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期刊
支付定金
确认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中医典籍与文化》不仅是对中医这一古老医学体系的深度回顾,同时也是对全球医学发展趋势的密切关注。这本书试图搭建一个多元化的医药学历史平台,既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作为现在和未来的参与者。中医典籍,作为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诊断治疗方法和医学经验的载体,更是中医医生智慧的结晶。这些典籍不仅包含了对于疾病的独特认识和治疗方法,还体现了古代医者对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深刻理解。他们用墨水和纸张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和经验,为后世的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中医典籍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这种思想在西医中并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西医更注重对疾病的分类和标准化治疗,而中医则更注重对人体的整体理解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观念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医学体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理解。同时,中医典籍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部典籍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例如,《黄帝内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于健康和长寿的追求。而《伤寒杂病论》则体现了古代医者对于社会变迁和疾病谱变化的深刻理解。在全球医学发展的趋势下,中医典籍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古老的知识和经验,更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和人类疾病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一种多元化的医学体系来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而中医典籍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此外,它对于中医医学的回顾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盲目崇拜,而是希望在回顾中寻找出一些永恒的价值,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启示。同时,这本书也鼓励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医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斗争。
思想与特质 知识与流传 会通与转型 学术书评
[1]每篇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作者简介。研究生论文须注明导师为通讯作者,并提供通讯作者简介。
[2]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由作者自负。
[3]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首字母大写。每条顶格写,回行时空两格。
[4]题名: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约20字,不得使用化学式、公式,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缩写符号和代号。
[5]本刊注释一律采用每页单独排序的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首次出注时的标注顺序为: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外文文献题名用斜体,出版地点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点隔开。再见时可省去出版机构和出版日期。
[6]作者信息应当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要求规范、统一、稳定,写出一、二级单位)、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以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名的英文翻译。另应提供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传真等。
[7]来稿请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摘要为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准确简洁的摘录,应写得简明扼要,篇幅要短,关键词可选取论文中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代表中心内容特征的最有意义的单词或词组。
[8]前言应充分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献,全面评述相关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要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
[9]如图表下有标注补充说明或资料来源,格式为:先标注补充说明,再另起一段标注资料来源,具体为:“注”须标注于图表的下方,以句号结尾;“资料来源”须标注于“注”的下方,并按正文引用格式标注文献。
[10]来稿字数建议在10000-20000字之间/学术书评建议在5000-10000字之间;
该期刊创刊于2020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获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荣誉,是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相关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期刊。
根据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为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双年刊等。该杂志的发行周期为半年刊。发行周期会影响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请尽早与我们联系。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