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朱自清春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5 01:13: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朱自清春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朱自清春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设计;高效;方法指导;自学

建立高效课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对此方面的探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但大话空话连篇,很多观点注重形式,花样翻新,热闹异常,却不注重实效。更多的人在评优课或者公开课上表现出色,但在常态课上就平淡失色。

我这几年一直兼带普通班,缘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高效课堂做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更切合我们普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

很多老师都有体会,当准备开公开课或优质课时,精心准备了教案,结果课堂教学效果好、效率高。而常态课的教学中,课堂效率出色的很少。甚至有的老师因为匆忙,粗浅看一下教案就去上课,结果课堂上就是匆忙、慌乱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感觉无头绪。一堂课下来,师生都觉得收获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但是做到却很难。而这一点我认为是重中之重,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抓住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

比如七上语文教材中《羚羊木雕》一课,我抓住“品味语言、揣摩心理”这个教学要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大家很自然地就得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妈妈的严厉、“我”的软弱、万芳的仗义、万芳妈的直爽……在此基础上叙述故事情节,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我”的心理描写,体会:爸爸妈妈的做法合适吗?你认为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现在大家都认为父母的做法不对,那么,我的做法是否就妥当呢?在此基础上,引发他们对此问题继续深入分析,懂得在生活中要多沟通。孩子也应该遇事多与父母商量。这点可以结合当时羚羊木雕“贵重”的特点给学生分析――价格“贵”、意义“重”。这点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懂得遇事与大人商量的必要性,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对文中“妈妈”形象的分析就不仅仅停留在重财轻义的层面了。这样设计教案,对于课堂教学更有意义。学生在此一系列有序而高效的学习活动中,思维得到锻炼,认知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教师要有适宜的导引,由课内引向课外,由课堂引向生活,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学科相比较别的学科,更注重对文本的阅读,对语言的品味,这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有道理。同时,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更不是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就可以改变其水平的。这都需要学生学会读作品,大量地阅读课内外作品。

初中课文有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自读课。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自读课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师不必点拨引导,放任自流;有的则担心学生学习能力差,不放心,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还有的想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教学,但由于把握不当,往往教成了个人演讲课。怎样设计好自读课的教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安排的:(1)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根据课文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读书―讨论―练习―再读书―再讨论―再练习”,力求围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问,全身心投入,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朱自清先生的《春》,我就是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射到春景,听关于春的音乐,然后让学生口头描绘春的意象。最后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在头脑中形成影像,并写成文字。其中教师提示学生运用关键词和课文中的写法,如:《春草图》一节文字中,对于春草的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词语运用精妙,学生就可以直接学习运用,并加以丰富化,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要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在此学习中就可以慢慢领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同时学会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就体会到了作者在描写中蕴含的对春、对大自然及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还有文中的侧面描写也很出色,同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在此一段《春草图》的精讲之上,学生就可以试着去欣赏另外的几幅《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了。这样教师不必逐段地讲,学生会学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学生再学习别的课文也可以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感觉语文学习中也需如此。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但都需要我们从小处做起,做好每一天的功课――工作与学习,才能让常态课放出光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朱自清的《春》,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幅清新、多姿、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优化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传统的一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启发、引导学生“如何去研究,如何去学”,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信息技术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方式,达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教学目的。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可以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备课资料:新的教学理念、教案设计、习题资料等等。而这些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音乐等音频信息,经过教师的适当筛选与组合就可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是文本内容的补充、延伸,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3.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和疑点,相应的课堂教学就存在中心环节。而对中心环节的处理又教无定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排疑解难,使学生茅塞顿开的一种好方法。当我们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的效果表现出来。

三、促进学生自学,增强语文能力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磁带等辅助资料。播放这些光盘,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朱自清的《春》、的《沁园春•雪》等优美散文、诗词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教学这类课文时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还可采用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在不间歇地评议与比较中提高朗读水平。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仅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除教材、图书室、阅览室以外的资料。诸如Internet网,电视广播、电子报刊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学除了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还应相应地引导学生阅读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文章、诗句等,而部分内容因教学目标的制订,又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鉴于部分学生家里买了电脑,学校已建立起宽带网络教室,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和进行课外阅读。另外,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中国文学、中国教育网、作文网等文学、教育网站,要求他们在网站中阅读文学作品和学生习作,并作读书笔记。

3.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第3篇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只唯实。下面围绕这个“实”字谈我所追寻的语文课。

第一,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

“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用窦桂梅老师的话说,“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目前小语教学异常活跃,多种思想、观点、口号迭出,如同《瀑布》一诗中所说:“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似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面对光怪陆离的时尚,面对朝三暮四的浮躁,面对眼花缭乱的提法、五花八门的口号,我们要内心淡定与从容,冷静理性地凝视、审视语文课堂与语文教学,做出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例如对语文的定位:智力语文、诗意语文、情境语文、简单语文……在我看来,语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就是讲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其他无论哪一种提法,作为语文教学一个研究课题,无可厚非。但要给语文教学一个总体定位,不敢苟同。张三说一套,李四说一套,结果会乱套,广大教师会无所适从。

关于古诗教学,流行一种说法,淡化逐字逐句的讲解,强化情感的朗读。“淡化”论来自何处?朱光潜、朱自清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分歧意见。朱光潜先生不赞成古诗讲解,朱自清先生则认为古诗非讲解不可。有位名师论文自称朱光潜派,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走朱自清的路,引领学生分析理解诗意,不过是非常艺术地进行。我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朱自清派,彻头彻尾的朱自清古诗讲解论的实践者、拥护者。理由很充分:如果不需要讲解,为什么还要出版那么多的古诗词鉴赏书?

最近,我到一个学校借班教学《回乡偶书》,我先要学生自己尝试理解,学生认为“回乡偶书”是“回到家乡偶尔捡到一本书”,“少小离家老大回”是“小儿子离开家,大儿子回来了”,学生从字面上的理解令人捧腹;“乡音无改”译成“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我问学生有问题吗?学生说没有。我问“口音”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口里发出的声音”,你看又笑话了吧。曾经就古诗词的教学要不要逐句理解,我与同仁讨论,有位朋友持这样的观点:小学生嘛,对古诗词理解错了不要紧,长大了自然会知道。我说,假如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小学生做数学“1+1=3”,数学教师也不必纠正,长大了自己会知道。伟人在《实践论》中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最近我习练文征明的字帖《屈原九歌》,有的句子不懂意思,习字进不了意境,心里别扭。我找来资料,在逐句理解后,写起来心里顺畅,下笔流畅。习字要理解字帖,读古诗可以不理解诗意吗?

前文提到:“只唯实。”这个“实”,包括中国的实情。中国目前的考试,仍然保留“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这样的试题,平时理解不过关,学生如何应试?我们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应试,不要分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取得分数的途径不同。素质教育是通过教学改革,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正如一种形象的说法:你要鱼,给一张网;你要柴,给一把刀;你要粮,给一把锄。这样的教学,变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舍弃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学生也能得到高分。应试教育则恰恰相反。

在上述理念、观点观照下,我教学《回乡偶书》定下“四会”目标: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其中“我会理解”和“我会朗读”是重点,重点中的重点又是指导理解古诗的方法和朗读古诗的方法。我在“教后”笔记中坚定地写道:“为了学生的未来,不让学生一知半解。”

这是我第一个教学观: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而不是跪着上课,上别人的课。

第二,观摩课上成日常课,日常课当成观摩课上

如何评价语文课?什么样的课是好的语文课?我一直用两个标准。一个“时兴”标准: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通俗”标准: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听课教师凭听课笔记可以去上课。

“时兴”标准暂且不说,只说“通俗”标准。换个说法: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好看”,有创新有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好吃”,符合课标精神,实实在在,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教师凭听课笔记就可以进课堂移植上课。有些课好“看”,但不好“吃”。例如为了一节课,光课件就要准备十天半月,这样不现实的观摩课,只有观赏价值,没有学习推广的价值。

日常课与观摩课是两个对应的概念。辩证地看,观摩课是特殊时间、特殊空间,教师扮演特殊的角色,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一般来说比日常课准备更充分,展示的过程更精彩,这可以理解。打个比方,今天有客人来,总要多弄一两个菜,让餐桌丰盛点。但是观摩课如果作秀、作假、表演,失去语文教学本真,这就成观摩教学之大忌!为什么又提出要把日常课当成观摩课上?那是因为有人上观摩课认认真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日常上课则马马虎虎,甚至不备课就进课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连教态都有天壤之别。有学生说:“我希望天天上公开课。上公开课,老师特温和,笑得真美。平时可凶啦!”两种课两副面孔,不行,要有同样一副学生喜爱的面孔!

第三,上简单的课、艺术的课

《于丹〈庄子〉心得》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得到一张天下无双的良弓,爱不释手,但嫌外表不华美,于是请工匠加工刻上行猎图。这个工匠展示其绝技,雕上飞禽走兽,惟妙惟肖,持弓人满意了。可是他用力一拉,弓“啪”的一声断了。恰恰是这把良弓承受不了过多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冷静想一想,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复杂变简单才美,才有生命力。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来访者与童子的对话,一问一答,而诗中将问话省略了,只留下童子的回答。如果将问话补充,就是常见的问答对话,白描无华:

“你师傅呢?”

“采药去了。”

“哪里采药?”

“就在这山里。”

“怎么看不见呢?”

“云雾太浓,当然看不见。”

三番问答,至少六句表达,贾岛以答句包问句,精简为20字,益见情深意切。就那么简单、明白,因为简单而美,美到极致,才流传千古。

我们的语文教学,本来简单可以做得更好,可一味追求华美,适得其反。例如,复杂的结构、复杂的程序、复杂的提问、复杂的手段,结果把自己和学生弄得苦不堪言。我曾邀请《翠鸟》的作者陈益清先生一同去听《翠鸟》的教学,执教教师从文章的结构、遣词造句到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滴水不漏。课后,益清先生感叹:“太难为我们的教师了。他讲的连我本人也没有想到。当时我的创作意图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你喜欢的东西,仔细观察它,就能写好它!”

还有一个笑话式教例。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在教室里布灵堂,放哀乐,来校访的家长以为学校开追悼会,即返回。第二天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家长再次来访,走到校门口,又听到哀乐,心里狐疑:学校怎么接连死人啊!

语文课要上得简简单单,但光是简单还不行,还要有艺术。简单是艺术的简单,艺术是简单的艺术。打个比方,用一根红绳,绕出各式各样的吉祥物――“中国结”,既简单又艺术。

好多年前,我看到一节课,至今没忘。一位山里的教师,教学古诗《春晓》,怀里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一边晃孩子,一边带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怀里的孩子睡着了,课堂里的学生也昏昏欲睡。这恐怕是天底下最简单的语文课,但也是最无艺术的语文课、毫无美感的语文课,学生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我赞同江苏特级教师潘文彬的一句话:“语文教学要行走在简单与不简单之间!”

第四,上实在的课、有效的课

从“效”字的角度将语文课堂分类,可分为:无效课、低效课、负效课、有效课、高效课。五类课,我追求有效课,或者叫“实效课”。例如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第三自然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有教师用表演法教学,引导学生表演怎么睡觉、散步、奔跑……试想,小孩子谁不懂这些概念呢?这样的课无效、低效。另一位教师教学这课,用以错求正法,错排语句,“平常我在池子里散步,在小溪里奔跑,在江河里跳舞,在海洋里睡觉。”与原文比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的排列正确?使学生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注意恰当运用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这个目标的确立,引出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的口号提出后,北京优秀青年教师吉亚春补全这个口号,提出“学生用教本学”,很有创意。教什么?学什么?课改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看,三维只有两维得到落实: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以教本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我们语文教师万万不可忽视这个教学的大“效”。

第五,上创新的课、和谐的课

创新是大势所趋。从国家到行业,从集体到个人,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不创新没有活力。但创新不是赶时髦,不是猎奇,不是作秀。创新有个前提,就是“和谐”。和谐讲科学规律,离开科学规律,谈不上和谐,创而不新。当下流行一句话: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笑什么?笑你傻!笑你违背规律。例如《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衰”是生字,我起初设计用“字理识字”,讲解“衰”与“”(蓑)的关系,“衰”字的中间部分“口”字加“一”的字理,是古人穿的蓑衣上的扣眼和扣子。后来一想,二年级小朋友要装下这些知识,勉为其难,于是删除这一设计。再如有位教师进行识字教学,对本课只要求会认的字,教师不厌其烦,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字形,挺复杂的字真难为一年级的学生了,怎么也说不清;有几个安排在本课书写,早已认识的熟字,教师却让学生每个字重新注上拼音,反复拼读。拼音的作用是拐棍,试想:当一个已经会走路的人,又硬把拐棍塞给他,让他拄着拐棍走路,行吗?教师如此处理识字教学,科学吗?难怪学生对教师有些违背规律的做法不以为然,甚至很烦。

什么是素质教育?我的理解:合乎教育教学规律,就是素质教育。任何创新不能离开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否则上帝就发笑。“天下的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走任何一条新路,前提是“和谐”。决定一堂课的和谐是多方面的:文与道、学与导、自主与合作、文本与体验、理解与感悟、预设与生成、学业与评价等等,如果在一个环节出现不和谐,就降低了课的质量。当然,完美无缺的教学也是没有的。

每人对课的认识不一样,追求不一样,当然课堂教学观也不一样。我谈的仅是个人观点,一家之言,意在引起大家思考、碰撞,找到一条顺乎自然的语文教学大道。这样,人一思考,上帝不是发笑,而是点头微笑!(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第4篇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要思考:语文是什么?我教什么?怎么教?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要准备好,这包括情感的准备、思想的准备、内容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情感的准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的共识。作为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语文情感的培养。要让学生爱语文,自己要先爱,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注重读书,注重知识的积淀,因为学生喜欢知识渊博的教师,这是毫无疑问的。能够轻松愉快地上课,还能幽默风趣地讲几个故事,会让学生爱上这个人,并爱上这门学科,也算是为语文教学做了贡献。

其次,做好思想的准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了教学方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新的时代下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能象过去一样,拿着一支粉笔不停地讲啊讲,学生就听老师一个人在那高谈阔论,自己埋着头不停的写着,谁不写就要挨批评,说他态度不端正、不爱学习,甚至还扣上不尊重老师的帽子。通过学习,我们教师也获益匪浅,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师生都是一种帮助、一种成长。反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这种思想上的准备,让我们在教学上去伪存真。

第三,做好内容上的准备。这也是最重要的,就像打仗一样,无准备的仗肯定是必输无疑的。因此,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布置学生预习和布置自己预习。我们有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让学生做预习,这很好,我自己也是这样要求每一位学生的,而且也很有用。很多学生对第二天要上的课文先认真朗读,家长签字,这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因为学习语文本来就是要多读;同时还要认真做笔记,每个人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梳理生字生词,理清课文思路,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赏析重点语句,分析写作技巧,等等。第二天上课时我先检查预习,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包括他的笔记。学生既熟悉了教材,又练了字,同时他们也懂得了什么是美,因为要设计自己的版面啊。有的学生真的做得很好,书写端正,而且看上去美观,很不错。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同时,也要布置自己的预习,这不仅仅是写教案,因为你自己有的资料,学生也有啊,而且可能比你的还要全面。因此,教师要做的就不仅仅只是熟悉一下课文内容这么走马观花似的,更要做的是多想想:怎么上好课?用什么方法?怎么让学生觉得有兴趣?这也要求一个字:“新”。

一、借助绘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散文和诗歌,怎么让学生体会这种诗情画意的美呢?我想借助绘画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春》是朱自清的散文,读着这篇散文,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象立即呈现眼前:广阔的田野,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杏花,雪白的梨花,嗡嗡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欢快的鸟儿,五彩的风筝,以及绵绵的细雨,如诗如画。怎么上好呢?我想那么就画吧,即让同学们动起手来,把自己头脑里的想像用笔描绘出来。先让每一组上来一个同学,画完之后,给同学描述一下这个画面;其他学生在下面画,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兴致都很高。尽管学生的绘画技巧不是很好,描述的也不是很流利,但他们都很兴奋,课堂气氛很热烈,同时能大胆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很有收获。这不但有助于体会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情景,更能使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得到巩固。课后,好多学生把自己的画拿来让我看,并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是如何想的并怎样画的。其实,学生此时已经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以及朱自清先生的描绘之中了。对课文内容有了兴趣不是能学得更好吗?这难道不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希望的结果吗?于是,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中,都借助绘画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绘画教学,直观性较强,不但让学生动手、动口,更让他们动脑;不但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对旧知识有迁移作用;对学生的潜能有开发的功效,进而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引起兴趣,帮助学生学习

有些课文内容比较多,篇幅相对要长一些,可以借助讲故事、表演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时,我想学生对此文章较难理解,于是就提前让他们自由组合把课文内容变成小品的形式,在课前认真排练,在表演时适当地作一些指点,自己也可以参与进去,读读旁白啊,等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师生互动,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并且活学活用,让他们不拘泥于课文,不管用哪种方式,只要能把课文的意思讲出来就行了。在表演时,好多学生的表演让大家哈哈大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三、依赖多媒体引起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我想,在某些课文中,或某个单元中,能适当地采用多媒体,那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是课前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例如七(上)第五单元中的《风筝》《羚羊木雕》《散步》《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既可以给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又可以带来思想上的感动和震撼。一件平凡的、小小的事,通过多媒体能直观地呈现“爱”这个大主题;地震中不屈的生命、病痛中母爱的执着、灾难面前舍己为人的高尚等画面,让学生感动得流泪。这是现代化技术带给我们的益处。

第5篇

一、启迪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美

语文教学是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课堂上师生一起挖掘教材中的美,共同体验、领悟、联想,倘徉在美的意境中,引领孩子们的思维在美丽的课堂上翩翩起舞。

1.导语如诗,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美。教师精妙的导语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课堂上,教师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会营造一个诗意般的环境,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激活,情感被点燃,师生相互感染共同生成一个具有磁性的情感场。在教学《春》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放飞季节的候鸟,春悄然栖息在蝴蝶的翅膀,春花、春草、春风和春雨,驱走了残冬的寒意,展示了美丽和活力,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伴着桔红色的希冀,点燃五彩斑斓的人生,那么,春天真的这么美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吧!”这段开场白似一首赞歌,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恨不得马上闯入春天的大自然去尽情的浏览、享受。”这样的导语让孩子们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样的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深深打动着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走进诗意般的情境。

2.媒体渲染,呈现情境美。

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内化知识,激感。在教学《春》一文时,由歌曲导入:同学们,大家会唱《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吗?生:“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春天的哪些景物?生:花、草、鸟……学生们热闹非凡,兴致勃勃,举出许多春天的景物。对,春天有许多美好的景物,让人感受的春天的勃勃生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尽情感受春的美好吧!

二、精彩生成,课堂充满真谛美。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课堂上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只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学会倾听,引导学生“倾诉衷肠”。如在教学《成长的烦恼》综合实践时,我告诉学生,“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向同学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然后一起探讨,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的确,中学生正生活在孩童和成人的夹缝之中,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引导自己以平常的心态正视烦恼,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烦恼。引导学生学会倾诉和释放,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往往使教学得以升华,使教师意识到课堂上的生机勃勃,是源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尊重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就是要将这种差异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欣赏课文中的谁?”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最欣赏曹刿的深谋远虑、镇定自若和虚怀若谷。”有的说:“我最欣赏鲁庄公的知错就改。”最后一位同学说:“我欣赏鲁庄公的不拘一格用人才。如果不是他,用人为贤,绝对不会有曹刿在鲁庄公面前的人格平等。”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了魅力和活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因此,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征。我们只有依据鲜活的“学情”顺流而下,随机调控,才能给课堂创造一种如火如荼的局面。

三、富有情趣的评价,让学生欣赏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强调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摈弃以教师的价值、文本价值取向为唯一评价指向的评价方式。摈弃诸如“读得真好”、“读得棒极了”这种空泛的,对学生学习没有真正益处的评价语言。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美、欣赏美,让美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鸟》一诗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一位同学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的朗读了“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可爱的小树,它还在睡觉。”这一小节,朗读结束后。这位老师这样评价“刚才大家听到了这位同学句句清晰的朗读。如果读书时能让小鸟高兴地离开,小树在他的朗读声中睡得更香甜,那就更好了。”这位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又进行了第二次评价,“你的读声让小鸟高兴地离开了,但小树已微微睁开眼睛,你能让小树再进入梦乡吗?”这位同学面露微笑,高兴地点了点头,又进行了第三次朗读,这次读的效果非常好。教师进行了第三次评价:“你美妙的读书声让小鸟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小树,小树在你的读书声中进入了梦乡,睡得可香了。你是个热爱大自然的小朋友,我代表小鸟和小树谢谢你。”这位同学听到了教师的评价后特别兴奋,激动地说了声:“谢谢你,老师。”这样的评价,让学生一次次发现自己的进步,坚定自己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评价中,也让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位同学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在发现别人的亮点,欣赏别人的同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创设想象空间,使学生憧憬美

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兴趣 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乐趣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会乐此不疲,记忆力、创造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只有把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把语文课学好。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搞好和学生的关系

和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学生见了就讨厌的老师,他的教学水平再高,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学好语文的前提。

搞好和学生关系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首先,做好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消除师生间的厚障壁。

其次,用好表扬的武器,表扬是缓解师生关系的最有效的武器。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好感。这种好感慢慢地会转化成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课。亲其师,信其道。为了用好表扬这个武器,老师要作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公正的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诚恳的去表扬。

鼓励是第三条途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一定要把握时机,及时去鼓励。特别是差生,对于他们的点滴成绩更应该多给掌声,让每个学生都对老师有亲近感觉,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如同盖大楼,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根基,只有把根基打好,才能盖起摩天大楼,只有把根基打牢,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兴趣。

二、保护好学生的“表现欲”,满足他们的成功欲望

这两种欲望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必要因素。教师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有的学生声音响亮、音质好,那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总之,你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表现的同时,不要吝啬赞美的词语:“你的音质很纯正”,“老师很欣赏你的字”等等。有了表现的机会,又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这些学生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

三、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文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一位老师执教《拿来主义》这一课,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时,一位记者问冯骥才:‘中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如果你是冯先生应怎样回答?”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众说纷纭。

最后,老师不忘揭开谜底: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学生恍然大悟,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所以,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是培养出学生语文兴趣的重要环节。

四、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

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没有兴趣,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些文章和他们毫无关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能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让文章和学生的情感联系起来,就能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

架起这座桥梁具体需要哪些材料?老师的提问不要只关注作者和作品,而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我们很多老师分析课文时,只关注作品揭示了什么,反映了作者什么感情等。这类问题人为的拉开了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只要我们把提问的方式改变一下,即把问题更多的引向学生的体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下面是一位老师设计的《寻隐者不遇》的教案:

假如你是童子,你怎样回答贾岛的?(用动作、语言)

假如你是贾岛,随着童子的指点,你看到了怎样的景,你又仿佛看到了隐者怎样的踪影?(如何漫游、奔忙,如何采药)

这位教师的教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去想象,去创造,去体验,自然而然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兴趣。

五、把语文课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第7篇

一、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包括了各种地域的文化,海量的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随着我市“校校通”工程的开通,学校也在计划实施“班班通”工程,学校里的网站已对外开放,服务器上安装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购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信息平台,这样我们所需的课件、教案、素材等就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让我们的备课更加得心应手,上课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同时,网络还能给我们节省许多时间,它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最新的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类素材。还能和同行、专家联络,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多媒体为教学创建了一个新的言语环境,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听和言论的方式。比如作文修改,如何才能将一个学生的作文传给所有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呢?用投影将该学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集体进行修改了。再说语文教学生活化,那就要沟通课内外,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沟通是间接的、困难的。现在,有了网络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连接网上的名师,调用资源。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是人文范畴中的一门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那朦胧幽静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无限神往。但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如: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我先以一组灰暗的图片导入,说明在这个盲孩子是如何生活一个黑暗的世界上的,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后运用动画让“影子”把他身边一切变的美丽起来,点点萤火虫在他的飞来飞去、牛儿在哞哞地叫,羊儿也在咩咩地叫、潺潺的流水声、还有太阳、月亮和美丽弯弯的彩虹,一片片的灰暗变成小草和鲜花,他和他的影子快乐地生活在―起,这一切织成了一种绚丽的境界,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以此可以加深时课文的理解。

四、激发兴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方法比较单一,“讲、评、练”的教法,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抑制学生思维,降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图像、文字、音乐、朗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大脑皮层交替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浓厚了,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传统的作者简介往往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介绍作家朱自清时首先出现朱自清的头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把作者简介编成字幕分页展示并配以朗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所有问题,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这种声像结合的教学手段确有成效。

五、设计教学环节,多角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授莫怀成先生的《散步》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可以说明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最后再通过动画体现“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过“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再配以三代人的对话,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但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些许不足。

如:在教学实际中只重视先进手段,却轻视了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千万不要让课件成为“主体”;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切记不要全部以视听来代替朗读,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8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能推进语文改革的深化。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安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把问题尽可能解决在课堂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少学生课后弥补的困难。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认知活动有指导、调节、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顺着教师的引导,思考问题,感悟情感。例如我在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何其芳《秋天》一文时,先让学生描绘一下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补充,创设秋天的情境,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少女思恋”三幅图画,最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所看到秋天和何其芳笔下的秋天有何区别。一步一步把学生带到秋天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所受的遗传,环境与教育影响也不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导致学生的差异随处可见。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基础、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设计灵活多样,层次各异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实施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实现有效地解决学生整体学习的问题,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如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可以把学习目标任务先列出来。如:

目标一:1、识记作者生平和著作2、识记生字生词:酝酿应和黄晕朗润蓑花枝招展呼朋引伴3、诵读下面的句子:(1)吹面不寒杨柳风。(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跳着,走着。(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目标二:领会内容、理清结构、明确中心、探讨写法基本内容:(1)总写(2)春草图(3)春花图(4)春风图(5)春雨图(6)迎春图结构:第一段(总)第二段(分)第三段(总)中心:颂春,赞春手法:(1)借景抒情。(2)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目标三:课外阅读《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散文。在实施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完成。基础较差的,可以先选择目标一来完成;基础较好的,直接可以完成到目标二,并且还能仿照本文的结构练习写作;在完成目标一、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完成目标三。通过分层次教学,不会的会了,会了的提高了,最终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教学中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全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独自确定,学生对学习目标是无需关注的,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明确学什么,教师除了教什么,还要交给学生怎样学。新大纲明确要求“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突出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真正做到大纲所说的“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对于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教学中走出来,给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丰富的创造力思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储备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第9篇

所谓:“一主两翼”就是以课堂“研读”为主,课前“自读”和课后“扩读”为两翼,以前者为前卫,以后者为推动。

“自读”就是课前预习(小预习),落实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做到“四读三结合”,即读预习提示、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题,三结合是课文与提示结合,课文与练习结合,课文与注释结合,在预习过程中,初步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知识点,发现新的疑点,教师必须在每日的课堂上,检查考核评比预习效果,评选预习先进小组或个人。

“扩读”就是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阅渎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要求初中三年的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日300字),每学年阅读一部名著。并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研读”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人意识,体现“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的教学精神, 做好三个环节工作:(1)围绕目标,问难质疑,开发智能;(2)及时小结,分析异同,揭示规律;(3)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加强读写能力的迁移。下面具体谈谈课堂的读写设计:

首先每日的课堂教学要立足一个“读”字。阅读的一般流程是:认知读――感知读――感情读――探究读――积累读。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对朗读提出要求:读准――读出语气――读出形象――读出韵味儿,并引导学生讨论要重点读好哪些语段,得出了有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段落结论,然后采用灵活多样的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合作背读等形式,学生兴趣大增。

第二、开展“大家都来说句话”活动。

读课文后,开展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堂交流一一说句话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想起来,品起来,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活动与丰富的积累,有创造的条件与成功的希望。语文课堂的一句话活动,主要有以下3种:

(1)概括式的说――讲求“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例如我们学习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读完课文后,可设计“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活动”。经过发言,得出简练的结论:鲁达为解救金家父女怒打恶霸郑屠而自己亡命出走的故事。

(2)发散式的说――讲求“广”。

如我们学习《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时,学生大声读完课文后,教师提出要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并以“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示例。学生按照句式发言,这样,可激活了学生思维,争先恐后的发言,随之,教师点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一下子,让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3)赏析式的说――讲求“美”。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为落实这一目标,可设计“一句话课文精妙列举”这一问题。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时,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可让学生用一句话点评本文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的妙处,有的说:妙在两种写景,写得恰到好处,能突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的说:妙在用一连串的动词“衔”、“吞”、“横”写出了洞庭湖包容天地、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同学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寻求语文课堂的另一种对话――写。

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克林伯格就曾经说过“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目前语文教师采用的最常见的对话模式是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这种口头对话有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可是班级人数过多,个个都要说话不可能,再加上初二、初三学生每遇到师生一起交流时,常常出现冷场的现象,做好口头相互交流的同时,还应落实另一种对话―写。 例如,在教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课,第一课时学生完成朗读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后,还剩1 O分钟,我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小说结局对孔乙已的死没有明确的写出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孔乙已的死设计合乎情理的情节。课后,认真阅读了学生作业,让我十分惊喜,感受颇受。

自己认为“写”有以下好处:(1)通过学生写的内容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据此适时修改教案,做到“因班施教”。 (2)可以“听”到全班学生的“发言”,扩大了学生“发言”的方面,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3)减少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有可乘之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