很多新词汇。随着新词汇量的不断增加,翻译人员在翻译时的难度就会随之增加,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商务英语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词汇进行更新,能够及时掌握新词汇。此外,缩略词是商务英语中应用非常频繁的,在讲究效率的商务英语中,有时候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会使用大量具有明显行业特点的缩略词。所以,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翻译能力,还应当对各个行业中的基本词汇能够熟练掌握。最后,商务英语词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外来词、重复词以及古语词语使用量非常的大。因此,商务英语的这一特点就要求翻译者能够做到事先熟知各类词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快速有效的翻译,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二、新形势下目的论角度的商务英语翻译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翻译的内容方面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一旦出现一个小的失误,可能就会对商务活动产生误导,进而导致商务洽谈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洽谈失败。因此基于这一点,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以便确保翻译的简洁明了与准确程度,进而在最大限度上防止错误翻译的发生。[2]从目的论的角度上看,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既是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的指南,又是翻译的最终归宿。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通过目的论从而决定翻译方法及其策略,进而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与针对性。站在目的论角度上,商务英语翻译应当遵循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商务英语翻译应当将某一特定目的视为翻译目标。此处笔者将广告翻译作为案例,站在目的论角度上探讨广告翻译。对广告翻译来说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建立在广告语和广告受众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商务英语翻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达到广告语和广告受众的沟通。所以,对广告的翻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广告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策略,进而促使消费者更好地认同跨国文化消费,进而提高产品宣传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在跨国广告的翻译中,只是对原广告词进行表面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深刻理解广告词的内涵,实现高水平的语言交流功能,进而更好地提高广告营销的效果。另外,目的论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还应该遵循连贯性的原则,一定要能够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并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交际性的特点。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翻译者要根据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运用灵活的语言,使得整篇的翻译能够更加连贯,便于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传达的内容准确,还要求翻译人员能够了解文化的差异以及受众的心理感受,能够以受众的语言特点将翻译内容表达出来,以便受众可以更好、更快地接受翻译内容。
三、结语
商务英语自身因为具有各种的特殊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就决定了商务英语复杂的特点,再加上商务英语的词汇、语言、语句等均有非常强的特殊性、专业性,所以通常情况下,普通的英语翻译都不能够使用。商务英语的特殊性也是商务英语翻译目的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待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并将目的论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中,不仅提高了翻译策略,还提供了翻译方向,进而促进了翻译工作效率的提升。
作者:邹春莹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文性;广告翻译;商务广告
一、广告语中的文本互文性
互文性是以一个文本指示另一个文本,以这种方式,文本将会不间断的在文化创作中指示更深层含义。文本互文性,或称为文本间相互借代指示的多种方式,已被应用与篇章分析中,尤其是文学作品和篇章。许多广告都采用借代或借用其他广告标语的风格,文本类型,语言模式的方法,以达成广告宣传的效果。这些互文性广告主要借代谚语,俗语,名人名言以及具有文化指向的文本。互文性的作用是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拉近广告与读者的距离,以产生共鸣。互文性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从一个空间的、历史的高度阐述了文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二、互文性在汉语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商务广告作为一种“呼唤型”文本,具有很强的指示性,其目的是凸现产品特征,号召受众购买商品。因此,商务广告翻译不仅要注重表现原文要旨,还要充分考虑消费对象的语言习惯、文化积淀和心理定式,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打动消费者,实现广告效应。很多成功的商务广告翻译正是受到互文性理论的启发,巧妙模仿或引用译语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或著名诗歌、文章、段落而获得打动人心的效果.
例如:速效救心丸的广告词为:“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译:“A heart reliever in need is a heart reliever indeed.”
很显然,译者在这里互文仿拟了英语中的一句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句谚语在英语世界可谓无人不晓,译者将个别词语进行改动后用在此药品广告翻译中,其寓意是不言而喻的:既宣传了此药品的功效(如患难之交值得信赖),又传达出一种亲切感(需要时就会象朋友一样出现,救人于危难)。正是由于译文所引起的积极的互文联想,才有效拉近了该药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因而能深入人心,获得良好的促销效果。
又如:美食的广告:“食在广州”译:East of west,Guan-gzhou cuisine is the best. 译文互文套用了英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不仅让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过目不忘,且此谚语中蕴含的家的寓意会让人对广州的美食产生温馨的互文联想:广州的美食如家中小灶精心烹制的菜肴,既合乎口味又富有营养,使人产生对广州美食的向往。
三、互文性在英语广告汉译中的应用
在中文广告的英译过程中,可利用互文性成功传递广告信息,以达到促销的功能。英文广告的中译同样如此。
如我们所熟知的百事可乐广告词:Pepsi-Cola hits the spot. Twelve full ounces,that’s a lot. Twice as much for a nickel,too. Pepsi-Cola is the drink for you. 原英语广告词轻松诙谐、富有情趣,中文翻译为:“百事可乐顶呱呱,十二盎司毫不差。五个美元买两打,百事可乐饮料佳。”此译法可谓深得原文之精妙,将原广告语的形、神、韵都完美地再现了出来。译文互文借用了中国古诗七言绝句的形式,不仅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阅读审美心理,且读来琅琅上口,易于记忆。诙谐的语气与原广告语语气契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巧妙地互文糅合在一起,使得此中译广告语雅俗共赏。
另有一则外国防腐剂的广告词为:“Often a bridesmaid,never a bride.”有人将其译为“傧相不当新娘,鲜汁不变陈汤。”此译语广告词由于互文套用了中文对偶的形式,不仅在语言上同原文一样押韵,还使人人产生互文的联想。无论中外,傧相(伴娘)是陪伴新娘,为新娘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抢了新人的风头。此广告正暗示着使用该防腐剂不仅能防止鲜汁变质,且丝毫不影响原汁的风味。这样就打消了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顾虑,从而放心地购买和使用这种防腐剂。
四、结语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灵活运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形式中的互文因素,不仅能够弥补翻译过程中原文在意义、结构、风格和形象方面的损失,而且能使译语广告词新颖别致、富有美感,有效吸引目的语消费者的注意,引起目的语消费者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广告标语宣传和促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Cook, Guy.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Routledge, London,1992.
[2] ?mejrková, Světla. “Cultural specifics of advertising in Czech: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Czech Republic. No.162,2003.
[3] 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