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爱乐》文风活泼轻松,语言简明易懂,屡屡音乐影视界领军作用的重头文章,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强调实用性与连续可收藏性。
书房栏目《“协奏曲”还是“交响曲”?》,探讨了音乐术语译名中形容词后置的问题,读来令人受益匪浅。此外,声音栏目《当代音乐:路在何方?》、笔记栏目德沃夏克虚拟访谈、早期音乐的《斯夸尔恰卢皮抄本》和《拉吕:被遗忘的文艺复兴作曲家》等,都是不容错过的好文。
当然,还有我们在贝多芬250周年的年度之约——菲舍尔《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指南》,仍然在文萃栏目,与你不见不散。【钢琴家普列特涅夫访谈】,由国家大剧院国际钢琴系列负责人张斯尧与“普神”做了一番“神聊”。这篇访谈有什么奇特呢?就是在编辑过程中明明读了很多次,却每一次都忍俊不禁,甚至捧腹大笑,恨不得立刻剧透给身边的朋友。
现在总算可以大大方方地分享一二了。刚才正好看到一条微博,提到坂本龙一对“音乐的力量”的反感/反思。无独有偶,普神在访谈中也在时时刻刻地对音乐界的旧话语进行祛魅——主要是通过半严肃半风趣的底色透出来,但有时候也会浮出水面:张:看来大家想理解您的音乐会只能靠每个人自己的聆听经验了。
您希望听众关注什么?普:在我的音乐会上,我通常都会要求音乐厅的灯光尽可能地暗。观众席暗,给我的灯光也要暗。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知道,如果他们听着听着觉得困了,想睡上一觉也就容易一些。然后中场休息的时候,大家可以吃点东西,喝点香槟,然后下半场回来继续美美地睡上一觉。
有个好睡眠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张:OK,这还真是有点意外,毕竟人们通常乐于谈论这是一件关乎灵魂的事情,或者建设精神家园之类的。您懂的。普:那这你就得问他们了。谁说的,你问谁。这种对话在访谈中俯拾皆是。像是一抹亮眼的光,同时又带着黑色幽默的味道。再说说别的文章吧。
在这个众人皆闭关的沉闷日子里,话题栏目《路易十四的嘉年华会》用太阳王治下的凡尔赛往事,把我们拉入了那个活色生香的花花世界,而笔记栏目《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不妨与之参照阅读;《蒙尘的双联画——20世纪独奏大提琴奏鸣曲之利盖蒂篇》则恰好为“曲荒”的乐迷提供了一些参考,没听过的朋友可以一试,听过的亦不妨跟随作者的脚步重温。
1、杂志为预订预售型商品,如需调整(提前或延后)下单后请联系客服。
2、正品杂志可开具发票国税机打,但需要另支付税费,下单填写抬头,首次配送附上。
3、订单配送时间以起刊时间为准,如需修改起刊时间请务必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