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期刊
支付定金
确认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中国传播学评论》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2019年,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它致力于推动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与研究,杂志不仅关注国内外传播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还注重实证研究的应用和创新,旨在为传播学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中国传播学评论也鼓励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传播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结合,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讨传播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在办刊理念上,中国传播学评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不忽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传播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服务于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媒体改革。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播环境、探索传播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无论是高校师生、科研人员还是传媒从业者,都可以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一部分 算法的力量 第二部分 算法 数据与城市 第三部分 “切问近思半月谈”沙龙荟萃 第四部分 算法生活调研报告
[1]稿件中的注释请以脚注形式在当页页脚标出。引用报刊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期;引用书籍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页码;引用互联网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网址和时间。
[2]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文字精练、标点符号正确、数据可靠。
[3]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翻译文章中,译者需要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并以【*译注】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如译者对原文内容进行实质性补充论述或举出相反例证的,应以【*译按】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
[4]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含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
[5]引言,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引述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说明本文选题意义和创新点;内容不应与摘要和结论雷同,不能出现图表。
[6]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内,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
[7]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
[8]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9]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
[10]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该期刊创刊于2019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获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荣誉,是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相关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期刊。
根据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为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双年刊等。该杂志的发行周期为年刊。发行周期会影响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请尽早与我们联系。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邮编: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