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期刊
支付定金
确认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新型电力系统》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2023年,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致力于刊载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进展和新技术成果。为了便于阅读和引用,期刊对标题层次、图表设计、参考文献著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遵循国家标准规定的计量单位。通过其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传播成功案例和服务我国能源安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报道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进展的期刊,新型电力系统旨在围绕能源转型和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为读者提供一个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平台。其内容覆盖了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技术、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电力行业在实现清洁高效、灵活智能目标上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每篇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此外,期刊鼓励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也会邀请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撰写综述文章或特约评论,为读者提供深入的见解和分析。
综述 观点 学术研究
[1]参考文献不少于5 条,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右上角处标注,且文后参考文献须与引文编码对应。文献著录应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2]来稿要求稿面整洁。除特殊需要外,稿件文字一般使用通用简化汉字,文中涉及的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计量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3]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4]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数学符号、数字、公差值、绝对值和其他符号使用正确,书写清楚。
[5]凡向本出版物投稿的稿件,即视作作者同意独家授权出版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图书出版权、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权、无线增值业务权等权利。
[6]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7]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中心内容且具有实质意义的词汇,一般为3~8个,以分号分隔.尽量采用《汉语牛题词表》或各专业丰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8]来稿要有参考文献,内容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需详细标注,例如:(1)参考专著: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参考期刊:请注明作者、文章名称、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9]中文题名一般不允许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全称及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邮政编码等信息。
[10]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该期刊创刊于2023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荣誉,是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国际刊号:2097-2784,国内刊号:10-1906/TK。相关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期刊。
根据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为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双年刊等。该杂志的发行周期为季刊。发行周期会影响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请尽早与我们联系。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5号,邮编: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